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的一类金融产品.它是金融工程所使用的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本文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与类型,提出了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特性的风险成因分析,论述了导致衍生工具风险顺周期扩张的制度因素及特点,指出企业在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需要保持应有的质疑精神和谨慎的投资态度。  相似文献   

3.
依据对陕西2098户农户金融需求及满足状况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陕西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并采用分层饱和模型(Hierarchical ModeJ)及简约Logit模型,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对导致农户金融抑制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贷款用途等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分别从扩展农户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农户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风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方便了金融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在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的同时,由于其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以及由其诱发的一系列金融事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和特征,分析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风险成因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对其进行法律风险防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剖析非正规金融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经济基础;二是分析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新型微观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定位;三是对影响二者供给和需求的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四是实证研究它们对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绩效和影响;五是结合案例探索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及监管措施。鲜有文献从伦理经济学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金融伦理视角对其性质进行重新审视与解读,以探究二者在基础性金融功能之上所衍生的伦理内涵与社会意义,并最终提出构建和完善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伦理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供求失衡是指金融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表现为金融供给大于金融需求或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中国农村金融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垄断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调节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允许非正式金融在一定的秩序框架内运作,政府转换职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市场化趋势的日益加深,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为银行规避风险、开拓业务、谋取利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衍生工具产生了较强的潜在需求;分步骤有策略地开展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省铜川市28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支情况及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等因素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论文认为:应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金融市场转移,充分调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的积极性;在农村金融供给上,要针对不同特征农户金融需求特点,优化供给资源,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金融衍生工具的起源、种类及主要特点,探讨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冲击,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确认标准、计量基础、财务报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设计复杂,种类繁多,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避险特点;但同时,它又将分散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风险集中在固定市场上加以释放,因此具有和高风险共存的特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和类型的复杂性,无法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反映,从而对其确认、计量和揭示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经济变量频繁波动,使得企业寻求套期保值和更高效的投资工具的需求不断旺盛。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要契合企业的需求。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在我国发展刚开始,虽然已经有专门的会计细则出台,但仍有一些不完备的地方,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金融风险的保险张奇英国际金融界一宠——金融衍生工具,因其高功能性与高风险性并存,金融界对其褒贬不一,褒者称其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功臣”;贬者称其为金融市场动荡的“祸首”。对于衍生工具这柄“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使用它。金融衍生工...  相似文献   

13.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对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破坏性的影响。文章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证券市场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引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利弊因素,认为我国现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引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条件,但小规模、局部的引进试点,以“投资利益”为理论依据制定政策、法律抑制过度投机,将有利于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监管者的监管目标,首先是为了促进衍生工具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投资者,其次是控制风险.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政策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期货交易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期货是一种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自出现以来发展迅速,其交易量占据期货交易很大比重.金融期货具有避险、价格发现、投机等功能,通过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的开办与暂停风险实证分析,证明金融期货交易风险的危害性以及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提出预防金融期货交易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沿江开发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战略,大量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金融资本的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均衡,本文通过分析沿江开发的金融需求以及目前金融供给的瓶颈和影响因素,根据供需原理提出构建沿江开发的金融支撑体系,从而实现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均衡,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表现出金融浅化的特征.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特点,本文发现民族地区的金融浅化实质上是由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在金融抑制条件下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表现.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应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及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成本补偿、加强民族金融政策创新等对策,以帮助民族地区制定出能充分体现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和民族自治地区特点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主流银行包容存在需求不足、潜在需求、供给排斥、供求错配及供求平衡状态。与传统的“金融包容指数越高则越优”的理解不同,需求层面包容指数的最优未必等同于供给层面的包容最优;供给不足也并非金融排斥的唯一原因。要从需求侧、供给侧入手剖析包容的表现与诱因,寻求供求匹配解;金融包容相同的诱因其作用强度、方式不尽相同,细化的个性分析可揭示各个要素对不同种类金融包容的边际作用;微观与宏观视角的金融包容不同,普惠金融不等于全民金融;金融包容需要将“大数据”与“厚数据”相结合,家庭金融视角将与国别视角、区域视角一起构成金融包容的重要维度。对家庭金融包容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探析,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金融地理学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9.
我们放松了CAPM模型的理论前提,舍去信息传递无成本和预期一致性的约束条件,对机构投资者基于不同目的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结果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对机构投资者业绩的影响与其使用目的有关。本文提出了投资收益中性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对投资者绩效的影响机理。我们的一些发现为解释金融衍生工具领域内的一些普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衍生工具从其诞生到现在 ,短短 2 0多年的时间里 ,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破坏力 ,如何对金融衍生工具实施有效地监管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而会计监管正是人们十分重视、同时也是最有效的监管手段之一。本文拟从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探讨 ,思考和借鉴IASC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为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