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提升,会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结构比例下降,会抑制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人口结构比例将出现下降的现实,提出了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讨论了中国碳排放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1995~2004年).发现人口数量、煤炭能源消费和水电能源消费在各影响因素中对我国碳排放的关联度高;其次为石油消费和天然气消费因素:最后为核电与GDP.表明,人口增长对碳排放贡献最大:经济活动中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选择远比经济增长本身对碳排放的影响更为重要.同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预测方法对我国碳排放的可能量做出了相应预测(2010~2015年).结果说明.如果在人口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不调整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碳排放将会持续增长,而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也将会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文章借助于失业率和各年龄阶段人口比重对生产函数进行细化,并结合二元经济结构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人口年龄结构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模型,研究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通胀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分析并发现了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能显著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可得出,0~14岁人口比重上升会抑制通货膨胀,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会促进通货膨胀,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增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待验证.实证结果表明,0~14岁人口比重增加会显著抑制通货膨胀,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将显著促进通货膨胀,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比重对通货膨胀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转变增长方式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多年以来,产值报喜、效益报忧,产量增加,质量下降,根子就在于我们把主要精力用于搞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显然。转不转变增长方式,是能否克服经济瘤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抓住了增长方式转变,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一)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依靠科技促转变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举国上下抓转变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银发浪潮"的滚滚而来,中国将面对日益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多,人口迅速老化将成为四川省人口发展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将对四川省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老年型人口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劳动生产率、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省区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动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并不明显.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一是要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二是要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要努力挖掘人口红利的潜在空间,四是要兼顾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一)劳动力供给形势更加严峻,失业人数继续攀升 1.新增劳动力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湖北是拥有近6千万人口的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资源再次进入增长高峰期.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初步推算,"十五"期间,湖北省劳动适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将以年均73万人的速度递增,2005年将增加到4180万人.目前,湖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为80%,按此计算,近几年,全省每年都有50多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对于我们研究经济规律、协调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部门来说,与其把它看成是一种目标模式,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政策的出发点也就是要从这过程中动态地进行研究.虽然增长方式转变在当前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同时还存在许多妨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有些因素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消除的.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这既取决于我们整个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更取决于我们体制转变的进程,所以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渐进式.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作不懈的努力,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研究和实施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极其特殊的国情:资本资源占世界总比重低,但劳动力占世界总数的1/4。我国目前正面临两大巨变,即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当城镇失业人口规模已达历史高峰,乡村中也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1.多种因素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数以亿计的剩余劳…  相似文献   

10.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年龄分布状况,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很大的作用. 人口年龄明显老年化 据2010年内江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按常住人口计算: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6%,65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8%,老少比为71.2%,年龄中位数为37.54岁;按户籍人口计算,该四项比值依次为15.5%、10.9%、70.2%、37.31岁,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见下表),不论按哪种口径,四项指标均落在老年型人口指标值内,说明内江人口类型属典型的老年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SYS-GMM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将人口结构指标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并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计量方法分别测算其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考虑到老年抚养比在经济增长方程的内生性,我们还将滞后30年的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老年抚养率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口增长率对储蓄和投资有着负相关,但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工作年龄人口比率对储蓄率存在负相关,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但估计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在加入其它制度和人口变量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定。  相似文献   

12.
人口转型与计生政策的变化 2012年,我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9.2%,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长期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 由此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议论.不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表示:劳动力人口下降,可以说是人口转型的一个拐点,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速度,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渐衰退和消失.放开和调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日渐强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及未来各国发展的核心主题。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所研究的重点。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现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人口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不能不研究产业结构的演进。就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在1987~2005年期间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与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劳动力因素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从而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从而为有关方面关于政策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老年人口护理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一个马尔科夫多状态转移模型,测算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护理费用的精算现值,讨论影响测算结果的主要因素,对如何满足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2005~2050年,中国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人口数将从2 173.0万增加到7 077.6万,老年人口护理费用的当年现值将从47 754.3亿元增长到155 542.3亿元.影响测算结果的主要因素有人口预测、状态转移概率和各状态护理费用等.要满足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一是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二是要完善老年护理保障制度,三是要大力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7.
赵春霞  许宁 《四川省情》2005,(11):36-37
成都市城乡人口就业态势分析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上升。截止到2004年末,成都人口总量已达到1059.7万人,并且,从成都市人口发展趋势来看,在近20年时间之内,人口总量还会继续增加。而人口总量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的上升,预计到2010年,全市适龄劳动力的比重会逐步增加,15~60岁的人口将增加到780万人,年均增加劳动力达10万人以上。就业需求能力呈下降趋势。“八五”期间,全市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为0.08,而“九五”时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已经呈负相关关系,就业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截止到2004年,全市共有从业人员579.3万…  相似文献   

18.
统计方法的不合理:制约我国集约经济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将其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首要议题.但我国为何至今没有实现集约经济的转变,它不得不再次引起我们的思考.人们普遍认为,制约我国集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最为本质的是体制因素,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而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不合理的传统GDP统计指标也是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发展观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制定的指导作用 武汉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透彻把握武汉市情,着眼于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真做好规划、部署和调控工作.着手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以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意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用于比较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其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基本涵义有二。第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即由过去推行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逐渐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二,增长方式与宏观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粗放型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但产出相对较小,产出与投入之比不高。具体地说,就是大量投入资金,大量使用劳动力,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但创造的附加价值相对不大。这种方式,由于大量不断追加投入,产值的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