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发现的泽州大云院至元三十年"海潮观音"石刻中唐僧取经图像有明确的纪年和榜题内容,图像出现猪八戒。五台山中峰寺成化年间大钟、蒲县东岳庙嘉靖六年大钟唐僧取经图像均刻有猪八戒。与瓜州千佛洞、榆林窟、杭州飞来峰、山西青龙寺等唐僧取经图像比较互证,表明元代至元年间猪八戒形象已经出现,且图像形成了共同的类型学特征。唐僧取经图像集中出现在元代全国各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元代激烈的佛道之争,佛教以唐僧取经像、摄摩腾、竺法兰东来像等真实佛教史实澄清历史,达到正本清源反击道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唐僧当是个守信的人。为践行一个诺言,他踏上漫漫西行取经路,历十四寒暑,经八十一难。他却轻易失信于人。老鼋渡他过通天河,只求他见到如来佛祖代问一句话,自己何日能脱了"马甲"变成一个人。唐僧欣然答应,可到灵山后,没给办。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取经故事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以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为线索, 描写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取经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厚重的教育寓意。本文论述了小说中的教育思想,总结了小说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不打不成交     
唐僧的取经团队就是"打"到一起的。鹰愁涧里的"孽龙"吃掉了唐僧坐骑,悟空与之大战。得观音相助,悟空降服那龙,给唐僧做了白龙马。唐僧率队经过高老庄,悟空打抱不平,打败"逼亲"的八戒,便有了个师弟。在流沙河畔,悟空、八戒与沙僧水里岸上几番恶战,木叉奉师命前来相助,唐僧又收服了沙僧。  相似文献   

5.
五行山下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为了争取生存权,求得自由解放,因而承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作者赋予悟空的任务是保护唐僧,取经是唐僧的事,因要保护唐僧悟空才踏上西天之路。小说中事实表明,孙悟空保护唐僧并非由于紧箍咒的约束,而是出于一种承诺,因而一往无前,坚忍不拔,历经无数磨难而终获成功。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神魔小说,其主体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小说超越了取经故事本身的题材涵义,将人的感情赋予了神魔,所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猪八戒形象尤其能使读者感受到时代气息,在猪八戒身上突出体现了明代中后期的市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走了一二十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其间,也有许多发财或腐败堕落的机会,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诱惑处处。但是这4位最终还是战胜困难,顶住诱惑,取经到了西天,个个修得正果。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办法。唐僧是因为信仰坚定,理想远大,心中有佛,注重修行,所以能“拒腐蚀,永不沾”,立场坚定,“八风吹不动”。虽是肉体凡胎,但不论金钱美色,都不能使他动心。孙悟空是石猴出身,久经考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打过滚,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撒过泼,又位列仙册,不食人间烟火,故也没有七情六欲。无欲则刚,再加上师傅每日…  相似文献   

8.
悟空好哭     
孙悟空神通广大,敢大闹天宫和阎罗殿,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取经途中,每遇险情,唐僧总是念叨:"悟空,你在哪里?"但是,孙悟空的确好哭。被唐僧逐出师门,他放声大哭。被银角大王用法术压在山下,他逢灾念圣僧,"珠泪如雨"。狮驼岭一听唐僧被吃,他先是"泪似泉  相似文献   

9.
唐僧为何曾两次去西天取经。要讲清原委,这还得从头说起。话说唐王李世民登基后,很想从佛经中得到“生活准则”的阐释,于是就派玄奘去西天取经。这次取经,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被压五百年的孙悟空。悟空出于感激,一个筋斗翻越十万八千里便到了西天,径直把经书取回并送到了大唐。这便是唐僧的第一次取经。唐王看到经书倍感兴奋,但当他翻开经书后就怒不可遏——那整整一套经书都是白纸,没有点墨。无奈,唐王便决定不再费劲去求取经书,而是从大唐的书库中找寻那个“生活的准则”的答案。要从字面上解释“生活准则”的含义,就需先解答什么是“准则…  相似文献   

