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据整理等研究方法,对中日两个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政策及开放利用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日本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政策执行较早,两国政府建设政策持续推进;日本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多于我国,占主要体育场地的均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但日本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率达98.3%,明显高于我国;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体育场馆为室外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和网球场;深入社区的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率最高。政策优惠措施、体育场馆建设资金、委托管理或指定管理者制度、人员培养机制以及安全保障给予日本学校面向社会开放的良好环境,补给社区场馆使用不足。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尤其是中高档体育场馆不断增加,但存在着资源缺乏与新建体育场馆档次过高的不协调现象。应加快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改革,尽快形成“学校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的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体系;应推行合同管理,即制定运营规范和标准,逐步引入市场竞争主体管理,学校只扮演监管角色,从而使高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地运行,更好地服务学生、教职工和周围社区。  相似文献   

3.
体育场馆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它严重制约了社会大众体育锻炼的开展,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的大量闲置。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管理、安全与物耗。只有正确认识其内涵,才能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区新闻     
《社区》2007,(9)
河南省拟在今年向社区开放部分学校体育场馆河南省今年将积极推进全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工作,市民平时运动无“门”的尴尬局面将得到缓解。河南省学校体育场馆占全省体育场馆的2/3,由于涉及到安全、管理费用等问题,大多只对内不对外,许多市民平时运动健身往往遭遇无场地、不准入的尴尬局面。为  相似文献   

5.
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的体育场馆建设融资模式存在建设资金有限、赛后经营困难、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已不能适应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迫切需要引入新的融资模式。BOT(Built-Operation-Transfer)、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等融资模式在国外体育场馆融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我国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的更新和多样化有积极的意义。从融资难度、风险分配等方面比较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了体育场馆准公共产品特点对融资模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场馆类型、场馆重要程度、融资和经营难度与期望目标四维的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浙江省典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案例调研,文章认为,委托经营是目前公共体育场馆实现民营化的有效模式,规范合同签订内容和程序、加强合同监管是委托经营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该模式将为我国体育场馆经营制度的创新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保证教学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使之发挥更大作用,缓解国家体育设施不足,缓解场馆经费不足.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体育场馆开发利用的分析,并在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对我院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对现今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应采取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发掘高校体育场馆的潜能,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水平,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不同约束力、不同制定主体、不同作用范围学校体育场馆与社会共享政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层面上涉及学校体育场馆与社会共享的基本政策38项,基本国策“共享”理念明确但刚性不足、操作性不强;具体政策3项,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呈现与时俱进的特征。研究认为,新中国学校体育场馆与社会共享政策经历了初启、探索、推进3个阶段,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螺旋式递进发展演进历程,呈现导向越为清晰、开放要求越发明确、开放对象越加全面、开放管理越为规范、开放时段更为具体、开放经费更有保障、开放责任更加明确、组织实施更可操作等特征,学校体育场馆与社会共享的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浙江省高星级旅游饭店体育场馆设施现状,对浙江省197家三星级以上的旅游饭店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网络门户网站访问及电话访谈调查,得出浙江省高星级旅游饭店体育场馆设施资源较为丰富,数量较多,项目涉及广;体育场馆设施基本使用,场馆对外开放收费经营,但场馆经营状况偏差。饭店经营模式上基本存在三种形式:即统筹经营模式、部分租赁模式和全外包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湖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湖北省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学生态度、学生需求及师资配备、场地器材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议:转变观念,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健全管理制度,使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管理科学化;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优化体育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发现河南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非常滞后,特别是室内大型场馆数量少、种类单一、档次低、面积小。室外场地主要以乒乓球、篮球场地为主,而且已经成为制约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产业经济,但体育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步子也不够大。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在高校建立体育经费补偿机制,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实现资金积累,用于改善教育环境与设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法中,承包合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依据。由于不同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位不同,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中的承包合同在主体、客体、内容及订立程序等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承包合同应当被明确为土地承包权的取得依据,是农户享有土地承包权的实现途径,土地承包权自承包合同生效之日起设立。承包合同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法律适用、规范内容和立法模式三个方面。承包合同不能适用《合同法》,应当由《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从而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是承包合同的主体,规定土地承包权的期限和内容,明确农户消亡是承包合同消灭的原因之一。在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合同没有必要存在。家庭承包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划拨方式,将土地经营权给予享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四荒”土地经营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让方式给予土地经营权人。  相似文献   

15.
亚运会对广州体育场馆建设及经营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州亚运会体育场馆的建设应主要利用和改造现有的体育场馆,新建体育场馆和搭建简易体育场馆辅之。在投资上,以政府投入为主,通过土地置换、城市建设规划配套项目的开发权和经营权的发放等形式,把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绑捆式投标项目向全社会公开招标,鼓励社会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以集约化经济为经营内容,以大型专业管理集团为管理实体,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集约化综合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城建设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目前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更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性,分析了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和特点,进而探讨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以期为大学城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从教育平等、教育目的、教育种类与质量、教育机构设立与管理、司法救济等方面为国际社会确立了受教育权保障的十大标准.中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有义务首先采取立法措施保证这些标准的法律化.中国立法机关对受教育权进行了广泛的立法,在义务教育、教育种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教育平等和教育免费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教学实践,采用文献资料、教育访谈、问卷调查等对高校体育选项教学进行研究,针对当前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策略与思考,为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新课标下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体制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集体资产所有权缺位损害了集体资源应有的对集体事务的推动作用及公共设施的改善,现行承包制把土地资源隔离在市场之外,迟滞了现代化的进程和速度;农村土地必须通过市场进入流转,农业规模经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实行土地农民、集体共有制,才能使土地资源走上产权清晰的长治久安轨道,才能使农村的改革与城市同步并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适应集体合同制度要求的工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会是集体合同的一方主体。我国现存的工会制度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要求,必须重新构建工会制度,塑造适应集体合同制度要求的工会,使集体合同制度能够真正地、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