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通常所说的士族或世族,是专指那些享有世官世禄身份的官僚地主。门阀士族,世家豪族,世家大族都是其代名词。旧史上称之为甲族、士族、名族、望族、势族、世家、高门、旧门、著姓、右姓等,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他们或依靠其政治特权而形成的世家,或依靠其经济特权而形成的士族。它源于东汉,形成于曹魏,盛于两晋,始衰于刘宋,延至隋唐。在中国历史上前后存在六七百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期间,这个阶层始终占统治地位,左右朝廷,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压抑庶族地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史称“门阀政  相似文献   

2.
南朝门阀士族先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刘裕废晋时,士族开始衰落,寒门庶族逐渐兴起,造成士庶不分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在东晋门阀政治的影响之下,士族沉浸在玄谈之中,大量创作玄言诗,庶族文人也用诗歌来表现他们与士族全然不同的生活情趣。通过对陶渊明4种诗歌的分析,即农家诗、躬耕诗、咏贫诗和家风诗,来呈现庶族文人独特的隐逸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4.
士族集团形成于东汉 ,并于东汉后期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庶族阶层的代表曹操终其一生对士族豪强实行抑制与打击的政策 ,但迫于形势 ,又不得不同时实行拉拢政策。正是由于曹氏集团对士族集团的拉拢与妥协 ,九品中正制得以创设 ,从而 ,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魏收以门阀士族思想审视历史 ,将门阀士族代表人物作为历史记载的主要对象 ,以门阀士族的谱牒作为主要的史料来源 ,并在士族人物传记中大量附载其宗族谱系 ;他对士族人物的识量器局特别有兴趣 ,喜欢在列传中描绘其状貌仪容、神态气质等 ;他以门阀士族思想评论人物 ,喜欢在史论中对士族人物的家世、权势等大加赞赏。魏收的门阀士族思想是其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家庭出身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东床快婿"指东晋成帝时期郗鉴为女择王导从子王羲之为婿的故事。东晋门阀政治背景下,郗鉴与王导联姻的原因很多。首先,郗王同属于北方南下世家大族,郗鉴曾拒绝与同乡庶族交友,更不会与庶族结亲。王导曾求与南方吴郡士族联姻被拒。在此背景下,郗王结亲属于北方南下世家大族的强强联合。其次,王敦再叛,郗鉴率流民群南下,与明帝密谋平定了王敦之乱,随后晋升朝廷要位,与王导关系缓和,郗氏与王氏联姻有了可能。再次,成帝冲幼,王导、郗鉴等七人受明帝遗诏辅政治,除郗鉴外,王导与其他五人关系紧张。最后,成帝时期,庾氏坐大,庾、王矛盾激化,庾亮、陶侃想要废黜王导,郗鉴从中阻拦,此时郗王结亲有利于平衡东晋政局。门第婚姻对门阀士族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既维系了门阀士族阶层的稳定,又因其排外性削弱了这个阶层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有一种意见,以为牛党代表进士科出身之庶族地主,“李党”代表维护门阀制度之士族地主,前者新兴,后者没落,故同情牛党,批判“李党”。这是惑于某些表面现象,从概念出发,并未仔细考察唐世土庶关系之真象,亦末全面检核有关人物活动清况,  相似文献   

8.
中古是个动乱和分裂的时代,门阀士族统治的时代,儒家思想表落、老庄和佛学思想大兴的时代,是个思想解放、文化发展、文学艺术繁荣的时代,又是黑暗腐朽却又充满活力的时代。中古文学正产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代之中。中古文学在中国文学独立化的道路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复杂的文学现象和巨大的文学理论遗产,从宏观角度研究这一文学历史时代的文学发展特点,总结中古文  相似文献   

9.
六朝时期的婚姻与家庭关系,一方面受到阶级结构的严格控制,另一力面又是现实生活中阶级关系的一种反映。士族地主为了维护本阶层的特殊地位,不与庶族通婚,从而出现了以士庶不婚为主要特征的婚媾界限。这种婚媾的等级界限产生的直接后果,则是门阀士族内部婚姻圈范围的日益缩小与狭窄。于是,近亲婚媾,亲上加亲,为了政治的需要,以互相联姻为手段,结成了壁垒森严的各种集团。与此同时,因早婚早育与多子多女的原因,兄弟姊妹年龄悬殊而叔侄姑姪之间反而年龄相近的情况很普遍,又出现了婚姻不计行辈的现象。婚姻圈范围缩小的另一严重后果,则是为不守礼法、以玄学为精神支柱的士族地主家庭以至皇族内部的各种乱伦的两性关系提供了温床,客观上助长了腐化风气的漫延,加速了士族的腐朽与没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门阀士族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史学的内容有着广泛的影响。谱牒学的兴起,纪传体史的发展,人物传纪的发达,方志的形成,都与门阀士族有着密切的关系。门阀士族又使这个时期的史学存在许多历史的局限,影响史学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着重探讨北魏门阀士族历史命运的变化及其与皇权的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北魏门阀的基本特征。由于北魏门阀是由北方汉族高门大姓与拓跋鲜卑贵族官僚集团组成,所以将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北方汉族门阀的历史命运自永嘉以降至北魏在中原崛起这段时期中,先是腐朽、反动的西晋门阀士族,遭到西晋  相似文献   

