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她不比别人聪明,本来应该属于课堂的她却由于家庭贫困,高中未能毕业便辍学了。但就是这个高中未毕业的女孩子,潜心钻研,用心学艺,竟然在日本国际美食节上获得了一等奖,击败了那些星级酒店的知名点心师。如今,她做的点心风行一时,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并引领着人们的饮食时尚。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小丽是在一个餐馆。当时,餐馆老板指着端菜的小丽对我说:“这女孩刚辍学不久,小学6年级了还不认识菜单。之前她妈来餐馆劝她回去读书,她就是不肯。我真的不想要她在这里打工,觉得她可怜才收她的。”小丽上菜的时候,我主动和她打招呼,但她态度很冷漠,上了菜转身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佛晓 《职业》2007,(31):42-43
惊奇发现:做保姆能改变一个人 张月出生在河南省新蔡县龙口镇.由于家里穷,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1994年,她与邻村的小伙子张东营结了婚.结婚生子,家族负担加重.于是,张月便与丈夫来到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4.
风行 《老年人》2005,(8):14-15
王平一家,在安徽凤阳县算不得最穷,却也相当贫寒。她的儿子李满意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初中尚未毕业,就跑到上海打工去了。3个月后,王平收到了儿子寄回来的300元钱,心里酸酸的。孩子这么早就辍学了,做妈的于心何忍!她决定去上海把儿子找回来,让他继续上学。可是,还没等到她动身,  相似文献   

5.
她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在足浴中心做一名“洗脚妹”。她省吃俭用,栖身租来的小屋,不舍得买衣服化妆品,用辛苦挣来的微薄收入资助了逾百名贫困学生,只想让贫困孩子不再留下遗憾。这位80后女孩叫刘丽,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相似文献   

6.
正这位满身灰浆的农民工,怎么成为了传道授业的校长?低调的马刚身上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留守孩子遇救星,绝境中抓住一双温暖的手2000年6月,吴莉出生在河南省项城市官会镇。她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出现。父亲把她扔给祖父祖母后外出打工,吴莉断断续续上了3年小学就辍学了。  相似文献   

7.
薛阳 《职业》2014,(14):53-54
中职生打工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近几年,中职生因打工而辍学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笔者通过对五所中职学校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了中职生在校打工的原因和利弊,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及家长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刘丽是个苦孩子,家里姊妹多,收入微薄,维持温饱十分困难,有时向邻居借一瓢面,人家都担心还不起。读小学四年级时,她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平时赤着脚的她,只得“东挪西借”了一双鞋,而且一只蓝的,一只绿的。14岁那年,作为弟妹5人中的大姐,还在读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用眼睛去寻找真爱,得到的是被世俗逐渐磨去的爱情;当失去眼睛,看不见任何美与丑时,才发现只有心可以看见爱的方向。夜市的小摊上,那个女孩忙碌地做着生意,旁边总是坐着一个安静的男人。小美是农村来的姑娘,长得胖又丑,村里没人给她做媒,更别说有人要娶她。读到初中时,小美便辍学去了父母打工的小城市。这些年,她白天在一家便利店工作,晚上在夜市上摆地摊赚钱,卖些家乡的手工布艺,卖到深夜才收摊回家。  相似文献   

10.
风筝 《伴侣(A版)》2016,(3):16-18
生死攸关,迪拜男神从天降 王霞从小命运多舛,1971年出生在湖北省安陆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体弱多病,家境艰难,母亲只好含泪将她送给邻村一户人家做养女.开始时,养父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可是自从养母带着两个女孩进了家门,王霞在家里的地位便一落千丈,11岁时便干起了家里家外的粗活重活.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上完初中后,养母便让她辍学了. 辍学后的王霞在一家五金厂打工,期间结识了丈夫, 1994年他们结婚了,随后有了儿子.为了改善生活状况,王霞包下了一个酒楼.谁知酒楼刚干了不长时间,丈夫就迷上了打麻将,将生意全推给王霞去忙活.既要忙生意,还要照顾孩子,更要提防丈夫赌钱,王霞身心俱疲,体质一天比一天差.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在偏僻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父母以务农为生,但收成不好。父母靠农闲时打工还是难以维持全家生计。刚上高中的弟弟已经辍学在家,我也面临辍学,望好心人  相似文献   

