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源、人口和环境是当前面临的四大战略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已成为保证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对策。一、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是少数民族地区最主要的产业,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都很高;又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没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存在着吃资源、卖资源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森林问题、草原生态问题和农田生态问…  相似文献   

2.
新疆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总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资源型省区,实行以资源转换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由于工业技术落后和资源的大量使用,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两个问题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活动中,从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道路看,新疆的工业化现状将使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呈现加剧的趋势。因而工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解决,在实现新疆区域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立足新疆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对这一协调关系的健康发展提出思路和政策、对策。一.现状和选择1.现状:(1)新疆是一个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大庆应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庆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回顾新疆近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可以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是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二是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使新疆脆弱的生态系统向逆行方向发展,并已开始影响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正负影响,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相得益彰,成为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这是新疆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和生态环境 新疆存在着冰川、森林、草原、绿洲、荒漠、沙漠生态系统,并呈现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结构状态。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8.4%,其高山冰川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森林、草原、绿洲从高山到盆地边缘依次展现,呈带状垂直分布;在盆地的水平分布上,戈壁荒漠漫布于沙漠与绿洲之间。森林、草原、绿洲、荒漠和沙漠五个生态系统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客观制约和不利的科技、经济、政策等的主观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可概括为三对矛盾。 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难以控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近年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给资源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压力,生态环境面临  相似文献   

6.
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看,相对于土地资源而言,新疆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疆经济资源严重匮乏,区域经济发展迟缓,动力不足;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看,无论是以全国为参照区域,还是与其他四个自治区相比较,土地资源仍然是新疆人口最主要的承载资源;从综合承载力看,新疆综合承载力虽大于实际人口数量,处于富余状态,但是,目前新疆人口质量总体水平仍较低,易形成对资源环境的掠夺性开发、破坏性使用和低效率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失衡。提高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加强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这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山东省环境现状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也较快,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和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狠抓环境行政立法、环境管理与监督、环境污染治理等项工作,使山东省在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付桂军 《阴山学刊》2009,22(2):96-101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这一生态脆弱地带的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促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板块式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情由于各国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环境不同 ,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在相似的发展阶段上 ,发展特征也可能不尽相同。纵观中国 40 0 0多年来的人口发展、资源变化、环境变迁的历史 ,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趋势 :一是中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形成了中国庞大的并发膨胀的总人口、老年人口及劳动人口群的基本格局 ;二是中国的资源消耗总量不断扩大 ,已临近它的开发极限 ,与此同时人均资源跌落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三是中国生态环境与主要的自然支持系统严重恶化 ,在人均GDP仍属于世界后列的情况下 ,环境污染已达…  相似文献   

10.
环境资源视角下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促进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客观上造成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严重压力.本文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最后基于环境资源的视角,给出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环境良好,是西部三大重点开发地区、成渝、关中——天水、环保部湾(广西)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推进西部重点开发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重点开发地区面临的重大任务。西部重点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城镇化快速推进对资源环境形成巨大要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带来的特殊要求、生态环境建设外部性带来的环境治理矛盾。西部重点开发地区如何协调"环发"矛盾:选择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生和环保产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源开发新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经济核算机制、建立多层次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采取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的绿色税收政策,采取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政策、采取生态环境建设社会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建设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珀  刘虹 《兰州学刊》2003,(6):108-109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9.3% ,但经济快速发展中却明显暴露出了众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 :1、由于物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资源大多流向东部地区 ,其产品大多又流回西部 ,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对西部资源的非合理性开采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区域生态保护问题。生态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严重违背生态规律 ,造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3、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未来,尤其现代煤化工是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产业,是加速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应本着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指导方针,统筹有序地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乱采滥挖,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破坏环境,因此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大力提升"疆煤外运"能力,抢占内地煤炭市场份额;打造煤电一体化产业链,全力推动"疆电外送";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全力推进煤化工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发展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领域,只有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环境哲学”的重大进步,是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变化的一种规范。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指导纲领。城市是人类重要的居住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心和焦点。重庆市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城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杜 《学术论坛》2005,(12):106-110
面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着眼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认真贯彻这个要求,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全过程,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的过速增长,人口—粮食—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的加剧扩张已开始超过地球某些生物系统的负载能力,关键资源开始耗竭。在诸多资源中土地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该项研究能为国家和各地区制定土地、农业、人口政策和生产、计划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项工作是在榆中县农业综合区划,农业发展战略,1:30万土地资源图编制及面积统计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性,当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挑战,整体生态安全要求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从制度层面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重点在于完善和创新少数民族地方立法制度、环境资源开发决策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江泽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树立全民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加强国际合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江泽民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推行新疆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前途在于发展农业,这是根据新疆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作出的实事求是的论断。新疆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种植业生产水平和规模已达全国中等水平。棉花、粮食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问题在于新疆的粮食、棉花,甚至油料等并不可能完全代表新疆的农业。我们必须正视新疆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差距,新疆畜牧业与其它省区畜牧业的差距。实践证明,抛开畜牧业谈新疆农业是一种严重的理论误导,对新疆农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畜牧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