12.
孝文帝深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开创儒家盛世、承继中原王朝正统地位为政治理想,这是他推行门阀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决策动机。在决策思路上,孝文帝门阀政策兼顾北魏鲜卑贵族的历史与现状,整合魏晋旧门与当朝新贵的利益秩序,促进胡汉高层贵族的融合,体现了对胡汉贵族高层的保护、安抚和笼络,表现出温和折衷的特点。通过门阀政策,孝文帝的儒家盛世理想得以部分实现,北魏王朝随后走向繁荣顶峰。但是门阀政策片面强调根据门第铨选官吏,忽视寒门庶族的利益,破坏了人才选拔机制,损害了北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埋下了严重的政治隐患。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孝文帝门阀政策既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3.
刘裕门第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裕是南朝的第一个君主,中国历史上以统治大权完全由高级士族垄断著称的东晋王朝,就是被他推翻的。刘裕代表的是哪一种社会势力?刘裕代晋体现了什么历史规律?为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刘裕的出身、门第。赵翼说:“江左诸帝乃皆出自素族。宋武本丹徒京口里人,少时伐荻新洲,又尝负刁逵社钱被执,其寒贱可知也。”他所谓的素族,与“世族”对举,指的是庶族。从此说者至今史学界不乏其人。陈寅恪先生很早提出另一看法,主刘裕为“次等士族”,虽未专门论证,我以为是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只不过如把“次等士族”改为“低级士族”,或许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14.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虽然是一场文化运动,但是其目的并非单纯为改变当时的文风、文体,其更主要的用意在于以变革文风为契机,对魏晋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佛老大行其道而儒教衰落、中央集权不稳固等社会弊端进行革新,同时也是新兴庶族集团争取自身利益实现人生价值的举措。因此韩柳古文运动的背景除了古文文体自身发展的趋势之外,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中唐国家中兴、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庶族地主集团争取既得利益的需要。通过对这一运动背景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依托于政治革新的,是中唐政治革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 众所周知,士族门阀这一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萌生于东汉,形成于魏晋,至唐末方在历史舞台上消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七、八个世纪之久;士族门阀政治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基本特点,对社会诸方面起着重大影响。但是,士族门阀产生的根源何在,史学界却很少有人全面论及。我们认为,土族门阀是在两汉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以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子学创立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它是以司马氏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和满足门阀士族的利益,专为士族子弟设置的最高学府。西晋是两汉以来封建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国子学的创立不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且对门阀士族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魏晋士族门阀政治制度,是以正始玄学家王弼的政治伦理观为基础设计并运行的。王弼政治伦理思想是对"贵无论"的批判继承,确立了以"以无为本"的价值核心,为魏晋政权提供道德指向,并且厘清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为门阀士族提出"得意忘言"的处世之资。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为门阀士族提出"循本规末"的治世之道。魏晋士族政治制度正是通过王弼提出的政治伦理观,为士族门阀制度提供了合理的思想内核和理论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六朝门阀士族的历史地位》纠误一则孟昭庚先生的《六朝门阀士族的历史地位》一文(载于《六朝史论集》,黄山书社1993年9月版,第8页),较深入地考察、探讨了六朝门阀士族在开发江南经济、抵御北方落后民族南侵、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诸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本文...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膨胀 ,导致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家族性特点。河南是士族较为集中的地区 ,浓厚的门第观念及推崇个性才情的时代风尚 ,促成士族对文化的垄断。特别是东晋以来河南士族大批南迁 ,侨居的身份及以后寒庶力量的崛起 ,使文学的家族性特点得到加强。这不仅体现在文学之士累世而出 ,而且还表现为创作上的共性特征 ,以至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族文学集团。陈郡谢氏便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的门阀之争,主要是关陇集团与山东土族的政治斗争。这个斗争,从北周末年尉尺迥起兵反对杨坚代周开始,直到唐初武则天的改周称制时为止,前后经过一个多世纪。在这长期复杂的门阀斗争的过程中,是以山东士族为代表的江南、代北士族势力的进一步衰落与瓦解,也是关陇集团为代表的隋唐王朝相继建立和发展。隋唐的门阀斗争,从其社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