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1世纪以来,相继有“大陆新武侠”“后金庸”武侠等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在武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网络武侠小说研究也从诞生后的媒介研究发展到全面研究和衍生研究等多个方面。网络具有商业化、自由化的风格,与娱乐化的写作模式共同促进了网络武侠小说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网络武侠小说往往因其模糊的定义导致外延和内涵的不确定性,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文章从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中文网入手,分析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经萌芽期、发展期和拓展期等阶段,在女性武侠、玄幻、奇幻、东方幻想武侠等方面不断开拓,衍生出IP运营、价值取向、海外传播与译介等热点议题,促进网络武侠小说核心价值观的转变、武侠作家的自我突围,助力下一阶段网络武侠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侠小说叙事时空主要以明确、虚拟和淡化历史朝代三种方式指向中国古代社会之“历史”。在这一时空前提下,小说家又主要采取借用和架空两种方式想象重现或“改变”历史生活,既塑造“侠”的形象,又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揭示历史与文明进程的规律和意义。这可概括为武侠小说的历史性类型特征。中国古代社会“侠”的丰富存在和文化传统,是武侠小说的历史前提和文化前提,作为英雄之“侠”的形象塑造、玄妙神奇之“武”的渲染、传奇江湖描绘的要求是武侠小说的文体前提,它们交互作用的结果,使得历史时空成为武侠小说具备本土性、文化性、想象性、合理性、可信性存在的必要时空。武侠小说虽然不是历史小说,但历史性是武侠小说这一中国传统小说类型的根本属性。历史性之于武侠小说,可以产生现实的超越性、感受的真实性、内容的深广性以及侠的形象塑造的丰满性等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剑仙型武侠小说或剑仙神魔型武侠小说中,剑术、仙气、魔气是主要的,“内功”只是造成高明剑术、造就剑仙、魔头的根基;而到了金庸笔下,“内功”本身就变成了剑仙或魔头的直接本领,“内功”成了金庸作为“新到仙派”的最本质特征,也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最大卖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发展,可从武、侠、情三条线索来把握。“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武功知识系统、习武过程、武打场面。金庸在民国武侠小说基础上对“武”的创新,尤其是在创建武功知识系统方面,金庸创建了“以内御外”的武功基础性概念,新创了新时代“武功地理学”构架,厘定武功层次并新建武林秩序。他呼应多元化社会进步的现实,将成长模式引入武侠小说,对武功顶端人选秉持开放立场,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范式,强调了贵在创新的理念。金庸不仅把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推上了高峰,也将武侠小说中的“武”推上了高峰。  相似文献   

5.
武侠小说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学及文化记忆之中,从港台新武侠到大陆新武侠再到网络武侠小说,载体的变革为武侠小说创作及接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极大地拓展了创作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读者活跃地参与其中,以“默默的强势”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以2018年武侠小说专题调查为中心,兼及2014年通俗文学综合调查,分析当下武侠小说读者的阅读选择,发现当下武侠小说阅读中,金庸作品的阅读及接受仍是“侠之大者”,其作品的流行、经典化和意义生产,都是当代武侠小说的标志性事件;在从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为代表的纸媒武侠阅读到网络武侠阅读的变迁过程中,读者的年龄、性别在阅读选择中差异显著;当下网络文学中出现的泛武侠化,一方面与作者创作的媒介机制和读者阅读心理机制密切相关,更与“原侠”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隐喻、文化符码及心灵投影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阐释的角度探寻武侠小说独特魅力形成的原因。作者认为其魅力得力于道家文化的浸染。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武侠小说与道家文化的关系。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作现了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其对“力功”的神化描写,深受道家文化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影响;其所描写的武功招式,体现了道家“无”与“有”的辩证关系;快的生活空间,体现了道家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拯救模式、性别立场、武打元素、行侠方式四个方面对武侠小说进行解读,重点探讨类型叙事与现代精神的冲突及其解决方案,可以认为武侠小说的拯救叙事模式是正当合理的,而其在性别立场、武打元素、行侠方式等方面存在深层问题,不过随着武侠小说作家观念的更新,武侠小说文本是可以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时代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武侠小说的文体演进,以“江湖”符号表意的“否定”前行为内驱力,呈现出格雷马斯符号方阵式的全否定格局。从“剑仙”江湖、“英雄”江湖、“人”的江湖到亦正亦邪的侠客江湖,20世纪武侠小说“江湖”表意方式依次否定与渐趋圆熟。但在此后,武侠“江湖”作为幻想性表意符号已彻底跌落“现实”,这与武侠小说在20世纪中国的首要任务——以“前现代”的情景幻象否定在现实中无力参与的现代化大潮——明显相悖。武侠必须在“江湖”新的符号表意形式的生成中,完成其“幻想性”的重塑。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言武侠小说成就不高。北宋早期的作品在人物与意境方面追摹唐人,难有超越可言。后来寥寥可数的武侠名篇,不以单篇行世,且创作热情亦远逊于唐,更重要的是它们明显受文体因素的制约。这些作品或属于“志怪”体,以“好奇”为旨归,原本无意为武侠立传;或属“笔记”体的名人逸事,武侠人物处在陪衬地位。所以,宋人文言武侠小说的新特点即时代现实感强烈、表现普通人的情感世界等,并未得到足够的发挥与开掘。  相似文献   

10.
