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是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而建立的,其革新开放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形成是受国内长期的战争环境、政治传统和政治体制、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以及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而形成的.追溯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形成的根源和影响因素,对于研究越南政治体制改革有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模式地位的政治体制形成于三十年代中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它是影响和制约苏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进程的最强大的因素,如同苏联的经济体制一样,它在继苏联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建立政治体制的过程中,显示了其作为模式的重大作用,而在今天它正经受着社会主义改革浪潮的冲击。抛弃僵化的旧政治体制模式,重新确立适合各自国情的新体制,已被证明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真正途径,也是当代世界进步的一大趋势。因此,事实求是地揭示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模式的形成过程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历史性进程,创立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联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明显,以致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鉴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所形成的政治体制,不仅直接影响着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而且也会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探讨苏联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形成,是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经成为世界文明中心。苏联的成功得益于先进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强大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它在保证苏联文明中心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苏联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经济上过于求纯、急于求成,指导思想上集权统一,超越阶段,政治体制严重脱离群众。因其不能与时俱进地作出调整,苏联模式走向了反面。衰落的苏联模式诱发了苏联文明中心的向外转移。模式先进而走进文明中心的经验,模式衰落而淡出文明中心的教训,对于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亦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俄文中是同一个词组。在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为单一、完整的制度的概念,系由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3月第一次提出的,以此反映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成熟性的社会关系。1977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首次对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了全面的说明,这一概念就作为国家根本法的调整对象被肯定下来。《苏联宪法》第九条规定:苏联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中期,苏联经济虽然没有衰退,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其增长速度受到限制。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受限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经济落后状况,保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苏联现实生活中的首要矛盾是: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成功,原则上先进的政治体制也已建立,但是经济基础却极其脆弱。我们在一句列宁式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与民族问题的关系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文中结合苏联、东欧等国的经验教训,在重温列宁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对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给民族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后期,经济体制僵化,限制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项改革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为指导,没有切实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去分析,可以看出苏联的解体有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现实上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亦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俄文中是同一个词组。在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为单一、完整的制度的概念,系由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3月第一次提出的,以此反映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成熟性的社会关系。1977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首次对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了全面的说明,这一概念就作为国家根本法的调整对象被肯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其批判性。然而,反观以往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有过紧张的关系,知识分子批判的锋芒受到了削弱。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深厚的封建专制思想对共产党的影响及过于集中的社会体制。因此,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知识分子获得真正解放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旧经济体制形成于五十年代,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管理模式,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废除,货币资本就会完全消失,产品对生产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一切生产都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无论生产或消费,都可以通过直接计划调节”的论述。国家在产品经济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型经济管理体制。当时颁布的若干有关计划工作的条例、办法、规定,反映了这种旧体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对全国经济活动实行直接计划管理,计划指标具有指令性质,计划决策权主要  相似文献   

13.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 ,但根本原因是内部原因。这些原因似应包括 :一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僵化 ,二是封建主义的深刻影响 ,三是文化专制主义的恶果 ,四是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五是社会主义信仰的丧失 ,六是民族矛盾的全面激化。  相似文献   

14.
安德罗波夫是苏联变革中的一个过渡性人物 ,他虽在民族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清醒认识 ,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方面的提法和作法也有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但其平和的民族政策却末能对大势已定的苏联民族状况有实质性的影响和改变。这给我们客观对待民族问题 ,及时调整理论与政策 ,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积极探索适时的民族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新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的囧境下,启动了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政治体制上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竟是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苏联统一民族国家的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笔者以激进民主化为视角,考察苏联激进民主主义形成的社会基础,分析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的内在必然性,旨在通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悲剧总结激进民主主义的风险启示。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可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对于楚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经济体制的研究重视其一般性,忽视其特殊性;关于民族性对经济体制的制约作用研究甚少。民族性对民族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可从4个方面予以论证:民族性是制约民族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性制约着民族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民族性越突出,民族经济体制的相对独立性和系统性越显著;民族性对民族经济体制的制约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8.
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这是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取向就不能确定,就不能构建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学生就业也就没有方向。目前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含糊、同质化等问题。在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人格培养为核心,探索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它不仅对苏联本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战后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它的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不仅在其本国充分表现出来了,而且在受其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也有了反映。我们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勿用赘言,我国这种模式的形成,也是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影响密切相关的。因此,了解和研  相似文献   

20.
1942年新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势力之所以能迅速撤离新疆,原因不仅在于蒋介石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还有盛世才的坚决反苏,苏联不能分散对德作战精力,国民党政府利用美国的影响对苏联施加压力,以及苏联在新疆的违反国际法准则的所作所为使其处于理亏地位.苏联势力撤出新疆,使新疆自民国以来第一次完整地纳入中国中央集权的范围,但也因此给新疆经济带来了严重困难,同时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