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和国四十多年的历史上,1992年8月31日云南平远街“严打”的枪声是距我们最近也是最猛烈的。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扫毒大战中,共清查出犯罪分子854人,缴获军用枪353支,非军用枪661支,各种子弹39662发,手榴弹、手雷和地雷278枚,爆破筒3根,赃款1000多万元,黄金2.5公斤,白银14.4公斤,机动车94辆,依法没收用毒资建盖的豪华住宅64幢。同时,缴获海洛因896公斤,鸦片85公斤。从此之后,平远街便成了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热点。弹指间,一年过去了,今天的平远街怎么样了?昔日的顺口溜“吃饱饭,加足油,平远街,不停留”还在流传吗?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再次踏上那曾被称作“冒险家乐园”的弹丸之地,将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告诉给关心平远街的人们。  相似文献   

2.
神探乌国庆     
神探乌国庆小令"平远街严打"中的公安部"特派员"读者想必还记得1992年夏季发生在云南省文山自治州平远街上那场震惊中外的严打斗争。3000多名公安干警和武装警察,围剿了西南边睡的一股贩毒、贩枪、贩脏的邪恶势力。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抓获和惩处了数十名犯罪...  相似文献   

3.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对一个抱有政治理想的古代文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柳宗元满肚郁结,唯有寄情山水,并写下了很多传诵后世的山水游记.事实上,能够纾解柳宗元心灵上的痛苦的,不是美丽的山水,而是因游山玩水而生起的道家精神.细察之下,可以发现柳宗元在元和四~五年写的几篇山水游记,都是以道家思想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4.
孙成慷是一位富有才情善于思考而又非常年轻的四川山水画家.其充满抒情意味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水画创作,清新典雅,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且具婉约华滋的静谧之美,这种充满抒情意味的乡村民谣式的表达方式,使其找到表现川西山水最为恰当的绘画语言,从而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 孙成慷对中国画精神与古典形态的敬畏和守望,展现出其扎实的传统功底和面向当代的文本探索与美学诉求.他的山水,是传统的,婉约的,含蓄的,抒情的.作为山水画家,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绘画语言,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绘画语言的,仍然是凤毛麟角.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成慷是幸运的.尽管他的绘画语言还需要强化,还需要锤炼,还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山水画作为国画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其色彩运用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完善和成熟.我国国画重视创作意境,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色彩运用是山水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意境表达的主要载体,在国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对国画山水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研究,简述山水画色彩运用的历史变革,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对国画创作的影响,并探讨国画山水色彩运用的借鉴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独特且重要的一个时期,政权的更迭、社会的分裂使得魏晋名士在继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统之后,不得不另觅其他的价值关怀。玄学也因而滋生兴起,崇尚老庄,重形而上的思辨,企图在"自然"与"名教"中不断调和。这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人大家,玄学名士如竹林七贤;诗文如曹氏三父子、陶渊明、谢灵运、左思、陆机;画家如顾恺之、宗炳、陆探微;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锺繇等。他们既是前无古人的文学与艺术巨擘(如王羲之、陶渊明、顾恺之),同时也是文学与艺术体裁的开创者(如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魏晋名士既对两汉"经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也逐渐在清谈思辩的风潮之下回归人性的本真与自然。于是,对于山水的意识观念便逐渐脱离神学气息与道德色彩,而契合于山水自然本身。一系列的山水文化,如体验山水清音、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绘画与书法等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7.
白扬 《民族论坛》2007,(1):12-13
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然而,坊间人士知道它,却主要得益于那位用舞蹈与天地对话的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以及她的大型歌舞集《云南映象》,2003年,正是她提出和展示了那让无数人为之"震撼"的"原生态歌舞".3年过去了,原生态,跋涉过寂寞、崎岖的山水,终于在2006这个"双春"的大好年份走到了"中央",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王维诗歌山水诗四个向度进行论述。我们知道,王维以"诗佛"著称,将深奥晦涩的佛理禅意融合在山水诗中,借山水意象表现禅意和内心,禅境与诗境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美学高度上的统一,开创了诗歌的新境界。笔者认为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向度:(1)闲适随缘;(2)追求空寂;(3)动静相宜;(4)无我之境。王维山水禅诗的创作,把自我、山水、世俗、禅理、诗味和哲理等诸多元素综合、开拓和通融,开创了唐诗的新境界,对当代古诗词的创作和文人情趣的滋养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景演出是近十年来中国旅游演艺的经典样式,它开创了演艺的"大制作"时代,其将传统山水审美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特征,被固化下来并成为体现艺术魅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案例分析为基础,从艺术的原生美、意境美与和谐美的鲜活表现,阐释了传统山水审美文化在实景演出中的现代演绎。  相似文献   

