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管仲之所以能忍别人不能忍的耻辱、建立别人不敢想的功业,与其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文章认为管仲的爱国主义思想包括君主和国家相对分离的先进爱国理念,为齐国昌盛而奉献终身的实际行动,对朋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深厚感情等三方面。其爱国主义思想中的建功立业须确立远大的志向,推荐使用人才时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及为齐国确立的用人原则都对当代社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意识,它不属于私德文化,已经跳出了以私人、家庭乃至乡邻为中心的道德关系,因此,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可以归之于公德范畴.现代爱国主义体现为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道德要求.这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公德要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非典”引发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不仅引发了人类对SARS病毒的医学思考,而且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伦理学思考.面临重大疫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更高层次获得统一;职业道德要求无疑应该高标准并成为必须的选择;国难当头,追求经济利益必须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的需要为重;自我保护要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环境道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实践 ,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和人格诸方面。政治上 ,他力促国家统一但走了一些弯路 ,由息争统一到统一抗日再到抗日统一 ,是一个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经济上 ,他注重发展和保护民族工商业 ,鼓励华侨回国投资 ,对农村经济也给予特别关注 ,并系统提出了开发建设西北的思想 ;教育上 ,他出资办小学、中学和大学 ,提出了“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 ;人格上 ,他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淡于荣利 ,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具有全面性、系统性 ,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 ;不仅具有深沉的忧国忧民意识 ,而且落实在爱国救国的具体行动上 ;不仅要求别人 ,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无疑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 ,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管子>是管仲在战国时做宰相40多年所发表的经济言论的政论,后来一些齐国承袭管仲经济管理理念的人也把自己的经济管理思想收录于<管子>之中,但基本上是属于对管仲经济思想的继承,保持了管仲经济思想的基本轮廓,但也在某种程度上结合新的经济情况加以发挥.大约到战国中期,其全部思想体系已经基本完成,管仲经济思想的继承者们,在中国的战国时期,便能够以商品货币关系为<管子>的核心议题,这是人类社会早期极具历史意义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这百家之中,《管子》就是很重要的一家,虽非管仲所著,却保存了管仲的政治、经济、国事、教育、哲学、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并形成了系列理论。在管理思想中,管仲的行政管理思想极为突出,并且付之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国家行政组织管理思想国家行政组织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组织。它是国家按一定目的、任务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它将若干部门系统地组织起来,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部门为达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融情感与理性于一身的道德哲学范畴,它以"国"为核心,以"爱"为内在精神动力,把个人与国家构筑在不可分离的伦理关系中,通过强调国家普遍利益的绝对至上性,使个人的特殊利益统一于国家的普遍利益中,从而使国家普遍利益在根本上保护个人的特殊利益中获得现实性,而个人在维护国家的普遍利益的现实行动中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感满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获得的自觉的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价值原则.集体主义的出发点是无产阶级整体利益,集体主义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发展为其价值追求,其最高价值目标是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全面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的集体主义思想,对于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统筹兼顾好各方利益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守正创新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守正的核心内容.在内容创新层面,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为价值归旨,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由"爱祖国"向"爱国家"教育的辩证演进;在路径创新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厚植文化底蕴,以文化自信滋育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家园,弘扬家国情怀,激发青少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0.
据<论语>所记载的孔子之言,孔子曾不止一次地提到管仲其人其事.孔子对他有褒有贬,而在<论语·宪问>中却因"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而将时有违礼之举的管仲冠以"仁人"称号.据史载,孔子评价别人时向来惜"仁"如金,能被孔子以"仁"称之的可谓凤毛麟角.要深入研究该问题,就必须对"被发左衽"所蕴含的深意进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透彻而深刻地理解孔子丰富的思想精华,要避免对此做简单化、表面化的肤浅理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邓小平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利益为主线 ,采用邓小平的“用历史教育青年”的方法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接受邓小平理论的同时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海洋领土争端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国家利益在海洋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承担着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任务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应该将涉及国家利益的海洋领土争端问题,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纳入教材内容,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在海洋领土争端背景下爱国主义新认知的调查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梳理当前大学生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以“爱国主义理性”建构“理性爱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的理性不主张空想、空谈,反对情绪的狂热、态度的偏激、思维的狭隘、机械甚至僵化。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爱国主义,应该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以具体实践为判断标准(实践理性),以内部和谐为支撑,讲求团结,反对口头爱国、狭隘爱国。理性的爱国主义既不是狂热的,也不是消极和麻木的,更不是分裂破坏的。理性的爱国主义在于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性思考,在于行动与言说的恰当表达,是一个基于利益逻辑的宏观把握。理性爱国主义要有价值理性、批判理性和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坚持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解决"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为切入点,梳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机理,突出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的实践育人导向,从内容、管理、保障、评价四个维度阐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武昌起义之前,章炳麟提出了分镇思想,希望借有力的地方来维护国家利益.他还曾企图依靠督抚的力量,来达到其救国的目的.但在现实碰壁和认识到督抚革命的弊端后,他放弃了督抚革命的思想.中华民国建立后,出于对建立统一共和政府的向往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他强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体现在他组建政团、出版报刊的政治实践中.但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击碎了章炳麟的设想.联省自治运动中,章炳麟积极参与联省自治的政治活动,与各省势力和军阀函电往来,并提出了具体的主张,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章炳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前后变化大,存在缺乏系统深入的缺陷,一些分析也存在错误,但始终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谦恭礼让 ,是群体和谐所要求的重要德行。在道德实践中 ,以义为上 ,见利思义 ,公利为重 ,具有普遍意义。体现着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主体性的深刻理解 ,体现着儒家所说的“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在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中 ,天下为公 ,爱国如家集中体现在公忠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上 ,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一位重要而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思想庞杂,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民主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历程。在这些思想演变的历程中,爱国主义思想一直中占主导地位。面对外敌的入侵和民族的危亡,他积极奔走呼号,倡导开发民智、启发民众爱国觉悟。抗战时期,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抛弃家仇,提出抗战主张,并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这些都表现出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者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到1998年的20年间,伊朗外交政策经历了受意识形态支配到受国家利益支配的演变过程。然而这一过程并不是由此到彼的单向"进化",尤其是涉及地区重大问题时,这两种因素是共存的甚至是叠加于伊朗的外交政策中。是以意识形态为重,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及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执政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准则,他把国家利益科学划分为以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为首位、以国家经济利益为核心、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别三个层次,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分清轻重、区别主次。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体现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观的新发展,洋溢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时代特色,为制定我国对外战略和指导我国外交实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