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工业化开始以后,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的作用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会是无止境的.工业化进入到后期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劳动力素质的相对变化、财产的结构性变化、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农业部门资金融通条件的变化、政治权力结构的新变化等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会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转趋缩小,同时政府推行的系统性的农业、农民和农村保护制度(包括面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直接的资源调配制度、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贸易制度、农业投入支持制度、有利于农业和农民利益的融资制度、针对农业和农民的保险支持制度、维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财政制度、保障农民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业和农民利益的政治权力分配制度等)则会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同样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是系统性制度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迈出了农业经济制度创新最成功的一步,作为这一制度创新和实践主体的广大农民也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利益回报,这种经济地位赋注了中国农民不断创造和寻求出路的热情与冲动,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农业产业化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弱势群体特征 ,要求农民应采取联合方式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农民的联合包括农业生产的联合和非农行业的联合 ,农业生产的农民联合可以使农业生产工业化 ,也可以使非农行业的农民联合享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利益 ,这两种形式的联合必须从农民利益角度考虑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农业生产的农民联合在初期要支持非农行业的农民联合 ,发展以后后者则要支持前者 ,形成农村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中维护农民利益的第三方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地流转的利益平衡中,农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而第三方力量在农地流转中维护农民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农地流转中第三方力量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作用,对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维护农民利益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原则,从农地信托、农地交易信息平台、农地流转舆论监督、流转纠纷援助等制度方面探索完善农地流转第三方力量制度体系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现行农业生产制度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于70年代末,成熟于80年代初。它是以家庭农户为生产主体,按劳动力或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按承包合同要求自主生产、独立核算的责、权、利明晰的一种生产制度,这是整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并为农民所普遍选择的一种生产制度。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传统格局,唤起了农民对土地的第二次热情,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导致了农业的大幅度增长。这种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有其适应性和生命力,适应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分散性、分工的不彻底性以及…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进行了不懈探索,这深刻体现在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政策上。调动农民积极性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而且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剖析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途径,即:利益刺激、制度解放、引导和教育农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目的是通过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来增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利益,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健康平稳运行的基础。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应遵循利益共享、保护农民、集体谈判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构建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标、工具、主体、客体四个方面,各主体通过表达利益诉求、实施利益分配、协调利益矛盾来实现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地区出现承包土地弃耕、中断承包合同等现象 ,这固然与土地承载成本过高密切相关 ,但是与承包土地财产性质不确定、农民的承包土地的财产权难以实现也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土地成了农民的财产 ,农民必然会想方设法搞好经营。农村家庭承包土地财产持续动力。当前承包土地财产权由于各种制度障碍而难以实现 ,为确保农民承包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方运战 《理论界》2005,(4):184-185
邓小平对农民利益问题极为重视,认为农民利益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邓小平心中装着广大人民群众,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紧抓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重视农民的物质利益,支持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邓小平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后期美国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美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对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迅速发展,使农民从以往的宅地小农分化为利益不同的各个阶层;另一方面,由于垄断资本的控制以及联邦政府执行牺牲农场主利益的政策,这个原来在经济上独立的阶级呈现出社会地位整体下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通过市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农村土地流转既巩固了土地的存量利益,又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增量利益.在辨证看待这一基本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其他利益阶层对农民利益的侵害情况,同时归结造成这些侵权现象的内在根源、深层原因及社会条件.应通过倾斜性制度安排矫正农村土地流转利益竞争中的失衡状态,促成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和谐互促、同质同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经营制度下个体农民的博弈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经营制度下的个体农民由于组织化程度较低,在与基层政府、市场组织等乡村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处于较不利地位。通过自组织化和被组织化的途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类农民组织,是增强农民抗衡侵权行为的能力,解决个体农民弱势难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政府财政的支撑方式经历了从"农业财政"到"土地财政"的转变。在"土地财政"运作逻辑的支配下,在基层社会,以农民与政府为主体围绕着土地收益而展开了激烈的利益博弈,导致了复杂的土地冲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话语表达权受到限制,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状态,但同时又通过上访等方式展现其作为"弱者"所具有的强势;基层政府通过对权力与资源的掌握而处于强势地位,但农民上访与基层维稳又凸显出它的软肋。为此,在对土地冲突的处理上,必须重构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使各利益主体在一种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协调和沟通。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地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地法律制度几经变革,以适应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根据我国现行的<宪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土地制度采用一元制--公有制,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两者具有各自的独立地位,在法律上具有平等的地位,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其通过承包合同达到所有权的实现,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民、集体在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于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的由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私自抵押、转让等.立法现状已不科学,存在立法冲突,现实操作也极为复杂,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度的障碍须通过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1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缺失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又是直接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制度因素.因此,回归农民的公民身份,对农村群体性事件进行宪政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从宪法语境分析农民的含义及其宪法地位,其次分析我国农民在结社自由权、村民自治权、财产权、劳动权、社会保障等权利缺失的状况,最后剖析了我国现有制度安排在农民利益表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得出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渠道是尊重宪法还权于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难以充分体现,表现为农民自我决策程度低、农民参与实施的程度不高、农民实际受惠程度有限、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种种境况缘于人们传统的惯性思维、不良的政绩观和干部作风、农民自身的客观局限性及制度缺乏与漠视。创新以政府为主导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双向决策机制、民主选举机制、参与实施机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利益保障协调机制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喻国良 《东岳论丛》2008,(2):188-19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离不开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农民的积极参与。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其市场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是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不合格、组织规模弱小、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以及农业信息化滞后、农业合作组织转嫁风险、市场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是在频繁而巨大的制度变迁中形成的,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诸多制度绩效后逐渐表露出内在的脆弱和不适宜性。从土地功能的角度,根据各利益主体的初始地位分析其博弈过程与结果,完善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平衡关系:(1)公平与效率的平衡;(2)农民利益与其他主体利益的平衡;(3)农地三权与农地发展权的平衡;(4)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与农业制度变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农民对新制度的需求远远高于国有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与农业制度需求的差异分析 ,提出了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也应尽可能培养内生诱导性制度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国有企业制度内生诱导性需求的制度调整方式和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统"与"分"结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家庭分散经营是由农业产业特征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有着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发展倾向.农村经营体制的统一经营在国外表现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在中国则是要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在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经营两个层面,同时从制度与技术创新两个路径,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