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我”概念的符号互动主义溯源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中,“自我”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符号互动学派的发展历程中剥离出不同阶段代表人物对“自我”概念的阐释.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图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国内哲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界,“社会空间”被频繁地提及。人们习惯于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使用“社会空间”一词构筑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赋予了“社会空间”概念以丰富多样的理论内涵。面对学界关于“社会空间”的众多解释,区分出狭义“社会空间”概念和广义“社会-空间”概念,对二者所表达和包含的具体内容做概括性地梳理,可以纠正当前“社会空间”一词表意的混乱情况,为“社会空间”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沟通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区域国别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指的是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区域及所有国家进行的研究,其中当然应该包含“东方学”,应将其列为“区域国别学”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从而形成“区域国别东方学”,如此可以赋予这个新建的一级学科以东方学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历史文化内涵。“区域国别东方学”的学科建构原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第一,需要从学术史上说明传统国学如何走向作为区域研究的东方学;第二,需要从学理上阐明“东方学”与“区域国别研究”两个学科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需要从学术功能上论述中国的东方学如何进行东方区域认同与国别辨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目前学界“法理学”与“法哲学”两概念并用的由来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理学”“哲学”概念的界定,文章认为,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法哲学”与“法理学”是相互联系,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5.
“劳动”与“实践”概念一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表述过二者之间的区别,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马克思却使用了不同的概念。理论界一直有把二者混淆使用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外延、内涵、思维方式上对二者的区别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一般意义上讲 ,凡具有一国国籍的人都可以成为该国公民。但这只是公民的形式要素。公民概念还包含着内涵丰富的实质要素 ,不同学科对公民内涵的关注各有不同。从与相关概念人民、国民、市民、村民、臣民的辨析上 ,可以加深领会公民概念的内涵以及公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象征     
练暑生 《东南学术》2003,(2):118-119
英语“象征”(symbol)又译“符号” ,其希腊文原义指信物 ,即“把一块木板分成两半 ,双方各执其一 ,以示友爱。”①后来被引申为代表观念或事物的符号。“象征”是一个大概念 ,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 ,在不同的学科内 ,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在文艺领域 ,“象征”含义同样非常复杂 ,它指一种修辞技巧、一个流派、一种原型结构单位 ,甚至还被视为与艺术本体相等同的概念。“象征”的含义虽然复杂 ,但其内涵一般不离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之间的关系。黑格尔认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 ,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  相似文献   

8.
张飒 《理论界》2013,(11):189-191
对外汉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热门专业,近年来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追捧,也迅速成为了学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近年来,对于该专业名称命名的合理性,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异义.本文总结了各家学者对于该学科命名的两类截然不同的观点.并从语法角度对学科命名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对外汉语”剖开来看,针对不同学科概念的内涵,来进行不同的命名.虽然目前的“对外汉语”专业并不能像英语翻译过来的那样完整地表达出本专业的内容及目的.但却是目前最便捷最简单明了的命名,并逐渐变为一种约定俗成.  相似文献   

9.
要想正确认识和引导各类社会思潮,首先就应该对“社会思潮”的内涵进行科学全面地把握,但目前多数是从不同侧面对其内涵进行诠释。因此,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特殊的群体意识、时代精神的动态表现和表述人们思想愿望利益要求的方法以及新时期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对其内涵及概念予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变关系”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变关系”质疑刘世英形式逻辑告诉我们: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存在反交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内涵就减少;一个概念的外延缩小,内涵就增加。属概念与种概念相比,属概念的外延大、内涵小,种概念的外延小、内涵多。而有些辩证逻辑的研究者说:从...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说:概念与内涵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说:概念与内涵的演进段崇轩从“五四”到当今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有一种题材或模式的小说,始终没有确定的概念和相对稳定的内涵,这就是农村小说。我这里暂时拎来“农村小说”这一概念,也是一个模糊概念,只是想把它当作一只宽松的“大口袋”,一为用它便于涵...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学科史角度对近20年来有关当代文学与延安文学和左翼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清理.重点考察:概念内涵及三者关系的阐释,学科史视野下延安文学研究的突破与进展,“再解读”研究的启示与存疑,关于这一文学史命题研究必要的限度意识.  相似文献   

13.
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理论解释无法面对真实社会中的复杂现象,国内经济学界的许多学者从各种学科和角度对公共产品进行了区分和解释,这一解释也造成了对公共产品理解的混乱.这种理解的混乱表现为:一是对萨缪尔森公共产品内涵的不同阐释,二是从不同学科对公共产品分别理解,三是随意的将公共产品扩大化的解释.公共产品概念的厘清应该做到,首先不在以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特征确定内涵,其次避免从需求角度解释公共产品,这是因为公共产品需求函数的难以确定会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界定.  相似文献   

14.
有关“人文”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有关“人文”的几个相关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 ,并在此过程中凸显出“人文学科”的内涵。本文认为 ,关于“人文”的辨析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 :一是“学科”层面的“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 ;二是“历史”层面的“人文学科”与“人文主义”的甄别 ;三是“教育”层面的“人文学科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是-个内涵丰富、歧义丛生的概念,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解释和厘定,使得这一个概念既充满张力又富有弹性,进而为人们展示了现代性可供探讨的广阔空间.那么,究竟何为"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和“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加快人力资源能力的培养”的具体要求 ,不仅对人力资源理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而且对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际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出发 ,探讨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命题 ,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学界“法理学”与“法哲学”两概念并用的由来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理学”与“法哲学”概念的界定 ,文章认为 ,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法哲学”与“法理学”是相互联系 ,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18.
  竹徐   《社会科学研究》2014,(2):141-144
探究“道德”概念的进路根据学科之区分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而站在哲学史层面去考究,无疑是将“道德”与人类智慧之思维牢固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基于此种尝试的“有益性”与“现实性”,四种不同哲学进路背景下对“道德”概念进行的剖析方才得以可能,这四种进路是:形而上学路数、经验主义(功利主义)路数、理性主义路数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路数。通过对四种不同哲学进路下“道德”概念的剖析,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认识到这一概念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发展与演变,并为当下中国社会之道德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前见与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英 《东岳论丛》2005,26(2):175-177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界对“人”认识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解释了为什么实践中人力资源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越来越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根据其基本思想内涵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 :资源基础模型、战略管理过程模型及战略一致性与战略灵活性模型。  相似文献   

20.
“双师型”教师的出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双师型”教师概念提出以后,人们对其内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本文从国家教育政策的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以及双师型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教育培养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