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雷琼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8(2):107-108
白先勇的作品大多表现了撤离到台湾的大陆人的失根的彷徨以及历史的沧桑感,回忆便成了其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本文以《游园惊梦》为例,从叙事学的角度考察了其小说美学的艺术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吴海琴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22-27
意识流手法是现代小说的一种叙述方法。白先勇的《游园惊梦》和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都是娴熟运用了意识流手法的经典之作。深受西方现代文学影响的两位作家都借助于意识流手法,关注客观现实,使用了不同的意识流技巧,表达了一种形而上的意蕴。前者通过钱夫人一个人的意识流动,反映了人生如梦的哲学感触;后者通过多人的意识流动,反映了历史不过是一个不断反复上演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刘俐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6):20-24
白先勇在小说<游园惊梦>中有意识地采用了叙事学方法及互文性思路.小说在外视角叙述中加入局部人物的内视角,并把两种叙述视角相互结合、穿插,进而通过内视角的回顾性叙事,自然转入意识流中的诗意表达.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的丰厚传统给予作品互文性以极大便利,并营造了"人在戏中,戏在戏中"等多方面的艺术效果.由此,又构成了梦醒时分的宽阔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4.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38-41
爱尔兰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有着庞大的象征体系、晦涩的语言和令人惊叹的文体风格,让无数读者望而却步;作品所涵盖的丰富主题意义也深藏于文本之中使读者不易把握。对《尤利西斯》的互文性解读有助于理解小说的语言和结构,参悟其广博深邃的含义。文章从文本形式、意义生成和审美效果三个方面探讨了《尤利西斯》的互文性艺术。 相似文献
5.
洪山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69-72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近些年受到广大读者的特别瞩目,一方面的原因是其作品反映的题材是别的作家不曾触及或极少触及的,他的作品大多展现的是撤离到台湾的大陆人那种失根的无奈,表现出一种人世沧桑的苍凉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将中国传统文学的叙述方式与西方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完美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代表作《游园惊梦》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采用叙事学方法及互文性思路,表达了人世无常、生命飘忽的佛学主题.其主人公钱夫人的生命体验中交织着欲望与灵魂的剧烈矛盾,但是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并非白先勇小说主人公灵肉的二元对立,而是彼此交融表现为一种身体美学形态.这一形态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内涵:身体表达灵肉的冲突,身体表征文化的怀旧,身体集聚认同的断裂. 相似文献
7.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小说《游园惊梦》是其扛鼎之作;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堪称千古绝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佳篇。《游园惊梦》与《锦瑟》文体各异,意趣别样,但从书写内容、艺术情感和审美意蕴等层面审视,都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蕴藉着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意味,体现了作者历经的精神困境及其对人世的洞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冠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2-27
试运用语篇互文性分析理论,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春香传》。从宏观角度考察《春香传》与前文本的互文关系,发现内源性前文本为春香故事的完成提供了素材来源,是《春香传》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源性前文本主要来源于中国,起到了充实作品内容和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春香传》存在的具体互文、体裁互文和文化互文等互文现象,力求全面阐释《春香传》的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和《慈悲》之间极大的相似性,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对两部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主题和叙事策略的互文关系进行梳理,挖掘这两部小说的内涵,揭示莫里森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了解莫里森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为理解莫里森的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丰乳肥臀》与《苦菜花》有明显而直接的互文关系。虽然两部作品中母亲形象和母爱主题都很突出,但其所赞颂母爱的内涵和表现有异。冯大娘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体现了诸种传统美德,她对封建伦理中男女不平等及非人道成分,又有出于本能的反抗。她拥护革命和革命战争不是为了观念,而是本着个人良心和正义感。她对革命战士的疼爱是推己及人的结果。上官鲁氏则彻底反叛传统的和革命的伦理道德。对她来说,自己和自己子女的生存与繁育高于一切。这可看作莫言对冯德英革命历史叙事及其伦理观念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的重写或颠覆。《丰乳肥臀》将《苦菜花》不回避性爱和暴力描写的特征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而剔除了后者的政治与理性内涵,只凸显其悲剧美、病态美和野性美。冯德英和莫言均重视作家创作态度的真诚和艺术描写的真实,但他们作品中的真实属于不同类型的真实。它们各有其价值和局限,我们不宜简单地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 相似文献
11.
赵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33(4):113-118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 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赵妍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3-118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与文本间互为阐释、相互影响,消解了文本的原创性和作者的权威性,同时,同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的文本观一样,互文性理论也强调文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重视从文本自身的内部关系来阐释文本。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心雕龙.隐秀》等表达了与西方互文性理论相似的观点,不仅如此,它与中国传统文论文本以及其自身的其他篇目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凌丽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本文运用叙事学的观点,从视角和时空等方面对白先勇的《游园惊梦》进行了文本分析,指出白先勇在视角运用方面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结合,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思想、命运,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度。在叙述时空上,十分注重对叙事节奏的控制,重复叙事的加入,使文本产生更强烈的节奏感,表现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春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5)
《马氏文通·正名卷》专章解释其全书所用之“名”(术语),这在汉语学术专著的书写史上值得特别关注.其术语解释体现出互文性特征.表现为:对象语言之间的比照;元语言之间的参互;元语言和对象语言之间的牵连.由《马氏文通·正名卷》术语解释的互文性可推知:其摹仿印欧语系语法之嫌疑,在一定意义上实为其“互文性”的某种体现.《马氏文通》表述之互文性有其局限,吕叔湘、王海□编订之《〈马氏文通〉读本》使原著成为可读之本,富于修辞创新. 相似文献
16.
汪梅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3):74-80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他为世界文学和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觉醒做出了独特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莫言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蛙》是他历经四载潜心而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将人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转变深刻地挖掘出来.两位作家的作品虽然存在诸多不同,但有不少相似之处.两部作品的互文性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地域性特征为基础的写作手法、以个人-民族式表现生活的层次手法、生殖崇拜、尊重女性、悲剧色彩和"时代-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罗杰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1):53-56
本文着重探讨了互文性理论的发生发展,并运用此理论对《曼斯菲尔德公园》进行了解读,具体分析其文本的互文性特征,说明互文性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必然性扣重要性;也说明了研究互文性有益于拓宽文学批评理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对《法国中尉的女人》和《红字》从背景、人物、主题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探索福尔斯和霍桑对主人公塑造与故事建构的互文关系。分析萨拉与海丝特这两位独立坚强,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及造成主人公际遇的深层原因,揭示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 相似文献
19.
李曼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58-60
现代主义小说家福克纳的作品以其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和同情、对人性的现代主义揭示而引人注目,其独特的小说技巧也一直是文学研究和评论的焦点。《我弥留之际》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于一身,成为现代主义小说写作的典范。文章从互文性角度解析这部小说的构思策略及主题,阐发了福克纳对人类苦难的描绘甚至歌颂,表达了对人类坚韧精神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