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域书写一直是中国新文学的优秀传统.自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这一领域逐渐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聚集了众多作家耕耘,并产生了许多经典之作.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的文学实践为地域书写提供了典范;新时期以来,寻根文学作家则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地域文化,在拓展地域书写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以展示地域特色为主题的作品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2.
徐可 《浙江社会科学》2006,19(5):188-192
浙西新文学作家群是一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这片文化土地有着不可割断的精神联系;其在精神取向、艺术思维、审美表现等方面所呈示的共趋性特征,显然受到深潜的吴文化精神的浸染。透过浙西新文学作家群体的研究,可更全面地认识到隐藏其背后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滋养,可展示在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学现象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体经济作为民营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业者也是作为重要而又特殊的人群存在的。 在南京这片厚重的地域文化土地上,这个体创业者的创业精神究竟是如何培育出来的;他们又受到多少地域 文化的影响?本文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具体透过个体创业者的职业观、创业观以 及他们对南京地域文化的认知,分析与研究地域文化对个体创业精神的现实影响。旨在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 前提下,发展好个体经济,活跃与繁荣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族是生活在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也是沿着塔里木盆地和南北丝绸之路,为创造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并直接继承这些遗产的民族之一。因此,自古以来,维吾尔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从昆仑山到阿尔泰山,从吐鲁番盆地到伊犁河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艰苦奋斗,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从而使这块地方繁荣起来。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表达他们美好愿望和感情的精神文化,把这片土地变成为一个内容事富、形式优美的人民艺术的宝藏。其中有一种艺术形式,深深地渗入人民生活之中,甚至变为人民的风俗习惯,那就是维吾尔族民间的麦西热甫。(麦西热甫是阿拉伯语。它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是“集会”、“聚会”的意思,后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种族构成是多元化的,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以及两大人种混合类型的古代居民都曾经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伴随着时代的迁移和文化的交流,各个不同种族的居民在新疆地区的地理分布不断发生变化,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人种地理画卷,为研究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中亚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流史乃至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澳洲,这个谜一般的南方大岛,对于中国来说,其魅力在上一个世纪的后十几年才慢慢显示出来.因而在这片沃土上滋生的华人文学历史也相对较短.可以说是80年代的移民潮催生了澳洲华人文学,而其开始走向成熟则是在90年代.目前在澳洲文坛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正规的创作队伍,展现了"两代"华人作家在澳洲文学土地上拓荒耕坛中的千姿百态,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澳文学交流,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习思想史是华夏民族转识成智的历史。它的基本特征或曰规律性特色有四 :一、性与天道。这是中国人学习理论基础。二、知行观。讲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更重行 (实践 )。三、官学与私学互动、互补而兴衰转换。四、史官文化形态。中国人重视史鉴 (历史智慧与历史教训 ) ,以史为镜 ,原始察终。中国学习思想史 ,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方面所积累的思想智慧 ,为人类提供学习智慧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西部名山大川气势傍礴,江河湖泊星罗棋布,世居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们沿山系水系耕牧,生存繁衍,代辈相传,开拓了一代又一代文明,创造了中国西部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外延。我们研究中国西部文化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容纳吸收整个人类最先进的文化成果。近年来笔者在研究中国西部文化源流这一课题时曾提出中国西部历史上存在过两大文化走廊的观点,但总觉得言犹未尽,故作进一步阐明,以就教于文化学界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9.
