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泾水上游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与分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在泾水上游共发现旧石器时代地点14处,但长期以来,对它们的年代和文化性质的判断多有不同。通过典型地点的地层对比,结合有关地质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泾水上游旧石器时代诸地点的年代序列进行了研究,将这一区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泾水上游旧石器时代中期前段遗存与汾水流域的丁村文化大体同时,但它们分属不同的文化区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跨学科研究,即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在科学发展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世界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跨学科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和综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交融,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跨学科研究是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工用火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三峡是我国重要的化石人类遗迹分布区,也保存着很重要的人类用火遗存.在距今约8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三峡地区古人类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石烹法"炊食技术.该技术的发明,使三峡地区古人类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煮食方法加工熟食的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该技术迅速向我国其他地区传播.三峡地区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古人类演化地区,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类用火技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地方.  相似文献   

4.
石头崇拜与中华玉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打造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玉,玉石分途,玉便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的文化功能表现在祭祀、政治、风俗、礼仪等多个方面,具有祭器、权器、礼器和玩器多种文化内涵。中华玉文化的形成,有着原始石头崇拜的深厚背景。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的社会性别研究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被多个学科关注的新问题,也是对气候变化与人类——尤其是女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对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气候变化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结构可划分为价值观、习俗与制度、行为和知识等三个层面的构成要素,其研究重点可分为气候变化对女性的影响、女性与气候的关系与女性应对气候变化等三个层面的内容,同时它也具有环境、国家、民族和文化等多样性的属性和特征。未来气候变化的社会性别研究可以从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结合实际的运用实践两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考古发掘材料表明,从旧石器时代早期某一时段起,直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就一直生活、劳动在浙江境内,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化石和文化遗迹,翻开了浙江历史光辉篇章的第一页。回顾浙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历程,并对一些重要发现或问题作一评估,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浙江人类早期发展史提供比较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经过数十万年漫长而艰辛的斗争,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经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迈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发展时期—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特点,是磨制石器的出现。人类采用钻、磨等新技术制作石器,大大提高了工具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人类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青藏高原县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文章从青藏高原的实际出发,提出“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这一个题,并就其内涵、作用及其意义等作了探讨,旨在推动青藏高原环境保护进程,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月23日到11月14日,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玉溪地区和江川县文管所联合发掘队对江川县路居乡上龙潭村甘棠箐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中出土了石,骨制品上万件(其中石、骨器上千件)及十多种与产元谋猿人化石动物群时代相当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云南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出土材料最多的一次发掘,所获材料对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陵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鸡公山。这是中国迄今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上活动的遗迹,为我们粗略地勾勒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场景。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村。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遗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遗址在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古城遗址中时代最早的古城遗址之一,而且位置最南。其近似圆形的布局尚属仅见,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珍贵实物资料。昆山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在江苏省昆山市赵陵山。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分化明显,战争频繁,已基本迈入早期文化社会的门槛。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西部的经济建设 ,西部地域的生态—经济区划是规划西部大开发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根据生态和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差异性来进行西部地域的生态经济区划 ,适宜用三级区划系统 ,即自然区域—气候带—生态经济区。根据气候和地貌的综合状况及其主导因素 ,可将西部地域分成三大自然区域 :季风森林区域、干旱草原荒漠区域和青藏高原区域 ;再根据气候条件 ,三大自然区域分为 1 2个气候带 ,各个气候带根据生态和经济条件的差别可分为 37个生态—经济区 ,并简要说明了每个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和西部大开发中可起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亚文化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以往学界着重以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对比、分析对象的主流文化研究显露弊端,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同时关注亚文化的研究,这已成为必然趋势.亚文化研究必须是动态、多元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深入认识亚文化有利于减少文化定势的消极作用,有利于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开展异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对民族文化资本化的社会背景 ,现实基础以及社会结构与文化权利、人力资本与地方性知识、文化变迁与发展空间、制度融合与社会发展等一些问题的相互关系展开了探讨。认为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实践活动是民族发展可资利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民族文化资本化去获得经济利益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而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些实践活动还有可能是对规范经济运行的规则的修改与制订 ,从而具有了争夺生存空间的意义。并且认为民族文化资本化的意义还在于对人类多种可能的生活方式的寻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味道的表达方式及味觉的隐喻两方面对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味道和味觉进行考察。味觉作为人类共有的感觉,具有社交性感官的功能,也具有因为食物和性的联系所带来的隐喻,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味觉还有更为重要的含义。中国人以和为美的性格从而具有五味调和的味觉要求;道家追求自然而清淡让中国人的味觉体验清新自然;儒家追求食精脍细,所以中国人在饮食上还追求利益和章法;中国人有医食同源的观念,进而对味觉的追求也伴随实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藏族作为生活于高原的民族,具有与高原环境相适宜的独特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但与此相应,藏族的心理特征及由此所决定的认知事物的方式是否也同样打下了与高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烙印呢?因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多,人们所知甚少.为此,笔者采用认知风格测验量表,对西藏三个藏族村寨共135位年龄在18岁以上的藏族成年人进行了认知风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被调查的藏族成年人的总体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并且女性的独立性强于男性;(2)认知风格与生产方式及个体生活的海拔高度均密切相关;(3)认知风格成为一个地域生态和文化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西藏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类型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藏高原青铜时代考古学材料所能观察到的经济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曲贡遗址为代表的农—牧业兼营的经济类型(青铜器早期);二是以加日塘为代表的游牧—猎兼营的游牧经济类型(青铜器晚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早期,西藏腹地的古代居民便已经开始驯化牦牛,通过考古材料推测马的驯化时间,可以证明西藏高原专业化的游牧社会至少在青铜时代晚期便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7.
论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问题 ,自我尊重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核心 ,是人抗衡文化带来焦虑压力的“缓冲器” ,更是人生命价值的最高形式。在形成过程中 ,它受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信仰保持制约 ,尤其受“尊重的教育”实施效果的影响 ;在发展过程中 ,它又表现出强烈的、持久的与富有弹性的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是人心理机能的具体化 ,生命价值的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更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台湾当代的"留学生文学"是由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而形成风气的.於梨华小说的创作主题是表现"无根的一代"和"觉醒的一代",同时以批判的态度审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弊端.有学者将於梨华定位于现代派作家,但实际上无论在审美观点还是技巧运用上,她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现代派.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发展较之外国落后的国情和赶超英美的豪情,阐明要以辩证态度对待和批判借鉴外国文化以使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一个大的跃进、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所谓对外国文化的"辩证态度",即既不能搞"全盘西化",也不能盲目排外,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毛泽东是如何达到对外国先进文化的批判和扬弃、结合和创新的辩证统一及其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为“十五”期间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 ,以及为实现发展目标起保证作用的学校人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笔者结合南京林业大学的情况 ,分析了实现高等学校发展目标对人事、人才工作的要求 ,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 ,为学校的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和人才保证的角度 ,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