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1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80周年。毛泽东同志说:“辛亥革命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的革命,(《新民主主义论》)又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本文将先回顾一下辛亥革命的历史,然后反思其失败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列宁于1912年7月读到孙宁山的《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译文几天以后,发表了《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一文。这是他专论中国革命的第二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列宁对中国人民表现了极大的关怀,对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烈的赞扬,同时也对孙中山的某些观点作了批评。该文历来在我国受到重视,但对文中把孙中山类比为俄国民粹派,部分同志却持有异议。姜义华同志的《孙中山与民粹主义研究述评》全面回顾了60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明确提出列宁  相似文献   

3.
1912年7月15日,列宁在《涅瓦明星报》上发表了《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这一论著对干研究孙中山及其思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其中个别结论,似乎与历史事实有出入。去年4月,《江海学刊》将姜义华先生《孙中山与民粹主义研究述评》一文件梓。姜文用列宁自己概括的民粹派的五个特点去验证孙中山,发现这五个特点孙中山都未具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辛亥革命,他仔细研究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对辛亥革命给予极高的评价。在毛泽东著作中,多处论及辛亥革命的问题。毛泽东的许多著名著作,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矛盾论》等等,都提到了有关辛亥革命的问题。特别是195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毛泽东发表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宪章事略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没有真诚的民主主义的高涨,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涨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列宁还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的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为夺取这一斗争的胜利,当时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此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武昌首义领导者之一、苗族先烈王宪章,就是很值得人们缅怀的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  相似文献   

6.
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七十年了。辛亥革命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它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在辛亥革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在祖国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表现出了无私无畏的爱国热忱。他们热烈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为其实现而奋斗,而牺牲,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忠诚儿女。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革命军》的作者、在辛亥革命舆论准备阶段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1885-1905),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二年七月,外国报刊译载了孙中山先生辞临时大总统职后的一篇演说稿,该节译稿后来被译成俄文,题为《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①。列宁以极大的兴趣和对中国革命的关注,研究了孙中山先生的这篇文章,并撰写了《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一文,与孙中山先生的文章,同时刊载在俄国布尔塞维克机关报《涅瓦明星》第17号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到辛亥革命时为止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指出它是中国社会斗争的产物,深深打上当时世界矛盾、冲突的烙印。它是发动辛亥革命的理论武器,是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伟大变革,它不愧为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进思想代表。从列宁的有关评述,认识它对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期在孙中山的研究方面刊登了彭树智教授的《孙中山与亚洲民族主义思潮》一文,此文与上期发表的张岂之教授的《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一文虽然探讨的角度不同,但人们不难从中看出,孙中山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本文是作者近著《现代民族主义思潮》一书中的一章,主要研究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亚洲民族主义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作者从世界历史一体化的宏观史学角度,考察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征,比较了它同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的异同,探讨了它对苏加诺主义的影响,认为它以“革命民主型”的风貌而置身于亚洲民族主义思潮之林。孙中山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革命民主型”的风貌,在于孙中山是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于他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同时,也在于他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他的“大亚洲主义”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对“西欧中心”和“世界主义”的反帝的民族主义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观,与整个民族主义融为一体,超过了同时代亚洲的民族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莫世祥教授的力作《中山革命在香港(1895-)①》即将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这是向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一份厚礼.作者在前言中有一段话:“对于孙中山在世期间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中国内地的历史著作曾经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区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是发生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为恢复辛亥革命时制定的《临时约法》和建立共和国而进行了艰苦斗争。护法运动从1917年7月孙中山树起护法旗帜起,至1922年8月陈炯明叛变,使护法运动最后失败止,前后两次,历时五年多。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深入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总结我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笔者结合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总结了辛亥革命的五大历史功绩:一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篇章;二提高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三埋葬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五对亚洲和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粹主义最先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俄国,它的基本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主张跳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凡持有上述观点的派別皆称为民粹派。但随着时代、国度的不同,民粹派的阶级基础、实质和历史作用也不一样,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列宁在一九一二年发表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一方面指出当时中国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观点,“同俄国  相似文献   

14.
《光明日报》(1978年2月16日)《史学》刊载了《辛亥革命史》编写组所写《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篇史学动态报道。其中有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关系,特别是二者是否建立过联盟关系的争论意见。这个问题,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辛亥革命在四川的具体史实,进行初步探讨。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同盟会,在四川保路同志军起义的准备和发动阶段,在较大程度上起了领导人民革命的作用,并与农民结成过暂时和脆弱的联盟。这一联盟的政治基础是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反动统治,纽带是会党,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同志军。“这次革命是经过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取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不赞成《临时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在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提出了限制袁世凯,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新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参议院即将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年3月11日,孙中山在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前,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孙中山便把临时约法视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了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民族从此得到了新生。革命导师列宁一贯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对辛亥革命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本文就列宁对辛亥革命的评论文章的基本思想,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一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到十月革命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经过和内容。文章指出,由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图换取国际援助,到以俄为师,反对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这反映了孙中山逐步成就为一个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战士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的杰出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而且还在于他在辛亥革命之后,继续坚持了民主革命的立场,并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从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纲领——新三民主义,使他的晚年思想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9.
《阿Q正传》问世已经六十多年。它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距今则已七十多年了。然而,对于这部杰作的思想意义,鲁迅逝世前不久仍在慨叹“能了解者不多”;解放以后,研究深入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仍有分歧。本文拟探讨鲁迅与《阿Q正传》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及其失败教训的认识,并同颇为流行的所谓“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观点商榷,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真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不可磨  相似文献   

20.
《阿Q正传》问世已经六十多年。它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距今则已七十多年了。然而,对于这部杰作的思想意义,鲁迅逝世前不久仍在慨叹“能了解者不多”;解放以后,研究深入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仍有分歧。本文拟探讨鲁迅与《阿Q正传》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及其失败教训的认识,并同颇为流行的所谓“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观点商榷,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真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不可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