姚志飞  康健 《西部观察》2002,(11):38-41
这里曾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这里曾有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和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这里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从古至今,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在现代无数人的眼中,西部仍然充满了无尽的神秘和诱惑,人们也期望着像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一样,开发西部的文化资源。观众期盼着能看到介绍中国优秀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民族习俗的优秀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创造辉煌的真正“秘密”是学习,学习与创新是闪亮的音符,谱写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可与苍穹比阔的华美乐章。文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并提出,在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史,将会为党的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保持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学习传统,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学习中不断开拓未来。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史上,但凡实现了重大理论创造的哲学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一方面,这一哲学所处的时代客观上面临着社会及文化上的重大转折;另一方面,置身于这一时代的哲学家在其所创造的哲学中主观上充分地表达了时代文化的实际情况.就客观方面而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一种数千年未有的社会及文化的巨变,这无疑使哲学面临着一种创造的时机;但就主观方面而言,哲学家们似乎尚未把握住时代的文化实情,这就有可能由于人们回避了文化的实情而延误或错失哲学创造的时机.因此,当代中国哲学若欲实现一种理论创新,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直面当今中国文化之实情,并在自己的理论创造中将这种实情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文化折扣体现了本国文化对异国文化的接受程度,是不同国家在进行文化贸易时会遇到的问题。采用2009~2013年美国影片的中美票房横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检验不同类型和不同版权属性的美国影片在中国的文化折扣度问题,得到如下结论:电影类型及版权属性在文化折扣度问题的检验上都是联合显著的;不同类型的美国影片在中国的文化折扣度不同,动作片、科幻片、冒险片、灾难片的文化折扣度相对较低,剧情片、家庭片的文化折扣相对较高;不同版权属性的影片的文化折扣度也不同,买断片的文化折扣度相对较高,分账片的文化折扣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多样性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文化的本质属性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辽阔地域创造的成果:就文化的历史发展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源头文化孕育的结果;就文化的形成过程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就文化的时代特征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地域文化创新的结晶.正是这一切,为地域文化多样性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喜马拉雅,这座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从西边的阿富汗向东一直延伸到缅甸和中国。在这块面积广大的陆地上,有着世界上十分荒凉,不适于人类居住,甚至难以涉入的一些区域。千百年来,有几个民族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这个地方在人种学和文化学上的差异,在艺术上也有所反映。喜马拉雅的文化传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克什米尔、尼泊尔和西藏这三大区域所受的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克什米尔和尼泊尔地处深山峡谷间,地域十分狭窄,但他们在文化上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其居住地区的范围。而西藏,则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区域,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它始终保有这一地区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尤其是在西起印度河,东到布拉马普特拉河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5.
近代广东社会文化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文化从整体上说是具有高度同质性的文化,但由于中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因而各个民族各个区域的文化又相对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色鲜明、且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突出影响的区域文化,当首推广东文化.明代以前,广东“文化常后于中原”①;到了清代,广东文化已渐能与中原、吴、楚文化比肩;而在近现代史上,由于广东文化植根于多样而开放的环境、且属于相对未曾“专化”的文化类型,因而具有容纳外来文化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若干机制,形成兼融古今、涵摄中外、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方略。作为"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文化对人地关系的现实切入和共时转换,不仅是"一带一路"境内国土开发的空间展示,而且是"一带一路"境外人化自然的空间拓展。在现实性上,文化国土的空间地域与土地文化的价值意蕴,构成了中华国土文化的空间定位与内涵意旨;国土文化的物态化转换与规划、利用、整治的价值刻写,形塑着土地开发的均衡国土空间;国土开发区位、结构与生产的空间集聚,演绎着文化物化与"一带一路"发展的空间对接。  相似文献   

17.
热贡文化是同仁地区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的具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本文从热贡文化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特质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分析了热贡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以来形成的浙江地域文化,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隋唐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南移,特别是南宋定都杭州以后,浙江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重镇.深入研究和发掘浙江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从学术的层面说是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的意义说,这一工作将有助于当代的浙江人更深刻地认识浙江省情,总结浙江经验,弘扬浙江精神,从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创造出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作家群体生态与“中国形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世界文学的催生下诞生的,异域文化渗透与本土文化承传交互作用下的现代中国作家群体生态赋予"中国形象"以多元化的观照意义。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或流派的"中国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其他形象、语境中重构而来,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其生态结构的构成创造了一种概念的、空间的、存在的多种形象互动影响的文化对话新平台。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及其哲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将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特点,一是网络培养人们在讨论中的平等价值观,并由此培养出“平等文化”;二是网络文化将是注重个性创造的“个性文化”;三是网络文化将是一种“权力分散文化”;四是它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的超地域的“虚拟社区文化”;五是网络虚拟现实的功能,将培养出一种热衷于精神创造活动的文化。网络将统治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此我们应关注网络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