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重新评价成仿吾论《不周山》合理性的基础上,着重从新的角度阐发《补天》(《不周山》)的浑厚深邃的思想意蕴:中国第一女神女娲形象欣喜而又艰辛地走着她造人和维持天、地、人“三才”和谐的自然而又人道的“生命的路”,这生命的路构成了人类初始的辉煌。这个意蕴使《补天》至今仍是历史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补天》是一篇颇有争议的小说。争议的关键在于对“油滑”问题的不同理解。本文撇开这一问题,通过同等看待作品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体上的功能,对该作品重新作整体的阅读,认为《补天》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上都服从于通过“人神对立”表达人类异化的悲剧这一总体构思  相似文献   

3.
《补天》最初收入《呐喊》,成为集子中的最后一篇。后来因不满于成仿吾对《呐喊》的批评,为了“回敬”,作者于一九三○年当《呐喊》印行第二版的时候,把它从集子中抽出,于一九三五年编进《故事新编》,作为该集的首篇。从此,人们往往只是把《补天》作为《故事新编》的系列之一来加以考察,而较少注意置于《呐喊》系列之中对照  相似文献   

4.
《圣经·创世记》开头载有两篇创世神话,它们对宇宙初始状态、创世顺序和方式的记叙各不相同,文字风格和神的名字也不一致。这是因为,二者出自不同的作者,形成于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写作目的也明显有别。其中第二篇产生较早,意在论证大卫血统的神圣起源,表现从伊甸园开始的神人关系史;第一篇产生较晚,于犹大王国沦亡后(公元前586年以后)呼吁族人忠于信仰,严守以安息日为代表的犹太礼仪,以维持民族的生存,推动复兴大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是鲁迅在现代理性精神观照下对中国历史进行的重新审视。其中,《补天》更是其痛苦思索的情感结晶,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质进行探寻,展示出一个轮廓清晰的文化批判的思想图式,指出中华民族之所以走到了衰败的历史困境中,就在于封建传统文化对人的本性的扼杀。  相似文献   

6.
作于一九二二年的《补天》,是鲁迅第一篇从古代采取题材的小说。在谈到创作意图时,鲁迅说:“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义学的——的缘起。”又说:“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这对我们理解《补天》,是一个重要的指示。然而,过去我们对此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论及,也“语焉不详”。本文拟从弗洛伊特学说对《补天》的影响的角度,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作为儒家哲学的一部重要的经典文本,揭示了以修身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的道德思想,这种思想以修身为中心,向外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内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由此而消除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闵,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隔阂,达到“合内外”的精神境界。到宋明儒学,这种精神境界发展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大学》所揭示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很古老的时候,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传说是上帝耶(yē)和华创造了世界和天地万物。耶和华创造世界,一共用去了七天时间。第一天,他创造了天和地。那时没有天,地也是空虚的,整个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一片昏暗。地面上到处都是水,水面幽黑幽黑,只有上帝的精灵运行在上面。于是,上帝说  相似文献   

9.
水神话是许多民族童年时期精神水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其文化记忆的核心内容。布努瑶以水作为神灵世界和世间万物本原的精神水文化,在其创世史诗《密洛陀》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布努瑶《密洛陀》中的水文化反映了这个族群在适应生态环境和追求美好生活方面的心路历程,也集中体现了布努瑶先民对神灵世界的由来、世间万物的起源和人神关系等问题的理解,从而成为布努瑶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和维系族群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主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义性。我们从作品描绘的具体社会生活中,从创作主体的阶级立场中,从补天济世的措施中,可以看出,补天从开始之日就已经注定是悲剧。  相似文献   

11.
论文探讨了《朝花夕拾》开拓的寓沉重于洒脱的艺术风格 ,而《文化苦旅》则主要在两个方面继承并开拓了这一文风 :对传统文化弊端的批判 ,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的思索和探求。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精英知识群体 (包括作家 )在当代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一部诗集,本身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学术界虽然从许多方面就其文化价值、文化精神进行了探讨,但对于《国风》中文化精神的探析却不够。笔者以为对于《国风》的文化意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汉儒所谓"风也,教也"依然有其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的诗歌。作为我们民族最早的诗,我们先民对自然和宇宙发出的第一个声音、第一句歌唱,它对我们后来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也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奠定着我们民族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本文试从上帝与祖先、自然与万物、战争与和平四个方面,解读《诗经》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典,又是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总集。作为一部宗教书,它拥有各种文字的完善译本;其中,英译本屡经修订,早已通行世界,现代英语译本已经问世,中译本亦已定型。但这些译本,受其宗教  相似文献   

15.
以四重证据法解读有关伏羲号黄熊的历史之谜,结合天水的伏羲文化研究,提示20世纪出土的二重证据长沙楚帛书天熊伏羲创世神话,对接第四重证据——天水本地出土的齐家文化镶嵌绿松石熊形铜牌,重建天熊神话从史前期图腾崇拜到先秦时期楚国神话文本的建构历程。对作为一重证据的传世文献哑谜——《礼记》孔颖达正义引《帝王世纪》的一种说法:"帝庖牺氏,风姓也……是以称大皡,一号黄熊氏。"做出大、小传统贯通的系统性阐释。楚帛书天熊伏羲叙事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记录的创世神话,而伏羲号黄熊和黄帝号有熊的对应现象,暗示着《山海经》熊山熊穴神话与天熊崇拜之间的内在关联。天熊和神熊观念当来自史前大传统的熊图腾信仰,以辽宁建平出土的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熊头骨等实物为证。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农村电视剧应立足于农村广袤的现实生活,真实的记录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巨大变化,深刻的体现时代的文化精神。电视剧《湖光山色》以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形象的反映新时期农村农民的现实生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精神、人文精神、审美精神都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古老的东方大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社会实践中,成长、繁息和交会,结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也陶冶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激励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机制及其源流进行清理和认识,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道家经典的《老子》,词义高远,内容深邃,影响深远。在老子看来,与物欲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有所不同的是,处在精神境界的人,贵在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这里有一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蕴乎其中。正是这种主体性,拓展、丰富、提升了人的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使得"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本文运用文化学、阐释学、训诂学的方法对《老子》所蕴涵的独立自主精神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中樗蒲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蒲"这一外来的竞技游戏形式在魏晋时期得到广泛的流行,成为体现魏晋士族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的重要媒介.在儒家思想势颓,老庄无为自由精神盛行的魏晋时期,樗蒲活动中原有的体现西域民族冒险精神的内涵与魏晋时期士族文人的人生态度融为一体,充分表现出魏晋士人追求刺激冒险、追求个性自尊、自由和放达任性的人格精神.从而体现出任何具体的文化娱乐形式都要受到时代文化总体精神制约这一文化史、社会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