10.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受到了玉皇大帝的封赏,师徒四人都成了神仙。且不说唐僧和沙僧,单说那八戒和悟空。自从封神以来,整天呆在天宫里面无所事事,这对生来喜吃好色的八戒和天性好动的悟空来说无异于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于是,他们就想下凡一趟。但未经玉帝批准,他们是不得下凡的。可真急坏了这二人!哎,这“神世间”的事和人世间的事一样竟都那么凑巧。正当他俩苦思冥想仍无能为力、心生烦恼的时候,玉帝传来圣旨说:“朕念你兄弟二人保护唐僧取经有功,为使你二人有事可做,排遣空虚和无聊,今特派你二人下凡经商,相互比赛,不得有误…  相似文献   

11.
唐僧:此番取经应当找个快捷方式! 悟空:坐飞机比骑马快! 八戒:种六更快! 沙僧拿出一支枪:听说这玩艺儿立马就送人上西天。  相似文献   

12.
犁航 《可乐》2007,(10)
唐僧去西天取经,实际上是留学的过程。资料显示,他是史上最牛的"海归"。仪式最牛唐僧是李世民亲自审查、考核、录用的。由最高统治者亲自选拔、亲自拜送启程,这等最高规格的仪式,除了唐僧,哪个留学生能够享受到?  相似文献   

13.
忙活快活     
达洲 《可乐》2011,(2):1-1
《西游记》中,如来对取经团队论功行赏,唐僧师徒均得正果,其中,唐僧和悟空还成了佛。取经活动组织者和直接领导人观音菩萨却没有得到提拔,仍然是为佛办事的菩萨,在灵山的座次,排悟空之后,让人为之抱屈。  相似文献   

14.
在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便以戏曲、小说、说唱等多种艺术样式广泛在民间传播,这无疑为吴承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里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等相关文献,从取经人、取经故事、取经故事的寓意等三方面,比较《西游记》成书之前的这些原始材料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的异同,以此考察吴承恩作为小说家的独特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论吴承恩《西游记》小说及其成书之前的取经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便以戏曲、小说、说唱等多种艺术样式广泛在民间传播,这无疑为吴承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里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等相关文献,从取经人、取经故事、取经故事的寓意等三方面,比较《西游记》成书之前的这些原始材料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的异同,以此考察吴承恩作为小说家的独特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人与路     
简评 此紧扣题,告诉读奢怎样的人便会走怎样的路。观点新颖独到,论说分合自如,是一篇情、理、趣、彩天然融合的优秀议论。作把陪空、八戒、沙僧作为唐僧性格的三个侧面来写,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取经之路”所凝聚的人类精神光彩,令人抚卷沉吟。全逻辑谨严,一气呵成,时有闪光妙句,透露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吴承恩的《西游记》面世以后,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更是随着作者闻名世界,其版本也趋于统一。然而,在广西壮族地区,唐僧取经故事却有其独特的版本,这个版本一直在壮族群众当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流传开去,与《西游记》并行不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唐僧形象的意识活动因子和心灵的幻影,孙悟空的性格发展过程也就是唐僧苦心修炼取经成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古典小说《西游记》蕴涵着非常浓厚的生态意蕴.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唐僧取经途中所遇的劫难是社会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的艺术展现.作者通过孙悟空施展才华进行积极的恢复、重建和救赎的情节设定昭示:生态灾难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生态危机必须得到积极的恢复和救赎.基于这样的前提,唐僧师徒的拜佛取经之路就是一条生态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来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团队管理的案例。按照现代组织理论,唐僧是部门总监,孑』V『吾空是项目经理,猪八戒是项目成员,沙和尚是项目后勤人员。唐僧师徒四人,备有备的不同经历,能力参差不齐,性格相差迥异,可谓多元化的团队。那么,如何利用不同员工的不同性格特质和本领,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