12.
情动微小说     
一世,她是他娘子,在无数男人的床上为他拼出天下。二世,她是他姐姐,早早辍学去打工,供他读完大学。三世,她是路人甲,而他换上的心脏,取自留下捐赠遗书后自杀的她。四世,她是他女儿,他说:人一生都有一个天使,宝贝就是我的天使。她微笑:我不是天使,而是几百年前你救下的那只小狐。父亲在洗车,儿子拿小石头在车门上划。父亲大怒,拿起扳手就打下去,后来儿子被送到医院,证实手指骨折。面对父亲,儿子轻声说:爸爸,手指会好的,不要担心了。父亲无比自责,一怒之下,冲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车砸了。这时他看见儿子划的痕迹:爸爸,我爱你。  相似文献   

13.
孔令波 《职业》2011,(5):96-96
一、技工院校生源流失原因的分析 1.贫困是生源流失的主要的原因 在贫困地区,因交不起学费而流失的学生占到了大部分。绝大多数失学、辍学的青少年生活在温饱难以维持的贫困家庭中。每学期几千元的学费,再加上每个月的生活费和零用钱,这对于一个连温饱都难以保障的家庭来说是一种奢侈消费,家长迫不得已只能让子女辍学打工。  相似文献   

14.
8年前,她被人贩子拐卖给一位年近30的汉子。8年来,这位叫林军的汉子却一直像兄长一样,默默地关心她,供她念完高中、大学。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在这世俗的社会里,有这样一种爱情光彩照人,感天动地。隐藏通知书:16岁少女辍学去打工1978年严冬,罗娟出生在川南一贫困的农户家庭,尽管女儿的降生,令贫困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但初为父母的喜悦还是让这对年轻的夫妇异常高兴。  相似文献   

15.
雪含冰 《老年世界》2009,(11):24-24
因家里穷,那年我辍学了,村子里组织人到外面打工的时候我偷偷报了名,直到上车时候我才告诉母亲。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漯河郾城区伊坪小学有一个“幸福女童班”,全班64名学生全部是贫困计生家庭或单亲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女童,学生学费全部免费,学习用品全部由学校承担,每年学校发两套校服。五年级(6)学生余冰慧出生后没见过自已的亲生父亲,其父因为妻子怀孕后B超发现是女孩儿而离婚,其母靠打工维持生活。她对记者说:我曾经很羡慕别人有个爸爸,现在,有了班集体,有了大家,我也是个幸福的女孩。“幸福女童班”使一批面临辍学的计生贫困家庭的女童重返了校园。这里有个幸福女童班@蒙萱  相似文献   

17.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从降临人世的第一天起,陈泉羽便被亲生父母抛弃,7年里被先后辗转送至7个家庭,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她从学会走路便开始做家务,从读小学一年级便兼职打工,年仅16岁便不得不辍学……就是这个像草一样孤单和苦命的女孩,却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无比光明的前程。2008年,她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故事有苦涩,更多却充满着从来不曾湮灭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备受欺辱的打工生涯 王斌余出生在甘肃省甘谷县一个小山村,6岁那年死了娘,此后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活.读完小学四年级,王斌余便辍学了,17岁时,他就随村里人外出打工,在甘肃、宁夏等地多处辗转,蹬过三轮车,也干过建筑小工.  相似文献   

19.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工作的杜小涛(化名)得知网友广西的少女张远霞濒临辍学时,主动提出献爱心,资助对方读书直到上完大学,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助学合同”。谁知,一年以后,张远霞不堪承受那份沉重的爱心,竟辍学打工,愤怒的杜小涛随后将其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穷苦之家为了改变命运,多个读书的子女中往往辍学的辍学,打工的打工,举全家之力供一个孩子读大学,以盼望其日后能带领全家走向富裕!然而,如今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许多人毕业后难以顺利找到工作,连自己都难以养活,根本没有能力回报家人……从前的美好愿望与眼前的窘迫现实发生冲突时,会发生怎样的矛盾和后果呢?在河南就有这么一个贫寒家庭,老父做小工累坏了身体,两个哥哥双双辍学打工挣钱,甚至甘愿被未婚妻抛弃,好不容易供弟弟读完了大学。谁知弟弟研究生毕业后,"曙光"未现,冲突和灾难却至:两个哥哥希望弟弟能回报家人,弟弟却在城市里因生活艰难,无力给家人以太多帮助;哥哥们怨恨弟弟"忘本不养家",弟弟嫌哥哥们要求苛刻,最终3兄弟闹得血刃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