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民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税收是国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又是运用价值规律——通过物质利益效应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税收本身虽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用于富民,但可以通过征税与免税和税率的高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并为财政预算的再分配提供充足资金.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同时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既是富民的物质基础.又是税收产生的不竭之源。因此,税收与富民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法是代表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或规制的主体即调控主体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宏观经济变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所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采信平行论的观点,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现实背景,讨论宏观调控法的秩序与利益价值冲突和价值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即它是和党中央思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的过程。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含义、作用、培育、调控诸方面对社会主义工资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和分析。认为社会主义工资机制是指社会主义劳动力本场的诸要素。工资、劳动力供求、劳动力竞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功能。社会主义工资机制对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工资机制尚不成熟,因此还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工资机制同样存在失灵现象,为此,国家必须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通过价值决定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个相互联系的机制有效地发挥主要作用;但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弱点和消极方面,因而市场虽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不能是唯一的手段。要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自觉平衡,使国民经济按适当比例协调发展,在资源配置中还必须重视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建立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关节点刘云龙,傅国华,林哲浩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实施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宏观调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是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政府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这就对加快利率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将现行的计划利率转变为市场利率,强化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功能,使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趋于完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利率改革的目标模式 我国利率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下的以市场形成利率为主的利率制度。关于这个问题,《决定》说得很明确:  相似文献   

8.
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针对中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调控机制,包括价格调控机制,以协调经济运行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保证新经济机制的建立并正常运行。一、价格调控体系在国民经济调控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总量调控,这其中也包含着为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而实施的结构控制,是一种建立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的总量调控。从宏观控制总量指标上来讲,通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是按纵向制约关系概括的;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机制、中介市场机制、微观经营机制需要配套统一。首先,新型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实现运行总体上保持最优状态,即增长速度与发展平衡相统一。这包括一方面使宏观调控的主体明确、落实,形成合理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固有的现象,它通过市场的自我完善功能对经济进行调节,以达到经济活动的均衡。调节过程中对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周期规律也开始在中国发挥作用,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反周期操作,减少这种经济周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本文对中国经济周期、数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GDP及其主要需求分量在经济周期中的数量表现,并指出了在现阶段应如何根据中国经济活动的特点,通过宏观调控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是社会财力的分配,再生产各环节的运转以及生产、投资、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必须取得合理的财力,各种消耗也要得到价值补偿。财力分配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对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控制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要运用很多工具和手段,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在经济手段中有财政、信贷、价格等工具。财政是极其重要工具。在国家分配体系中,它占着主导与支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经济之法,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应与经济学就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形成共同话语,宏观调控的含义在经济法学与经济学上应是相同的。众说纷纭的宏观调控概念,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宏观经济学上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同的,它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依法调整运用其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和行政权力,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微观经济行为的政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改革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形成了国家强制调节与个人自愿控制并存的局面,但宏观调控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在进一步加强宏观计划调节的基础上,以劳动力就业为中介,努力促进家庭自愿调节。同时,重视与此有关的其它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税收审计紧跟中央宏观调控目标,促使税收有效地发挥了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功能,为国民经济早日走出低谷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税收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与成效,深入总结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教训与启示,可对后危机时代深化税收审计作出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为了保证“七五”计划的完满实现和我国经济更长时期的持久、稳定、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力争在此期间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而要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机制体系,以控制和调节国民经济,使之真正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取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最佳成效。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其调节功能的问题,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是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机制。国家经济领导机关在调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机制,使它们以不同的程度和方式结合起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由于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在制订经济计划和实行经济计划去进行调节时,都必须利用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也具有某种程度的自发性,所以,必须通过计划来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7.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乃是经济人客观存在的私人利益.自发诱导国民财富自然增进、自行调节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自动制导社会供求趋向均衡,便是以它为内核的主要运作机制.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自觉运用利益制导机制,传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又是其现实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然要求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在不断强化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有别,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要求的应该是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与健全,要求保持国民经济各个总量之间的基本平衡,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预期目标。因此,在宏观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计划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需要。与市场经济宏观运行的需要相适应,国家通过政府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经济知识     
宏观调控: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目标地运用经济手段及行政和法律手段对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及其构成等主要经济活动实施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运用的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是指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同时辅之以行政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促使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 (《解放日报》93.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