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经》第二章中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该书的灵魂,以后各章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在阅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句时,许多文本均断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均将“处”、“行”二字当做动词,这样理解不能算错,但断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将“处”、“行”二字视为名词,强调了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言之教,更为妥当,更能体现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有一副对联大家一定听说过——“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咱们今天的作文游戏也就叫做“大‘肚’能容”。你可别以为咱们今天是来比吃比喝,没瞧见这个“肚”字加了引号吗?猜猜看,这个“肚子”究竟是指什么?谜底马上揭晓。  相似文献   

3.
春节已至,吉祥文化渐渐升温。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也,嘉庆之证"。《说文解字》也说:"吉,善也;祥,福也。"说白了,吉祥就是好兆头,也就是"万事如意生百福,四季平安纳千祥"。  相似文献   

4.
课间偶识     
一、《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前一“欲”字,我以为是衍文。疾,疾恨之意。战国时代,国君剥削奴役人民,十分苛酷,人民自然产生疾恨之情,这种感情,是自然的流露,并不是“欲”不“欲”的问题。就修辞来说,有前一“欲”字,觉赘;无则简净。这句上文是:“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可知此“欲”字是涉上下几个“欲”字而衍。二、《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齐策四》):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这句的“威后”,疑是“太后”之误。前文有  相似文献   

5.
解放后出版的《古代儒家哲学批判(论语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的作者为了“尽脱旧说,别创新义”(《新探》自序),对《论语》一书作了许多很离奇的解释。其中之一是,据该书作者说,《论语》中的“民”是专指奴隶,“教”字不是令人所理解的教育,而是以“民”为对象的专用词,“教”字只与戎兵攻战之事相联,因  相似文献   

6.
毕业十年,终于等到同学聚会。当年学文的才子情种,如今已为人父,几个那时就在一起对感情之事有感悟者,酒后又聚一茶馆闲谈,话题依旧离不开感情两个字。  相似文献   

7.
谈例证     
例证的重要性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鲁迅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革命义愤,挥笔写了著名的战斗檄文《“友邦惊诧”论》。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通电”的论点,直接展开批驳的。文章写得犀利、有力。但是,“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上登载”了两则消息:一则是“南京专电”,说前几天盛传有两名国民党政府官员“为学生架去”,一人受伤,另一人失踪,现已查明,“并无受伤之事”,“更无失踪之事”;另一则  相似文献   

8.
妇女参政,就是妇女参与政治.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孙中山说过,“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看来,参与国事的政治,具有两重性,既有阶级斗争的一面,这在阶级社会中是主要的、本质的一面;又有管理公众事务的一面.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面临的政治有两种,一种是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敌我政治问题,这是少量的,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时是激烈的;一  相似文献   

9.
魏源所著《道光洋艘征抚记》述及裕谦筹防定海之事 ,对于裕谦受命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究于何时赴浙江视事、英军于何时退出定海 ,以及裕谦在筹防定海过程中修筑“定海外城”是否经过“亲勘”等史实问题 ,所记不乏失实之点 ;对于裕谦遣三总兵驻守定海之战略意义 ,所议亦有失之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0.
也句来语气词“也”字是否具有表疑问的功能?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有两点:(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  相似文献   

11.
朱文杰 《老友》2011,(10):45-45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一字诗”与“半字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偶见江心一艘渔船,船上渔夫正在垂钓。乾隆触景生情,令身边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稍加思索就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相似文献   

12.
《马氏文通》是主张“字无定类”的。但是近60年来一直有学者认为《马氏文通》也主张“字有定类”,或者说《马氏文通》既主张“字无定类”又主张“字有定类”。其实.《马氏文通》中只有“字无定类”说,而根本没有“字有定类”说。《马氏文通》既然主张“字无定类”,它就不可能再主张“字有定类”。  相似文献   

13.
壹前言贰通论部分值得商榷的问题一、上古汉语有系词 (一) “是”字在光秦就有系词的用法 (二) “非”字在上古是系词二、上古汉语否定句的两种句式同时并存三、前置宾语后的“是”字、“之”字不是“复指提前宾语”的代词四、“其”字并非只能作定语,也不等于“他的”五、“之”字并非只能作宾语六、关于“之”和“焉”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不韦与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关系比较奇特的一对君臣。一方面,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后,吕不韦以其“仲父”和相邦的身份辅政九年,并于秦王政亲政前二年编成《吕氏春秋》。此书一出,名噪一时:“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此书正是吕不韦用来教育秦始皇,向亲政前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的“有”字连动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很有研究的必要。这里有三个包含“有”字的句子“他有权提出申诉”;“大家有事做”;“我有工作到宁波去”。本文认为,前两类都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不是“有”字连动式,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都是“有”字形式,为什么说前两类句子的谓语是“有”字连动词组,第三类句子的谓语不是“有”字连动词组呢?或者说,“有”字连动词组的秘密在哪里呢?它们的秘密就在“有”字的宾语上。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的“之类”句式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形成 ,是人们用来强调同类事物或同属性事物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之类”是由指示代词“之” +名词而构成的一种固定形式。唐以后 ,随着“者”字改用“这”字 ,“这”就有了指示代词的用法。于是 ,在现代汉语中 ,“之类”就分化出“这类”、“这一类”和“一类”等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形、音、义是比较复杂的,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别的不说,单就一些三字重迭的字来说,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在原单字的意义上都有“很”、“大”、“盛”、“多”的意思。正象《说文》中说的:“凡言物云盛,皆三其文。”我们了解了这一特点,解释这些字时就比较容易些了。例如:  相似文献   

18.
茶事起于何时,向来有不同的观点.《晏子春秋》有“茗菜”之语,很多学者据此认为战国时代便已有茶之事,《中国茶叶大辞典》更是将晏婴列为古今第一茶人.本文利用文字学、词源学、版本学、气候学、地理学等方面知识,对《茶经》、《太平御览》、《晏子春秋》等书中的五段类似的引文进行逐一辨析.笔者认为《茶经》的“茗菜”引文并不可信,“茗菜”当为“苔菜”之误,或《晏子春秋》中并无“茗”或“苔”字,这条语料并不能被用来证明战国已有茶之事.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先秦可能是茶的有关文献记载,认为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先秦有茶的观点并不可信.本文利用“二重证据法”,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角度分析,认为茶事起于西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写作,象其它各类文体写作一样,是作者所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的物化过程所生产出的产品(应用文),由于必须是全新的、适用的、不重复的,因此,决定这种脑力劳动的性质是技能性、创造性的。要掌握好这种劳动技能实属不易。正象文艺创作“吟妥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那样,应用写作也常常是“才冠鸿笔,多疏尺牍”。但“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之于文,尤精且严”,这个“法”,当然是指作文之法,也即建构文章的客观规律。历代文章学家无不重视文章篇章结构的法式运用。清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就曾明确提出:“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20.
韩功应 《老友》2011,(6):47-47
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有一年端午节他回家,进厨房发现一锅粽子,刚要拿起来吃,却被他的三嫂拦住。三嫂深知五弟文思敏捷,就随口说了一句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她声称若对不出下联,就不能吃粽子。这上联连用3个“五”字,加之有个“讨”字含有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