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罗永昭 《老年人》2009,(6):38-38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3年多了,至今,父亲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对我的爱。仍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如家乡小溪的涓涓细流,绵绵无绝期。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女儿     
女儿3岁时 多年来,我一直在政界工作,投入了大量时间.经常还会出差。以前我每次出差一走就是六七天,偶尔回家也只作短暂的停留,垒些换洗的衣服。安妮3岁生日前不久,我刚刚结束了与参议员的一系列活动。我们从附近的杂货店驱车回家时,坐在后排的安妮突然问道:“爸爸,您住在哪条街上呀?”  相似文献   

3.
江铁 《老人世界》2007,(3):26-27
女儿是我的掌上明珠,刚降临人世,我就翻书查典,为她取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叫作兰蕙,意为兰质蕙心。上幼儿园我牵进抱出,上小学、中学我迎来送往。妻子前几年出国后,女儿就成了我身边的“唯一”,我们朝夕相处,相依为命。没想到女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一个小伙子追上了!。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钟爱之最”要移手他人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和惆怅。  相似文献   

4.
张汉 《老年人》2007,(6):12-12
追星追到其父跳海自杀,这样的事实在鲜见,也很令人气愤!甘肃女子杨丽娟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为了去香港见心中的偶像刘德华,弄得家里倾家荡产,父亲跳海自杀。  相似文献   

5.
李昌 《老年人》2010,(7):8-9
河南中牟县有这样一个孝女,她的父亲得了癌症,在只有等死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父亲。说起来,这种事有违“人伦”,但人命关天,她说她顾忌不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6.
南翔 《中外书摘》2006,(8):89-92
今天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 父亲很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煮粥、打豆浆、煎荷包蛋,一应程序做完,他就到户外去做自由安排的运动,快走,或者拍肩敲腿;出门的时候才不过六点,天刚发亮。  相似文献   

7.
张正 《女性天地》2006,(11):44-45
一、启蒙篇女儿上小学后,能使用汉语拼音,会写简单的汉字了,从此她从我这里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地得到玩具、零食和学习用品了,我说:“爸爸年纪大了,记不住事,你要买什么,必须写在纸条上给我,说了没用。”女儿写给我的第一张纸条只有两个字:铅笔。纸条给了我两天,我没有去买铅  相似文献   

8.
这就是父亲     
清晨,住院的父亲对陪床的女儿说:“你昨晚睡得真香呀,比我睡得还死……”这是第二夜。前一夜,60岁的父亲突然嗜睡,意识模糊,行为怪异。老伴和女儿、女婿马上送他入院,大家取钱交钱,答医生问,办手续,乱作一团,他只不断地站起、坐下,喃喃自语……  相似文献   

9.
李晓 《现代妇女》2009,(6):46-46
在乡下老屋,他接到女儿从省城打来的电话:“爸,你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吧!”女儿的婚期定在那个芳菲四月。  相似文献   

10.
有文章说:“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戎,就宫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诸多头衔……他还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本文是郭沫若的女儿——69岁的郭庶英女士讲述的一个女儿心中的真实父亲。  相似文献   

11.
女儿的吻     
母亲去世了,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可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父亲又下岗了。40挂零的年纪,又没技术,只好每天出去帮人家打短工,装修、搬运、送套餐、送报纸,只要能挣来钱,什么都干。好在女儿学习很出色,而且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家务。父亲回到家里。一碗清淡但是热气腾腾的白菜汤就会端到他面前。  相似文献   

12.
积雪草 《女性天地》2007,(10):48-48
女儿5岁的时候,开始对钱“另眼相看”:跟我去超市买东西,去市场买菜,找回来的零头,她会统统收进储蓄罐,每月的零花钱也一分不花,全部放进储蓄罐。  相似文献   

13.
黄顺 《老年世界》2014,(21):25-25
那天,女儿翻开家里的相册,指着外公发黄的老相片对我说:“妈,外公年轻时还真爱美啊,你看,他衬衣的领是那么白,那么挺。”我笑着说:“那哪是衬衣啊,那是假领子。”女儿吃惊地看着我。是的,假领子,对于女儿这些生长在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太陌生了。  相似文献   

14.
强江海 《老年人》2010,(6):18-19
2010年3月15日,原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常委王亚丽因“造假骗官”被依法逮捕。消息传出,当地已故亿万富豪刘至功家的小女儿刘若平忍不住悲喜交集。  相似文献   

15.
石海 《老年人》2007,(2):36-37
1938年12月,任弼时最小的女儿任远芳在莫斯科出生。当远芳还只有11个月大的时候,任弼时夫妇就奉调回国。为了回国后工作的便利,他们忍痛将正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远芳留在了距莫斯科300公里外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在这所由赤色国际救济会创办的、专门收养白色恐怖下各国革命者子女和烈士遗孤的儿童院里,小远芳一呆就是10年。和绝大多数的小孩一样,她不知道自已的父母是谁。她幼小懵懂的心灵里,父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积雪草 《女性天地》2013,(12):47-47
父亲青筋暴突,狂躁暴怒,指着儿子的鼻子大骂:“你给我滚!滚得远远的,永远别回这个家!”儿子梗着脖子回言:“滚就滚!有什么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17.
曹雷 《中外书摘》2006,(3):34-38
五十年代两岸高层间的秘密沟通,就像一条丝带,北京抛了出去,台北接着了又抛了回来。曹聚仁则牵着丝带的头,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与北京之间来回奔波。现在重新编织那段历史时,在北京这一方找到几个丝带的结头,却不知道它们经香港再通到台北后,由谁接了过去,又怎样抛了回来?  相似文献   

18.
田玉德 《老年人》2005,(2):22-23
早知道刘力贞是刘志丹的独生女儿,她现也是75岁的老人了。前些年,她从陕西省人大委会副主任的位置退下来后,就一直忙着整她父亲刘志丹及陕北红军的有关资料。说起父亲刘志丹,刘力贞始终怀有崇敬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父亲舍身弃家革命,什么都在所不惜。她出生后,直到4岁  相似文献   

19.
父亲在从女儿的房门前经过时,发现女儿的房间收拾得异常整齐。这太奇怪了。女儿15岁,追求时尚,却不爱整洁,房间一向凌乱不堪,而今天不但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其他物品也都摆得整整齐齐,擦拭得一尘不染。接着,他看到枕头上放着一封信。他走进房间,拿起信,信的开头写着"亲爱的爸爸"几个字。父亲心中顿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用颤抖的手拆开信,念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斯南 《金色年华》2007,(10):43-44
男友是个穷小子,家在农村。这是我从不曾想到过的。他的优秀和对我的执著令我忽略了这个现实的问题,或者说现实客不得十全十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