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玉乾 《江汉论坛》2006,3(7):61-64
批判是哲学的基本功能,也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动力。历史上的许多理论创新都是在哲学批判的推进下得以完成的。对理论创新的推动正是哲学批判的意义所在,也是哲学的价值所在。哲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实际上也正是建立在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上的。哲学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批判的历史,从而也是理论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评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银霞  马斌 《理论界》2007,10(2):177-178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社会批判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60年代所写的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严厉而尖锐的批判。本文通过分析其主要著作《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对其社会批判理论加以简单评论  相似文献   

3.
现代哲学语言转向的实质内容就是从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和逻辑学反思转向了文化批判。卡西尔参与了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并以文化为中介推进了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反思,体现了现代哲学的中介化、历史性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同时,在现代哲学陷入要么科学化、要么文学化的困境之时,卡西尔以对符号的意义理论的新阐释,为现代哲学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实现了其文化哲学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马尔库塞深度剖析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繁荣背后的一系列“单向度”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和历史暂时性进行研究。有必要以《单向度的人》为文本基础,通过理解单向度理论的内容并着重在现代性批判的视阈下剖析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进行独特的现代性批判,进而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发展、人本主义科技发展观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我们当前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将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两位社会批判理论主要代表思想进行对比研究,考察其异同点,以此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早期批判理论视阈中的政治哲学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如果不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上有所欠缺,而且可能会忽略掉许多在政治哲学史上具有理论界标意义的问题。早期批判理论是在检思现代性政治危机中来释放其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的:一方面,通过确立不同于传统理论的学思传统,批判理论在初创阶段就通达到政治哲学的理论界域中;另一方面,转向对启蒙的全面声讨之后,批判理论以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表达了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叙事,但由于理性根基的缺失,政治哲学的思想底蕴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流放。  相似文献   

7.
论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既有促进人的本质实现的性质,也有压抑人性的性质。在 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人性压抑的根源。科学技术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进而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直接压抑了人的爱欲满足,加剧了人的异化劳动的程度。科学技 术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消除了人的批判理性, 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因此,要克服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抑,就必须以理性的批判力量唤 醒人的理性的否定精神,把科学技术置于理性的指导之下,建立能够实现人的本质的“新技 术”。  相似文献   

8.
黄浩 《东南学术》2007,(1):91-96
本文追问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意蕴及其终结哲学的内在动力,考察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所表现的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实践批判三个层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哲学终结观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及其对解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化派”文化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派”是20世纪初叶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哲学派别,他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人。“西化派”对中西文化观念进行了比较,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别是时代的差别,对中国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主张用具有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西方近代文化来取代和改造中国固有的封建文化,具有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不朽功绩。“西化派”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有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
赫雪 《浙江社会科学》2015,(3):110-114,159,160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通过对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在批判视角、革命道路、革命动力、审美救世等问题上,梳理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批判与拯救两个维度上,对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具有丰富的批判思想,其批判思想有三重密切关联的基本向度:社会现实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主体自我批判。诠解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向度,对于我们切实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质,反思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文化工业的理论批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但是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需要对其再认识 ,以推动当代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对其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并指出其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存在领域的划分”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存在=物质+精神”是传统哲学的立论之基。由于信息哲学重新划分了存在领域:“存在=物质+信息”,所以,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由此也确立了信息哲学的元哲学或最高哲学的性质。中国信息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系统的理论,主要表现为9个方面。一是信息本体论:一种关于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全新存在论学说;二是信息演化论:一种关于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双重演化的理论;三是信息认识论:一种关于人的认识发生的多维中介建构与虚拟的学说;四是人的全面本质论: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多维综合生成和创造性建构的学说;五是信息价值论:一种能够兼容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全新价值学说;六是社会信息论:一种关于社会性质和社会进化方式的新理论;七是信息生产论:对人类实践和生产活动本质的新认识;八是信息思维论:一种关于科学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九是统一信息科学论:一种关于“科学的信息科学化”的当代科学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文学面临着一次新的研究范式的转型,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进入"间性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既有贡献又有局限,曾经推动比较文学向跨文化研究开放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指出了东方主义的文化陷阱,却没有提供超越东方主义的文化前景。公正客观地认识西方现代性文化,倡导一种全球意识的、跨文化的文化间性伦理,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是汉语学术界目前面对西方现代性主流思潮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的合理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杨玉昌 《河北学刊》2005,25(4):126-132
意志与语言游戏分别是叔本华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叔本华通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以之取代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后期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游戏批判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语言观,设想出一种基于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问题将在这种文化中消失.从意志到语言游戏,显示出批判的哲学何以走向哲学的终结.所谓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哲学不复存在,而是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6.
尽管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哲学存在着原则区别,但两者之间在思想与学术上却有着密切的关联。马克思主义传统已经转化为社会哲学的资源,成为经典社会哲学最重要的部分,并对现代社会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哲学也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传统。当下,在马克思主义史研究中引入社会哲学视角,是再现、丰富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史的应有视域。  相似文献   

17.
《太一生水》篇的宇宙图式及其文化哲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东栓 《齐鲁学刊》2001,26(4):72-79
“太一生水”的宇宙化生图式是一个既有类分又有互渗交合性的图式。图式分为“反辅”和“相辅”两个化生层次,在寻找到宇宙的绝对起点后,则主要运用了类比互渗的思维建立起结构与化生机制,是在扬弃宗教巫术文化的世界观和吸纳阴阳五行的宇宙观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更具理性化、哲学化的宇宙化生图式,对道家哲学和宇宙论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哲学精神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仍是需要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又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时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包括革命和保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亚哲学是东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哲学是东北亚文化总体的指导思想.也是东北亚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东北亚哲学的价值观、天人观和辩证思维方式,是引领东北亚社会繁荣发展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林 《北方论丛》2002,1(1):46-51
本文认为,从马克思开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随着时代变化、主题转换,其理论形态经历了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理论诸形态的演进.但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哈贝马斯开始,这种一以贯之的理论演进却发生了转向.哈贝马斯在克服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不足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时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创立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次范式转变,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