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的正当性及可实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制度是一项具体的法律规则,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劳务派遣制度的首要意义是实现灵活就业,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实现并不妨碍用工单位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且重在强调处于相同或相近岗位的派遣工与正式工应当适用同一套劳动报酬计算标准和体系,排除因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劳动歧视,是一种相对且动态的平等,同时,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实现还有赖于剔除劳动力市场中非市场因素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朝章 《理论界》2006,(7):273-273
一、建立并实施劳动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从根源上治理结构性失业1.确实落实劳动预备制度,提高新生劳动力素质。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2.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进行认证的重要制度,是国家确定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一、就业机制转换时期出现的重重困境当前,我国就业制度改革正是将就业的计划机制逐步转变为计划——市场相结合的就业机制。一方面,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在扩大,层次在加深,如原来由国家计划直接控制的国营企业和各地实行计划管理的区级县级集体企业劳动行政部门改变了按计划指标直接管理职工的做法,允许企业在计划内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目标模式,目前侧重于改革就业制度、招工制度、用工制度等,本文对此谈些看法,以供商榷。 (一) 劳动就业制度是劳动制度的重要方面。劳动就业是指适龄劳动者得到了工作,参加了工作和劳动并取得一定劳动收入。劳动就业制度是劳动力的分配再分配的制度。建国以来形成的就业制度是单一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虽然这种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钟越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价值及现状残疾人就业,是指让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每个残疾人都希望自己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姿态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而他们走向社会、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安置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刚 《学术论坛》2012,35(10):124-127,133
失地农民大量地、集中地从农业转移出来,失去土地后如何就业成为失地农民面临的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表现为数量巨大且分布不均;就业渠道狭窄;收入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显性化;就业意愿差异较大等方面,失地农民的就业难本质上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安置政策等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缺陷,经济上表现为外力推动下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战略与失地农民就业岗位供给之间没有协调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失地农民个体的择业观念偏颇、文化与劳动技能局限、自救积极性脆弱、职业流动性不充分,甚至劳动观念狭隘的制约。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与困境,各地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采取了多种就业安置方式,如以土地换就业、一次性货币补偿、以土地换社保、留地集中安置、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如何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不断释放劳动者就业动能,稳住经济大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在价值理念上仍然面临诸如是劳动者权益保护还是劳动权益保护的真假问题交织之幕,在制度规定上仍然面临法律位阶不高、制度规范调整滞后以及可操作性不足的诟病,在制度实施上仍然面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效果不理想、保护水平明显滞后等问题。以体面劳动、多中心治理和利益动态均衡为法理基础重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制度体系,基于劳动本身而非劳动关系来完善新就业形态用工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并细化新就业形态用工关系的认定规则,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实施机制,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会模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立法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业援助既是就业促进的重要措施,又是社会救助的根本方式.就业援助通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提供就业培训、就业岗位、就业服务等援助实现就业,从源头上使受救助者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贫困者生存权和发展权双重并重的效果,理应成为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社会救助法立法应遵循就业导向、向能力贫困者倾斜、生存保障与就业促进联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助的核心范畴是贫困,目标是克服贫困.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因其生存型贫困救助局限,救助资源受益分配瞄准偏差,就业激励机制和就业援助专项制度缺失漏洞,内在地存在着反贫困功能梗塞.必须在技术层面:优化社会救助制度分类设计,防止形成“贫困陷阱”;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反贫困的制度合力.在制度建设层面:实现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转变,减少贫困发生因素;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促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劳动自救,并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江淮论坛》2009,(3):120-125
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劳动能力者成为城市低保受助者。如何使这一群体通过救助阶段的缓冲与调整,最终经由就业摆脱贫困,融入社会主流,对于提高社会救助效率、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寻找城市低保制度中救助与就业的最佳平衡点,建立促进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积极就业的利益导向机制,本文分析了政府与低保对象在不同模式下救助、就业间的博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推动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使经济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新兴就业岗位、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因此,岗位结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部分劳动者失业的问题也将难以避免。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对就业同样具有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因此,要坚持趋利避害,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强化人工智能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等路径大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其适应新技术变革的劳动技能,有效化解人工智能对就业的结构性影响,从而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就业援助和激励是政府对弱势群体就业实行专项援助和激发鼓励的社会政策或制度安排.促进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就业历来是贫困救助的基本方案;引入和推进工作福利制是当代贫困救助制度体系改革的重点.在我国现行的贫困救助制度体系中,因就业激励和援助制度缺失,有劳动能力者依靠生活救助的现象突出.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建立生存保障与就业激励有效衔接机制,为其劳动就业给予必要的手段、机会和能力性援助,应是我国贫困救助制度优化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入城就业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入城就业既是城市化的必然伴生结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的主要途径。目前困扰我国农民工入城就业问题的主要障碍是没有在制度层面获得公平分享城市资源的权利。因此,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从事体面劳动的权利以化解来自城市的社会屏蔽,是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功能主义所揭示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暗示了农民工入城劳动的可行能力以及自由选择权的问题。而城市劳动规则系统、劳动身份平等、劳动权利启蒙、职业工作能力提升和多元劳资纠纷解决,是当前农民工体面劳动和就业保障的核心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政策之窗     
劳动部最近宣布,我国今后将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方式,城乡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青年,必须在就业前参加1~3年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资格后才能实现就业。这是我国就业制度从安置就业向素质就  相似文献   

15.
