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外华商网络将华人企业编织进了广泛的国际商贸市场,有效拓展了海外投资的市场空间,加速了华人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并且也深刻改变了海外华人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华商网络的积极性和独特性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缺陷.在灵活运用海外华商网络引导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海外华商网络在促进中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商网络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商网络将华人企业编织进了广泛的国际商贸市场,有效拓展了海外投资的市场空间,加速了华人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并且也深刻改变了海外华人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但是,不能因为强调华商网络的积极性和独特性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缺陷.在灵活运用海外华商网络、引导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中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商网络的构成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禹东 《社会科学》2006,(3):106-111
海外华商网络是以海外华人商人群体为特定主体,以家族、族群、地区、行业、社团等为社会基础,以五缘关系为联结纽带,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的泛商业网络。从横向联系看,它是一个由海外华商的社会网络和经济网络所构成的复杂综合体。从整体上看,海外华商网络是一个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论海外华商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海外华商网络龙登高华商网络,是指海外华商在非政治化的、形态不同的联系中,凭藉血缘纽带、基于经济利益而形成的泛商业网。正如80年代日本式企业管理模式曾风靡全球一样,海外华商独特的经营模式,也可能使世纪之交的管理学出现新的变化,其网络化经营尤为引人注...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会网络研究兴起于现代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它关注个人关系网络,发展出不同于地位结构观的网络结构观,从网络角度反映城市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城市社会网络研究需要本土聚焦。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学者运用西方城市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居民的关系网络,揭示了我国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状态和网络结构,这些实证研究成果不仅是城市社会网络本土化研究的积极探索,也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省发挥侨力优势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省的一千多万海外乡亲中,蕴藏着丰富的资金、人才和商业网络等宝贵资源。可是,目前我们发掘这些资源的工作却开展得并不理想,潜在的侨力优势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局面除了一些外部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我们不尽理想的投资软、硬环境,以及重资金、轻人才和技术的思想倾向等内部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花大力气练好内功,转变原有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方法,利用海外庞大的华商网络,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如何利用海外华商网络,达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海外华商网络功能的有效结合?本文分析了当代海外华商网络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利用华商网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非洲华商在加强中非经贸合作与投资、促进非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非洲华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医疗卫生行业;加工、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一批华商来到非洲,引进新的企业、产品与管理方法。他们与当地华人相结合,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非洲华商具有明显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小商人占多数且多从事批发零售业;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庞大的销售网络,促进了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新生代华商成功地实现了商贸模式的转型;非洲华商正向多元化本土化迈进;虽然非洲华商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实力正在逐步增强。非洲华商发展的原因在于:非洲是一个新兴的未开发市场,商机很多;中非贸易增加促进非洲华商发展;政府鼓励华商在非发展;华商精神;华人适应性和观念的转变。这使他们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求拓展。  相似文献   

9.
自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概念来,中外学者掀起了"关系网络"研究的热潮.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一种社会资本,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它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福州商帮在长春的创富运动的实证案例分析,来说明社会关系网络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启发人们在经济转型的社会中,更好地运用社会关系网络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在任职驻朝商务委员期间,为在朝华商争取到一系列相对优厚的政策,促进了华商经济的成长、壮大;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对华商的保护与管理,保证了华商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经商区域上,华商实现了由沿海通商口岸向内地的延伸;在经营品种上,华商由传统的生活用品,发展到金砂、牛皮等贵重物品;在运输手段上,完成了由原始的肩挑手提到近代化的机器轮船的跨越;在组织方式上,华商不再是锱铢必较、独来独往的商人,而是与中朝官府密切合作的商帮,涌现出了以"韩国首富"广东巨商谭以时为代表的一批华商巨贾;在国际地位上,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变,打破了日商对朝鲜市场的垄断,成为与日商并驾齐驱的两大外商之一,大有弯道超越的趋势。华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朝鲜的民生,部分地左右了朝鲜的国计,有力地配合了清政府的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学界普遍认为始于五四文学革命,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通过多方面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纵观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进程,处在世纪之交的戊戌变法运动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的出现对于文学的变革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这一时期文学变革中所蕴含的现代因素不难发现,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至维新变法是有依据的,并且能更进一步拓展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围绕这一理念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时代特征、时代价值、实践困境与构建路径进行了探讨。当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整体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不够、问题意识不够鲜明。未来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可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强化整体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对象上,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方法上,注重比较与交叉相促进;三是强化问题意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野上,注重古与今、中与外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9~20日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8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大会从抗战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抗战文史的区域性研究、抗战文学比较和译介及传播、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理论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际修辞中的话语礼貌与身份协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修辞是当代修辞学中重视语言交际实践,追求语言表达最佳效果、取得理想交际目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言语交际行为。话语礼貌作为人际修辞的一大首要原则,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国内学者大都从语用、文化或面子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拟结合一些具体话语事件,探讨话语交际中的身份协商,即身份互认、身份互构以及身份互抗如何对话语礼貌相对性产生建构作用,以弥补目前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吴井泉 《北方论丛》2001,(3):105-109
七月诗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尽管诗人所在地域不同,生活境遇和美学情趣不同,但在总体创作中却明显地表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讴歌抗争,呼唤解放,展示出一段中华民族苦难风流的心路历程;抨击丑恶,揭露黑暗,在一幅幅呻吟挣扎的祖国母亲受难 图中,潜伏着深切的忧患与悲愤;对革命烈士的歌吟与赞美,表现出诗人壮烈的生死观和崇高的人格境界;歌咏自然,礼赞光明,在一脉坦诚而纯真的鸣唱中,传达出浪漫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方地区古代文明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东方文明指东部沿海文明 ,包括燕辽文化区海岱文化区和太湖文化区。这 3个文化区相对独立 ,自成文化体系 ,又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对早期文明的产生途径和发展道路有很大影响。因此 ,中国东方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已经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 ,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组织这一组笔谈 ,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7.
彼得一世改革与北方战争为俄国近代初期同时并行的重要历史事件。国内外学术界通常认为“改革保证了北方战争的胜利”。此观点不免有失偏颇。彼得一世改革的动因及内容表明 ,北方战争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突破口 ,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拉动和推动了改革 ,两者的关系为互动的。这种关系奠定和展示了俄国现代化轨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胡青青 《云梦学刊》2012,33(5):145-148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肯定。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研究基础,重建多元的认知理念,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教学中多种资源的内部整合和相互转换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新模式可以尝试解决目前"3+1"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学所遇到的典型问题,深化教学改革,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全面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海等城市把“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实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集聚区的相关问题。本文试图梳理当前服务业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的成果,以期为今后的研究作铺垫,为分析我国服务业集聚现象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希腊化哲学的范式转移》一文认为,希腊化哲学把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用治疗论证替代知识论证,以激情研究取代观念思辨,以意愿探讨代替理性反思,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的知识分布体系。希腊化哲学在研究对象、探讨内容和哲学观念上的独特取向,深刻影响了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哲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王晓朝的《中国学术界的晚期希腊哲学研究》一文指出,在晚期希腊哲学的边界问题上,中国学者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有别于欧美学者的独立见解及解决方案;认为在对晚期希腊哲学特征的把握上,中国学者的判断优于欧美学者的判断,在晚期希腊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