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正式出版,是在1927年,当时被编入莫斯科1927年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里。因这次编得并不完整,所以标题也定得不正确,当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是《[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其实,从这篇著作的内容来看,它根本不是《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而是一部独立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过程中的两部早期重要著作。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学说和唯心史观的批判,为制定完整的新的世界观扫清了障碍。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中的过渡之作,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形成了其辩证的实践观,完成了哲学思想上的历史性飞跃。文章试图揭示这一发展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不断发展的。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包含的本体论思想,分析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曹淑芹 《阴山学刊》2003,16(6):92-96
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科学的实践观,而在此之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学说,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关于实践概念和实践的特征。《手稿》与《提纲》中实践现有明显的差别,同时《手稿》中实践观的雏形与《提纲》中的科学实践观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卓越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部著作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也包含有马克思许多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从《手稿》的内容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一部分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最后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马克思初步地、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资本论》创作之前的两部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这三个概念成为始终贯穿在两部手稿之中的思想主线,共同构筑着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发展。有必要基于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努力理解马克思对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努力把脉马克思两部手稿创作的理论思路,努力研究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之前的这两部手稿已蕴含的共产主义观,认为马克思在两部手稿中对劳动、资本逻辑的理解具有的一致性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与共产主义观的形成上,以此探索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思路、思维方式、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7.
郑悦 《理论界》2010,(7):28-29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与三本著作有密切的关系,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在理论界一般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但从整体上来讲,三本著作标志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贯穿于三本著作的异化理论由于其不成熟性,与马克思确定的唯物史观有很多的不一致之处,但异化理论作为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从这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多对于唯物史观形成有阶段意义的成果。分析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对认识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本文欲从哲学史及文本角度对异化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形成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人学观之前,经历了对黑格尔人学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吸收与批判,交织了人本主义方法论逻辑和科学方法论逻辑的共存和斗争,并通过《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人的本质的两个基本规定性逐步阐明,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系统的科学的人学观。厘清马克思这一早期人学思想及其逻辑演进,对于理解马克思如何实现对近代人学思想的超越和开启当代人学研究范式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其思想理论先驱(黑格尔、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法国当时的各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批判继承的结果,表现为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的理论创造。指出这些理论创造,也就阐明了这部手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形成的意义。统观《手稿》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所达到的比他同时代的人以及前人更高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来看,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里的相当一部分论述非非是科学的。按照我的理解,《1844年手稿》并不是青年马克思计划写作的成果,只是他最初以哲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思想实验的过程。我已经说明,马克思的这一文本是一个极其复杂多重逻辑线索构成的矛盾思想体,它由三个笔记构成①。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第一笔记第二部分中的劳动异化理论。本文仅就第一笔记的文本及其特定语境再进行一些解读,以求研究的深入。以我已经作出的分析,从《1844年手稿》文本写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认为实践只是理论批判和客观的理性活动,开始从唯心主义向实践唯物主义过渡。在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马克思再次对唯物主义实践观进行了探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考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马克思经典文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阐发,伴随着理论研究和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逐步走向了清晰与明朗。"实践"范畴一经确立,就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真正诞生。  相似文献   

12.
(1)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颇为流行的术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霍布斯、卢棱、爱尔维修、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一八四六年以前的许多著作,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都是以异化理论为核心的。在马克思后来的一些  相似文献   

13.
1845年春,马克思于布鲁塞尔撰写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尽管篇幅极短,但它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上乃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对黑格尔思想的清算,那么,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提纲》则主要是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清算。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而费尔巴哈则是唯物主义的最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因此,这为马克思确立自己的哲学视野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史前提,为自己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大肆喧嚣,企图利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来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立起来。 其实,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他有关著作中,劳动异化这个概念虽然没有广泛地被使用,但它的内涵却构成了这些著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15.
回顾马克思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研究生产力概念的历程,模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草拟出关于生产力的"提纲",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基础.总体而言,马克思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生产力还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视域内;<神圣家族>为生产力概念的变革做好了理论准备;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马克思使生产力概念走出经济学的视域;在<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中集结了大量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资源和经验材料,通过研习以往的研究成果,经过与恩格斯、赫斯等人交流,与施蒂纳等其他学者论战,马克思终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彻底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唯物史观由此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16.
申庚科 《理论界》2010,(3):22-23
在马克思的早期哲学著作中,马克思多次使用"实践"概念。《博士论文》中的实践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主义实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是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异化的工业实践,在《论费尔巴哈提纲》中才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实践具体化。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费尔巴哈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实践的态度以及实践概念的侧重发生了转移:从异化的实践到科学的实践,从物质生产实践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思想结晶,作为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卓越的哲学著作,马克思运用当时所掌握的哲学观点来概括其经济学研究成果,异化劳动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学哲学范畴。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逻辑联系的四个规定来探索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对哲学的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写作时期、《莱茵报》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期这三个阶段中深入认识到 :哲学在现实生活的批判和能动的实践中日益意识到自身固有的实践性 ;哲学已扬弃为不再是与现实对立的形而上学。这种哲学的扬弃是实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惟一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从1932年全文发表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极不一致。有的因其不是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予以贬低,有的则尽力拔高,借青年马克思以反对老年马克思。目前我国有的同志认为《手稿》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一贯的思想,主张只有一个马克思,没有青年和老年之分。贬低和拔高都是不对的,认为一个马克思没有早期和成熟时期的区别,也是值得商榷的。任何一个人,尤其是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他的思想都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复杂的变化。评价《手稿》,不能不考虑它的写作年代,不能不考虑马克思的思想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八四一年,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之后写了一篇论伊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对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思想发展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问题,这就是,《手稿》时期,马克思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主要是从经济学观点上表现出来的;而《提纲》对人本主义的批判,主要是从哲学上作出的,这中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我认为,近年翻译出版的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以下简称《评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