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对待,将成为未来若干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据国家最新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结合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从实用性、可行性、前瞻性视角出发,全面探讨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未来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优势产业突破、传统产业扩展、新兴产业带动、产业园区集聚四大战略,提出了进一步加大连云港市文化创新与科技发展结合的发展方向,使文化产业成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提出了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领导机制、搭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落实财政支持激励政策、提高文化领域创新能力、培养吸纳高科技人才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素以“淮海东来第一郡”的盛名享誉国内外,其独特的自然山海景观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市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如何发展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加快发展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战略取向和对策建议,加快文化生产力转化成文化竞争力的速度,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世界经济风起云涌。文化产业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未来产业之一,已到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发展文化产业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内涵的界定进行梳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对我国文化产业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云南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及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十二五"期间,云南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理性调整时期,繁荣与提升成为未来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词;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推动是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一片蓝海;各地区间的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合作、进一步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摘要]文化自觉可以促使民族国家的每一个民族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中找到自身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文化自觉意识是民族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发展观,也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未来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政产学研资介”六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是利用此创新模式建设发展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分析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和经验成就可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未来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产业在未来发展将呈现哪些特点?其基本走向如何?引起这些变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大势,抓住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提出了应对未来挑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化市已经初步具备了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支柱产业的客观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不力、文化资源的产业要素发掘不够,创新开发意识相对薄弱、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组织总体规模偏小等问题。对绥化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绥化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的文化战略资源和城市文化特色之所在,具有举世瞩目的影响。大力弘扬西游记文化精神,努力传承与开发西游记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促进连云港市的跨越式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云南符号的文化产业比较丰富,云南符号测绘研究也很重要。云南文化产业模式与大连环境经济模式的资源开发与城市经营的非物质经济发展的案例相比较云南文化产业投入产业率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都市再造与产业重构的文化产业原理、对策与政策、技术问题及产业元素与要素创新发展问题都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与世界文化强国差距明显.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维护民族文化安全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从文化发展观念、发展动力、发展机制、发展战略、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廓清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理论追寻和实践探索的双重叩问中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它要着重研究发展的基础问题、效益问题、价值问题以及文化保护等问题。科学发展观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的指导,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战略思维,要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看待文化产业,而且必须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一系列得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以产业化推进河南文化强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环境。以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优势建设文化强省,对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品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5.
组织的演化与文化的自觉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双重动力。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独特的产业形态,有其特定的融合前提:即对社会文化系统的适应和改造。而组织作为后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能否负熵、有序的演化发展也是文化产业与后现代遭遇的必然考验。对于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的有限演化一旦与无限的文化自觉推动相结合就能形成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式加速。以自组织理论为假设来检验文化产业融合的条件,并透视文化自觉在其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能为产业演化与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集群化视角的陕西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但是文化产业体制滞后,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战略雷同,产业链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文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在系统分析了陕西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基础上,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资源创新性整合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文化企业集团和培育民间文化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陕西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解析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化产业是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分析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类从事文化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文化产业。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它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涉及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阐述了文化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用发展的观点剖析了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两种较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化产业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在历史遗存原址上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诸多困境,以西安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为例,在分析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文化产业的开发和运营过程,提出产业链发展转型的建议:应强化产业链效应,推动不同产业间的联动与融合,“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吸引客商投资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具有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典型特征,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突出。资源型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形成文化产业的主导门类和产业类型,其特点是投入少、风险低、回报快,并且同旅游业形成相互带动的关系,比较符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热衷于打造人工文化景观和文化复制物的做法,满足人们廉价的审美需要,而对真实形态的文化资源利用重视不够,体现出较强的政绩色彩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我国应走出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