“暴雨专案”即“暴雨项目”,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特别针对单一文学体式武侠小说展开清查、厉禁的一次政策性行动,定案于1959年年底。1960年2月,台湾全省七个县市同步实施扫荡、清查工作。这是延续着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所实施的“戒严法”“出版法”而来的一项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所谓“附匪”“陷匪”作家的作品在台湾宣传、流播从而不利于国民党政府统治的思想,但剑锋所指,则系针对当时普遍流传于台湾的金庸武侠小说,连带波及了当时香港的诸多作家。香港作家武侠小说之遭查禁,是对原已被封禁的大陆旧派武侠小说雪上加霜,等于完全斩断了台湾武侠小说与大陆血脉相连的脐带。厘清“暴雨专案”始末,对台湾武侠小说的发展而言,无疑甚具观察、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武侠小说须要展现侠义精神,这体现为对正义性的追求。为此作品必须具备可信性,否则将直接降低损害侠义精神。从唐传奇到近现代乃至当今的玄幻武侠,不少侠客们口吐飞剑、变化飞腾,但是本领越大,作品越是虚幻苍白,任意虚构本质上违反中国武侠文学的文类规定性。另一方面,绝对追求可信性的态度,会使武侠小说质木无文,缺乏可读性,伤害艺术竞争力。把握好虚实尺度的弹性,显然是武侠小说发展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水浒传》中的侠客义士身上,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一种反叛与撼动。清代的公案侠义小说中,则是出现了反《水浒》的侠义精神的倾向。本应是游离在统治阶级之外的侠客们被纳入了统治阶层之内,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小说中的侠客义士们忠君色彩大为浓厚,而为民、爱民思想相对淡化。侠客的"义"重于生死的观念被"忠"高于一切的思想所代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是清政府针对时局采取的政策与手段对小说的影响,也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某些愿望;另一方面也是侠义公案小说这一文学样式本身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侠小说和古典艳情小说与西方骑士小说和罗曼司大致相当,中国女性武侠则与西方"女吉诃德小说"调侃的对象文本相似.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当前的"雅""俗"之争,还有助于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定文本生产和样式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文人永不消歇地歌赞游侠,实质上是借以抒发其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积极入世之情。文人与游侠精神的紧密关联有其深层的文化原因,那就是儒与侠这两种文化形态的相通与互斥对于文人的深厚影响。一方面,二者在讲义、讲信、讲人格的独立平等、讲复仇等方面的相通使得文人情感在一定情境中往往会表现出激切的特征而与游侠连接。另一方面,二者的柔刚对立使得柔性的文人希望获取游侠刚性精神的济补而形成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大陆新武侠在崛起之初为了摆脱港台新派武侠的影响,不惜以激进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来彰显自身的存在,在创作中造成了自身价值观的迷茫与对小说可读性的损害,同时导致了其创作缺乏可持续的增长点,很快陷入了瓶颈.经过反思以及市场的选择,当下的武侠创作又开始复归传统,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论大陆新武侠的当代性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新武侠在21世纪走出了一条与民国旧武侠和港台新武侠都不相同的、具有超越和发展性质的、大陆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道路,以"后江湖"的姿态对当代性作出了回应,网络性与女性主义也是其重要的特征.小椴、沧月、沈璎璎等作家的创作代表着"大陆新武侠"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7.
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大陆新武侠"简称"大陆新武侠",这-概念于2004年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具有鲜明的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特点:一是大陆新武侠的"江湖"表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二是女性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突出的现象改变了武侠小说性别政治的固有格局;三是强调学养与智慧的武侠智性写作,丰富和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界域与文体品位;四是大陆新武侠的广域叙事,从知识立场上拓展了武侠小说的文体类型.上述特点,共同形成了短短几年来大陆新武侠创作的繁荣,表现着大陆新武侠巨大的类型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论苏曼殊对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情僧”苏曼殊是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的创始者和推动者之一 ,他翻译和再创作的小说《惨世界》在中国侠义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的爱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成熟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他的身世、他的侠义小说、他的爱情小说、他与其他作家的交往 ,论述他与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之间的渊源及对中国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清小说杂志<新新小说>在对"侠"的建构与创新方面有所着力.它在侠与时代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侠的内涵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侠在国家救亡、人种改良方面应有的作为.翻译小说的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新小说>中的侠的表现.<新新小说>杂志所提倡的"侠",从整个中国的侠的发展史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实验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作为武侠小说中的一种元素,从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来看,并不是它必须具备的.历史元素在武侠小说中往往以历史细节的形式存在,而这个细节的真伪是无关紧要的.但历史在武侠小说中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即历史观,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