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媛媛 《兰州学刊》2009,(12):24-27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功能逐渐强大,同时,媒体的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凸现。当前传媒责任缺失的四大表征:真实性的缺乏、公正性的缺位、媒体腐败以及媚俗化倾向,不仅极大影响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人们对传媒责任之伦理诉求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2.
传媒产业出现簇群化发展现象和趋势,是传媒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是传媒产业提高媒体传播能力与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传媒产业簇群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组织形式,其内在网络结构表现为创新网络形态.正是这种创新网络构筑了传媒产业簇群的竞争优势.分析传媒产业簇群创新网络的有机构成与运行机制,不仅能丰富和完善媒介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体系,对于推进传媒产业簇群这种新的传媒产业形态的发展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社会情境下,当代中国在职传媒从业者面临职业晋升困扰、能力“转型”和工作角色“转换”等现实挑战,个体面对的工作情景以及利益冲突日益复杂,需要他们在“实践理性”中平衡和处理自身的及与他者的各种利益,以达成在职业晋升和媒体融合大潮流中的“实践自觉”.结合职业晋升和传媒领导力的条件关系,从个体的实践中分析和提取实践理性的外在表征,阐释媒体融合环境下传媒领导力的主要特征表现和核心要素,发现传媒领导力的特征可以概念化总结为:担当、感知、学习和想象.因此,传媒从业人才应基于新时代传媒领导力的要求进行核心素养的“守正”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现代传媒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之余,也带来诸多伦理问题。传媒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美德出现脱节现象,以致外在规范难以内化为美德。传媒伦理的建构需摆脱单一的规范伦理模式,而美德伦理无疑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德伦理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立场,以及"内在善"、实践等范畴为传媒伦理的建构提供了思路上的依据,而美德伦理发展中呈现出来的规范因素也为传媒伦理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在传媒伦理的构建路径上,库德瑞提供了最直接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媒自由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理念。传媒自由理念本身就预设了其价值合理性及道德责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前的传媒自由已经背离了自由的真实含义,忘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因此,传媒伦理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学界与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传媒伦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如何运用普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解决传媒领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传媒职业道德的学问。作为一种规范的传媒伦理具有两个向度,一个是自律的个人德性的向度;一个是他律的传媒制度伦理的向度。因此,传媒伦理建设也应该围绕着这两个向度展开。  相似文献   

6.
目前,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所有传媒的存在基础、技术基础与发展取向,正在改变不同形态传媒的边界,造就新意义上的数字媒体.因此,为真正把握传媒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规律,把握不同传媒形态聚集规律与资源共享规律,必须超越传统的传媒认识方式,建立数字媒体观.所谓的数字媒体观,就是把一切基于电子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后期以来责任伦理得到极大的关注和发展,责任问题也成为传媒伦理研究的中心议题。文章分三个阶段梳理和评述我国传媒责任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把握传媒责任伦理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朱丽沁 《学术界》2005,(1):234-237
本文试图把大众传媒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分类———传媒文化 ,放在美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 ,用审美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挖掘传媒文化自身的审美特质 ,以进一步充实媒体文化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电子传媒与大众视听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宁 《东南学术》2004,(6):80-85
当代电子传媒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电子文化时代.电子文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导致包括社会组织方式、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而且极大促进了与之相伴而生的大众视听文艺的发展.文章在论述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子传媒和大众视听文艺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同时指出,电子传媒虽在传播大众文化方面有其优势,但媒体形式并非是左右传播内容高雅与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传媒关于公共卫生危机的报道大幅增长.其中的一部分事件,可以说是"媒体制造"版的"伪公共卫生事件",使受众和社会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伪公共卫生事件"与传媒报道的操作失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运用媒介事件理论,剖析了"伪公共卫生事件"的建构过程及其内驱机制,揭示了商业主义、煽情主义对传媒建构公共卫生风险议题的伤害,提出应参照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从新闻实务和职业伦理规范等层面来防范"伪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换言之,应从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入手,推动公共卫生危机报道.  相似文献   

11.
传媒对于当代文化的塑形,不仅表现为它以自己的独特优势把自身因素不断植入社会文化机体之中,还表现为对已有的社会各个文化因素的结构性整合.传媒文化力,不仅表现在其为文化建构一个全景式的展示平台,它还是各种文化以一定形式和质素进行展示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把关者,传媒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媒化".传媒不仅仅是文化的容器,传媒的存在形式对文化的性质、内容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常常具有建构功能.消费社会的语境为传媒文化力的生成创造了可能,传媒技术的发展为传媒文化力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其所建构的丰富奇特的文化景观,已经超出了人类已有的文化经验,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想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整合力量,日益释放出巨大的话语能量,并且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12.
作为集权威性和社会亲和力于一体的“强势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语言有引导、示范和审美的作用.播音主持的传播失误不仅影响传播信息,损害媒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对文化传播和道德规范的引导产生不良影响.播音员主持人文化身份的弱化,是造成传播失误的根本原因.因此,重视并重塑传媒语言文化身份是减少传播失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北省传媒业的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不同类型的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有不同的特征,受众的需要、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又影响着媒体的发展战略,媒体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城市,这加剧了城乡间的信息不平衡,并且在传媒网络化数字化的潮流中,城乡传媒影响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相似文献   

14.
甄燕红 《兰州学刊》2003,(5):F003-F003
公信力是传媒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 ,是传媒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公信力也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在公信力基础上 ,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达到有效结合。我国传播业发展很快 ,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各家媒体要想争得受众 ,在传媒市场上取得一定的占有率 ,必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提高在观众中的公信力。同时 ,我国新闻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 ,提高公信力 ,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公信力问题应当引起传媒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传媒的公信力是指传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作用不可替代,它自身具备的强大功能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本文对城市形象传播中传媒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城市形象塑造的传播路径。认为媒体应发掘城市精神,建构城市主体文化,对内扶助城市人群形成特有的文化归属意识,对外形成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6.
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受众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把握好媒体的话语权,避免舆论引导中的缺陷和偏颇,并有效地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才能使传媒影响力真正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尚尔鹏 《理论界》2005,(9):167-168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法治国家民主、文明的一个窗口,能够自由地反映大众呼声的新闻媒体与追求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司法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依法治国的展开以及传媒与司法各自实践的不断深入,二者的错位与冲突也随之凸现。为何在现实情况中会存在当事人往往找媒体解决纠纷、伸张正义的不正常现象,甚至出现了“找法院不如找媒体”的悖论。只有从中国传媒与司法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二者处于无序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一、传媒与司法无序状态之原因探究(一)传媒与司法有各自独特的运行机理1.…  相似文献   

18.
邢彦辉 《云梦学刊》2006,27(6):153-155
传媒生态平衡有利于媒介生态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媒介的可持续发展。传媒生态的平衡决定着媒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媒介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传媒生态资源的整合与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制约我国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媒文化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的社会意识、话语系统和价值观念,被传媒游移默化地塑造、修正和改变.传媒推动的消费文化、符号奇观和数字化生存,形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复杂境况.不管技术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媒体的运作都不能偏离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传媒商业化是当前中国传媒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尽管商业化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加速器,但其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传媒产品娱乐化、低俗化现象严重,商业炒作无处不在,主流媒体"喉舌"功能减弱等,由此造成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弱化.对于这些问题,应根据我国传媒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管制经验,找出一个适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