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以新中国60年为例,具体考察、分析了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之所以选择"精神激励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新中国确立起来的主导意识形态有很重要的关系;1978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革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可从意识形态角度得到合理的诠释.文章最后对新中国60年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了简要的小结.  相似文献   

2.
去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恰是我以务农10年的知青农民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开始"三农"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的30周年. 我是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经历了新中国60年风风雨雨.1966年高中毕业正赶上文革动乱年代.1968年作为知青在宁波农村插队务农10年,切身体味了"左"的思潮,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公社模式、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带给农民的痛苦与无奈,也让我对农民有了极其浓厚的感情,打上了深深的农民的烙印.作为旧体制中最受折磨的农民群众的一员,我自然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由衷拥护者和积极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是具有中国形态、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产物.同时,"中国模式"要求规范性与全面性解读,旨在最终取代危机缠身的全球资本主义整合模式."中国模式"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在表现.从众多中西相关研究中全面梳理有关"中国模式"的科学界定,可以有力地证明独树一帜的"中国模式"没有"克隆"当今世界主流发展模式,更以自身不断演变有力地证伪"历史终结论"与"华盛顿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从治理战略和制度创新中凸显其在基本经济制度、体制转轨、发展道路及对外开放层面的制度机理与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中,中国古典美学侧重于时间运动中的空间建构,强调在对客观世界的总体把握当中,注重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性认知、体悟、把握和超越.中国古典美学的时空观也多侧重于对主观表现性因素的强调,多偏重于对艺术表现性功能的强调,所呈现的是一种"心灵时空"、"想象时空"的艺术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5.
有限理性和过渡性制度安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转型经济学"或"过渡经济学"作为理论概念,并不是一个时间范畴,而是指特定的经济现象,即经济体制模式的改变,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过去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因此,"转型经济学"并不是"转型期的"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也不是比较经济学的复兴或衍生.因为,比较经济学依赖比较方法,对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进行静态比较,从而得出何种体制模式相对优劣的结论,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虽然有助于目标模式的选择和确定,但对于体制模式如何转换却难以发挥作用.所谓转型经济学,研究的是体制模式的转换过程,这也是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型构特征,它在空间结构上包括思想域区、社会域区和价值域区;在意义结构上表现为以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追求;在表达结构上包含"双效"合一、"双创"融合、"双百"与"二为"共生、内外"双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型构带有政治文化的一般特征,也因自身的特定时空而被赋予个性内容。  相似文献   

7.
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是新时期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策略的重大创新,也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城乡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难点与前沿问题.实践表明,促进传统城乡发展体制机制转变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与调整城乡关系的本质属性,重视市场与政府不同作用的恰当发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城乡区域良性互动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特定时空存在由城乡发展初始条件所决定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选择.基于国外处理城乡关系的历史实践与经验借鉴,中国新时期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通过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新型生态宜居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有效举措,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和确认,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针对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它是对30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建国后五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把人的问题视作资产阶级专利的错误格局,在正本清源上有着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揭示介入早期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的心理机制.这些作家具有鲜明的"子史"人格,作为小说创作主体的人格反而缺失,导致了当时小说家的缺位.在书商、市场和读者的影响下作家的精神在特定时空中暂时的"下野",以及因惊"奇"而出现的眩惑,都一定程度改变了自己的现实人格,逐渐与文体要求达成一致.在创作过程中,面对的特定题材,使作家的自觉意志再次改变,最终完成小说家人格的嬗变.早期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是作家的一场眩惑中的七采梦.这些小说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往往也因作家的眩惑而生成.  相似文献   

10.
听雨诗探论     
"听雨"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事。在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听雨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类型。中国古典诗词对听雨的书写,有一个绵长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代。听雨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类型,不仅是因为写到听雨的诗词数量多,更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书写模式。这个模式包括选择特定的意象,如芭蕉、荷叶、梧桐、台阶、屋檐、船篷等;也包括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如夜长不寐、羁旅思乡。至宋代,听雨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闲适心态与书斋趣味,而元代以后大量出现的"听雨图""听雨图题诗"表明"听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