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如何搞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使我国经济的这支庞大的主力军富有生机与活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出主导与骨干作用,这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拟结合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若干情况,谈一点对我国企业改革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五大以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面。十五大之后,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在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经济问题中,国家将重点放在抓五百家(左右)大型(含特大型)企业方面。中小企业如何办?在企业或行业内实行“混合经济”,是经过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4.
浅析国有企业产权清晰问题祖云才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问题是界定...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键。因此,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当今需要的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等综合指标进行普遍调查,结合具体国情,对值得和能够与否搞活的国有企业进行细分,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然后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把国有企业推向产权市场,在争取国家和政府搞活企业的同时,走“市场搞活企业”、“企业搞活企业”、“职工搞活企业”的新路子。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由谁代表”的问题。具体的操作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它应该是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其对策衣长江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经营困难,活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是一个重要因素。减轻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负担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传鸯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目标,要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十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它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企业,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并在一般意义上国家管理公营经济的办法。为此,必须区分中央政府企业与地方政府企业、国有企业与政府企业,从而推进在非竞争性行业中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规范化改革。本文还对国有控股公司发展的趋势及策略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一年多来,中央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中间层次、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缩小指令性计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松了绑,使企业增强了一定的活力,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全民所有制大中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问题。搞活大中企业的出路何在?本文试图从改革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入手,探索一条搞活企业的新路子。 一、全民所有制大中企业改革中所遇到的难…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财产、组织和管理社会化的企业制度。它以企业的独立性为前提。国有企业改革应从确立企业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 ,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出发 ,把国有企业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 ,推行国有企业的社会化 ,实行国有与非国有的混合联合 ,以加强企业的独立化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真正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面临自然历史发展与现实客观要求的矛盾 ,解决的办法是实行“独立化”与“社会化”的衔接转换 ,以分化和整合为主要内容 ,以建立管理产权为根本着力点 ,以优选经营者为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初步完成转型,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竞争主体之一,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独特的巨大的并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天,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大部分都分布在垄断行业中,这些国有大型垄断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中存在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是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工具和手段。它们在国民经济具有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分布领域存在缺位及越位问题。基于此,优化国有企业分布,应严格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管理;放宽民企准入门槛,引进市场竞争因素;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提高其社会声誉;关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益结构与企业活力张东生当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高,甚至亏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国有企业为何缺乏活力?有人认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主要因为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关系。当前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国有企业效益差归咎于所有制。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目前国有...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9日,广州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与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党校联合召开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吴锦火、越秀区委党校校长李定汉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研讨会。越秀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卓玲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越秀区副区长方少华介绍了越秀区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思路;市委党校科研办主任龙绍双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围绕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实地参观考察了越秀区百货公司,对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讨。广州市邓小…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结合的重点难点。而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能否实现向市场经济转变,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能否实现历史性提升和跨越,也关系到民族工业振兴、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巩固等战略性问题。一、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现状与问题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一五’潮间国家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实施156个大型项目形成的,是以重化工业和基础工业为特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密集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相…  相似文献   

15.
李年新 《探求》2001,(3):40-42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职工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事实上,国有企业的改革之所以如此艰难,恐怕与企业、职工的关系没有理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无关系。据有关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已经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点。因此,在当前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理顺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已经成为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稳步发展的一个焦点。 一、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与企业夫 系存在的问题 国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围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这一中心,出台措施最多、改革步伐最大的当属刚刚过去的1995年;也正是基于此,理论界将1995年称之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年”。在1995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们对于现代企业制度、产权转让市场、股份化改造等问题分析研究比较深入。与此同时,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对1995年达到高潮的目不暇接的外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现象,认识不足,探讨不够。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前途、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国有…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本文结合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情况,就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形式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存在一种与农村改革很不一样的现象: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由此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在承包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创造出农村股份合作制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模式。农民在这一历史性的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且呈多层次状况。因此,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既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友,进行创新,形成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制度。 第一,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上,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法人财产权,既可以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一直是高难度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既是企业资产的所自者,又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企业没有自主权,严重地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企业活力问题,在改革中提出了“两权分离”的措施,即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这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实践中,国家依然可以凭借所有权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同时也无法摆脱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企业也因没有独立的财产而无法自主经喜、自负盈亏。这就说明,因产权关系模糊,政企仍然难以分开,企业自主权难以真正全面落买。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活力,国家还肩负着沉重的包袱。产主这种状况的症结,在于没有找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8,(1):51-58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占比多少,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尚未达成一致的问题。文章利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5年数据,以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视角,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国有股权与企业绩效间呈现"U"型关系,存在国有股权"底部价值陷阱"现象,并在不同行业领域内存在差别。这一结论充分表明,在不同行业中国有股权的退出是有底线的,并且国有股权退出的底线因行业不同存在差别。因此,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应依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适度安排国有股权比例,既打破国企的垄断性,又确保国有企业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要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具有商品生产者的资格。本文按照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之细分为四类,认为不同类型企业相对独立性应有不同的度量。只有使国有企业相对独立性到位,才能使其具有相应的商品生产者的资格,才能真正搞活企业。文中对如何进行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的配套的改革,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