对就业歧视的法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翁里  宋丽燕 《兰州学刊》2004,8(6):261-262,182
文章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内在需要标准,即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是基于岗位和工种的需要,用工条件与岗位、工种要有关联性,如果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不是基于岗位和工种而产生就可能构成就业歧视;第二个标准是社会公共利益标准,即用人单位滥用用工权而损害劳动者的就业权。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就业歧视的救济途径一是把就业歧视纳入劳动争议的解决范围;二是学习美国的作法,增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就业歧视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享经济下灵活就业法律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209-217
就业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合理平衡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以"灵活就业为主、正规就业为辅"的共享经济就业格局中,我国现行的劳动保障制度往往更倾向于对正规就业的保护,而灵活就业在法律制度以及政策规范上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乃至空白。故此,在劳动者类型多样化这一特有的国情背景之下,我国应当在立法上准确区分传统就业和灵活就业,借鉴德国"三分法"的经验,赋予灵活就业者以"类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并构建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权利救济机制,继而培育和形成一个有保护的灵活就业市场,从而助推共享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网约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同于传统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平台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高频多发职业伤害风险。目前工伤保险制度未全覆盖此群体,试点中以延续劳动关系认定为核心的纳入工伤保险模式和工伤保险复合商业保险模式仍面临不可持续风险,超越劳动关系独立建制模式为理论突破提供新的研究取向。新发展格局下应保障全体公民实现社会保险权,网约工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构建也依此展开:即坚持社会保险属性并扩大试点,补齐职业伤害保障短板;以健全最低工资为前提规范制度参数设计,明确职业伤害风险权益保障责任;提升制度治理效能,优化职业风险服务保障;强化多方主体协同治理,完善保障工作机制,最终实现覆盖全体劳动者的多层次、有梯度、可持续的中国特色职业伤害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非正规就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失业问题已成为该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性因素。在正规部门提供的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发展非正规就业以吸纳失业群体十分迫切。目前,东北三省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非正规就业的政策,为此,急需制定更为具体的政策法规以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并保障非正规从业者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传统就业体制改《已取得重大突破,而新体制的建立则尚未体现整体性和协调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体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们认为,只有从劳动就业制度的整体入手,配套进行,实现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地避免种种矛盾和摩擦的产生,以最小的代阶取得最大的改革成就。一、就业体制改革必须综合配套1、外部配套。劳动就业所内含的三项制度(劳动、工资、保障)的改革,既是劳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既是微观层次企业机制的改革,又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表现在企业改革上…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体系由就业法、劳动基准法和劳动关系法所构成,劳动关系法又可分为单个劳动关系法和集体劳动关系法,单个劳动关系法主要是劳动合同法,故对劳动合同立法应当分别从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展开研究.在我国现有的劳动合同立法研究成果中,关注较多的是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基准法、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关系,而对劳动合同法与就业法的关系重视不够.为此,本文专门以劳动合同立法与就业权实现的关系为视角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