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创造教育是创造学和教育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创造教育原则是根据创造教育目的要求提出的创造教育实施准则,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创造教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本文重点论述创造教育的全体性、终身性、区别性、民主性、实践性、探索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就是要开展创造教育。因而 ,在了解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实施的策略和理念以及创新教育的含义的同时 ,应明确新课程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以便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实施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3.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根据当代心理学,创造能力由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和策略性知识构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是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处理好生物知识、生物学技能和生物学科学方法三者的教学问题,同时要克服应试教育影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1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造教育的必要性创造教育 ,就是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它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素质。从目前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在创造教育思想、观念和策略上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首先 ,创造性人才十分缺乏。在近现代以至当代世界上 ,中国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历史、教育的缘由 ,没有培养出大量的创造性人才。我们的国家要发展 ,我们的民族要振兴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培…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每个学生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二是创造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和献身精神的教育,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等;三是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上思维课、进行创造性劳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和发现培养创造型教师等。  相似文献   

6.
惠国钟  王亚非 《南都学坛》2000,20(4):101-102
创造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性活动的途径 ,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 ,培养创造精神 ,坚定创造志向 ,发展创造思维 ,掌握创造技巧和创造方法 ,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创造教育的意义,并从教育目标、教学原则、评价学生等方面论述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以及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最后提出如何进行创造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既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关键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技能、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作为为社会直接培养和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 ,肩负着开展创新教育的神圣使命。而创新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校“两课”教学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蕴涵着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力的独特功能 ,“两课”教学应注重转变“两课”教学观、构建“两课”课堂教学的四大创新教学原则、进行“2 +1”“两课”教学改革 ,并积极开展实践课以及提高“两课”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以充分发挥这一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性知识经济大潮的挑战,人的创造性和孕育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倡导、多渠道实施、深层次推进创造教育。从教育观念更新到培养目标确立,从课程设置调整到教学方式改进,从管理模式选择到教育环境营造,必须致力完善学生创造性人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基本的价值目标,真正使创造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价值关系因素质教育实施得以保持和强化.教育活动主体素质教育观的牢固树立是二者价值关系保持和强化作用实现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浅议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德育过程中 ,隐性教育较显性教育有着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教育内容的隐含性 ,教育过程的顺然性等特征。在德育效能弱化的形势下 ,教育工作者应从扩大教育领域 ,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系统工程的概念 ,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转化等方面着手 ,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宪法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在近代宪政运动中产生的;凡是成功的宪政国家,均有一套成熟的公民教育体系,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核,公民教育是宪法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克服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法科学生具备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改变宪法教育的泛政治化,与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多种途径加强法科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育对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抑或对学生的考核标准都缺少实践性及实效性,应当让学生参与实际办案,加强对其业务技能的培养,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的结合内容,笔者认为主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信仰、调节过大的心理压力、调节人际关系,矫正多疑心理,克服嫉妒心理等.  相似文献   

16.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方法.在以往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但正是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教育主体实际行为的改进,使教育行为研究真正能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在利用数学的学科品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数学史料进行德育教育时应立足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格教育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目前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建立教育网络 ,实施全员育人 ,必须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形成德育的“目标递进层次”并且加强德育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当今时代的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的现状,阐明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从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教育,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教育,挑战挫折的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性。同时,认为实施挫折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存教育、危机教育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系统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但绝不应忽视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深入分析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两者的联系,并提出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的原则。详细分析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合模式,具体包括学生生源上的结合和划分、培养模式上的结合与区分和师资来源上的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