10.
郭嘉 《中国民族博览》2016,(16):183-190
2014年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13、14届中国画研究生赴敦煌写生考察.我们不仅对敦煌一带的石窟、彩塑、壁画等艺术做了深入考察研究;同时也通过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人文景观的游观做了游历及写生;而对敦煌艺术与人文有了整体的体验和感悟,并将这次写生考察的体会及感悟整理,于是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毕业创作的素材和论文的内容.论文首先从敦煌诸佛菩萨和飞天的形式意蕴的研究入手,以及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的审美意蕴及技法探索,将敦煌一带山水创作与敦煌壁画的佛菩萨及飞天的形制相结合,创作实践《神游敦煌系列山水》作品.作品以饶宗颐先生提出的西北宗的“新三远”为视角,吸收运用了聂危谷老师的泼彩技法,并在我的山水创作中加以转化,将诸佛菩萨与飞天在时空中的解构重组,并重塑山水之灵境.为今后创作进一步的风格造就做了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山水黄山"和以北京为主题的"水墨家园"等系列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批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12.
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然而,坊间人士知道它,却主要得益于那位用舞蹈与天地对话的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以及她的大型歌舞集《云南映象》,2003年,正是她提出和展示了那让无数人为之"震撼"的"原生态歌舞".3年过去了,原生态,跋涉过寂寞、崎岖的山水,终于在2006这个"双春"的大好年份走到了"中央",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龙州旅游开发,必须突出一个"特"字,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异"的原则,统筹规划,重点开发"二点一线",重视开发旅游商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逐步建成以山水游览、边关风情、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体系,使龙州成为旅游强县.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13、14届中国画研究生赴敦煌写生考察。我们不仅对敦煌一带的石窟、彩塑、壁画等艺术做了深入考察研究;同时也通过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人文景观的游观做了游历及写生;而对敦煌艺术与人文有了整体的体验和感悟,并将这次写生考察的体会及感悟整理,于是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毕业创作的素材和论文的内容。论文首先从敦煌诸佛菩萨和飞天的形式意蕴的研究入手,以及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的审美意蕴及技法探索,将敦煌一带山水创作与敦煌壁画的佛菩萨及飞天的形制相结合,创作实践《神游敦煌系列山水》作品。作品以饶宗颐先生提出的西北宗的"新三远"为视角,吸收运用了聂危谷老师的泼彩技法,并在我的山水创作中加以转化,将诸佛菩萨与飞天在时空中的解构重组,并重塑山水之灵境。为今后创作进一步的风格造就做了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从哲理美、形象美、意境美与历史感等方面,探析了袁枚山水旅游诗歌所蕴涵的山水审美意境,及其给旅游者的审美启示及现代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位于湖北西部、重庆东部交界处,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它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多样.多年来,土家族、苗族等18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同实践着"生态环境优良、特色产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绿色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美学的细化期和拓展期当属魏晋时期,在这一时期,自然美获得了重大的发现。在这一时期重要的画论当属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王微的《叙画》。宗炳的《画山水序》当中将这一自然美的"媚道"描绘得淋漓尽致,而王微的《叙画》则是从审美特性出发提出了"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及,故所见不周"的说法。这其中也是最为提倡"自然美",同时也从其中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源于作者在"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研讨会上的发言。该会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会后,作者对录音整理稿作了有限的修订。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山水画坛,李兵是一位独具一格卓有成就的中青年画家。李兵"块斧劈"皴法的创立以及"挤白法"、"衬白法"等绘画表现新技法,构建起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个性风格。他雪山题材山水画探索与创作的全部价值在于,以其充满现代意味的审美原创性,并以雪山高原为取材对象,从自然景观中获取了新的文本范式和艺术图式。其气势恢宏、令人耳目一新的雪山题材山水作品,不再重复和延续明清以降文人画的残山剩水和逸笔草草的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宣武镇国画石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其具有画面氛围感强、色彩丰富以及材质雅致的三大特性.笔者将国画石独特风光的特点与现代自然风光的实质问题结合创作出以"国画石上的风光"为主题的两个系列首饰."修复·风光"系列描述现代风光被人为破坏,警示人们应该爱护环境的情感体现."欣赏·风光"系列主要以山水的情景变化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