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本质上是生活辩证法,其核心要义是围绕着权利而展开的,是对生活主体的生活权利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则和趋向的历史性解读与本质性把握,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生活辩证法以对生活的前提进行批判性地审查为始端,以"劳动—生产"为基源,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基础而生成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领域、多层面交错而构成的生活关系逻辑,构成生活的空间性维度,最后显现为生活形态的阶段性与历史性转换、生活从民族史向人类史转换,形成生活的时间性维度。劳动—生产辩证法、生活关系辩证法和生活历史辩证法构成了马克思生活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架构。  相似文献   

2.
现当代,一批大城市、受过较高教育、有较稳定收入的年轻人正在建构一种“非婚生活方式”,他们以独立生活为基础、以浪漫关系为亲密关系的前提,开创和实践新的社会生活空间.这种生活方式充满弹性和个体自主性,带有个体对浪漫情感的想象,构成了在传统、理性和市场化时代的个体浪漫主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盐文化与民众的物质生活——以四川省自贡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文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以四川省自贡地区为例,从盐的生产、运销、使用三方面对盐文化与民众的物质生活进行探讨,认为盐文化事象不仅产生于民众围绕盐的物质生产、生活,而且它们体现了当时的盐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并且与民众的物质生产、生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众文化以其绝对的优势销蚀着道德生活以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瓦解着人们对可能生活的终极意义的追寻,从而失去了道德精神和信念,失去了对德性品质的培养。文章在对以娱乐和消费为主要特质的大众文化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试图通过对正义观念演变的考察,建构一种能够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良善生活来解决正义与道德生活相分离的问题。赫勒所要超越的正义是完备的静态正义和变动不居的动态正义,她将正义置于政治哲学、社会哲学与道德哲学的连接点上,提出了不完备的伦理—政治正义概念,并试图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社会通过"彼此互惠的纽带"连接起来,致力于探究一种适应个体化发展的良善生活。正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良善生活,而良善生活以生命与自由为最高价值,以价值对话和伦理商谈为正义程序,以感情为人际交往的纽带,以团结为共同体的道德目标。因超越了传统的正义理论,良善生活的建构成为可能,又因良善生活的建构,深化了当代正义理论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息社会以电子产品及其交互手段为支撑条件,这一物理特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与信息社会的物理特性相关的生活方式特征,如较多借助电子信息工具在室内完成各种日常活动、消费结构中电子产品及其相关费用增加、较多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规律。但信息社会的物理特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消解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破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危害大学生身体健康等。  相似文献   

7.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现象。随着四个文明建设在茂名市的发展,广场文化成为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场群众文化的范畴、形式、功能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市广场文化的现状,探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策略,旨在引导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打工诗歌"以直面打工生活的勇气和责任,通过各种原生态的意象书写记录当下打工生活情状与疼痛经验,体现了文学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情怀.这些诗歌意象提供了打工生活的直观和丰富,也呈现出简单化、理念化的倾向.同时,代言式的愤怒情绪的泼洒,一定程度上阻滞了诗歌意象的美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多种向度下的生活质量观,包括经济学生活质量观、社会学生活质量观、生态学生活质量观及文化学生活质量观。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复杂的体验,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精神生活更多体现在以心理认知、情感、态度、需要和价值等方面形成的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健康及价值判断,即心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想象史学”的概念,以《生活周刊》为例,考察1920年代至1930年代城市知识群体的生活想象与身份认同问题。这一时期,知识群体的生活想象主要集中在生活意义、生活趣味、职业生活以及闲暇娱乐四个方面。知识群体赋予“生活”超越当下的正面色彩寻求生活意义。他们将原本重复的、单调的、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精致化、陌生化与艺术化,获得生活趣味。知识群体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倡导职业的真谛与乐趣所在,弥补职业生活单调、无聊的特点。他们将闲暇娱乐视作职业生活的调剂与补充,是恢复职业工作状态的手段。城市知识群体运用他们具有的文化资本,对生活赋予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取向,同以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市民阶层生活品味相区隔,既强化了他们对自身群体的身份认同感,也固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分殊。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开拓者。在他之前,中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田园诗。只有他那些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才称得上是完全意义的田园诗。几十年的田园生活,他主要是从事躬耕陇亩和诗文创作。他以超现实的审美态度来反映现实生活、记录理想生活,又以平淡简约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千余年来,人们对他的田园诗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研究,成果丰硕。本文试以生态学视角对他有关描写田园生活、表现自然生态内容的部分诗歌进行解读探析,以期凸显其诗的爱家情真、爱乡景真、爱农事真、爱民意真的生态神韵。  相似文献   

12.
对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咏叹是古代诗人经常抒写的主题 ,陶渊明对生死的关注和思考则与以往的诗人不同 ,他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 ,以寂然的态度对待死 ,用委运任化的思想化解了对生死的矛盾困惑 ,从而为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构建了一种回归自然、审美地享受平凡人生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诗意的田园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对人的现存生活状况揭示、批判和革命化的丰富哲学思想,“生活”因而成为其哲学的重要范畴。“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哲学原则,与以实践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建构起来的实践辩证法具有内在统一性,赋予了以实践辩证法为逻辑的生活本体论在马克思生活哲学中的基础性与一般性地位。生活本体论是在实践辩证逻辑下得以提出和推演的。随着实践辩证法的发展,生活本体论得以萌芽、发展与成熟,体现为生活本体论由“类生活”理论向“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全面化理论转换。深入地挖掘马克思的生活本体论思想,更能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经典生活质量理论为逻辑起点,采取客观社会环境与主观生活质量的整合分析范式,建构了由认知、情感、行为和态度等四维的生活质量因果解析模型,并以城市化后深圳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具体探究了地位结构、家庭资源、集体消费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以往生活质量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解释度。城市化后,集体消费对于个体生活质量影响日趋显著。加大集体消费的供给、确保城市化后失地农民的家庭生存资源,是当前城市政府提升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之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休闲农业是近年来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分析、比较现有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农业是以"三农"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为载体,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型态,并分别从资源基础、经营内容、服务宗旨、体验价值、产业提升等5方面对休闲农业的内涵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6.
建设崭新的乡村生活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和美学的崇高使命就是寻求一种宜人的生活方式。以农业为载体的乡村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城市为载体的城市生活方式 ,乡村生活方式体现出来的和谐性、人文性、非功利性等特点有助于我们克服城市生活方式的不足。但乡村生活方式又有新旧之别 ,旧的乡村生活方式因为低效、狭隘、缺乏主体性而被城市生活方式否定。而崭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因其对城市生活方式与旧的乡村生活方式的超越 ,成为一种宜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现代人共同面临的生活压力入手 ,简析传统宗教受冷落的原因 ,着重论述了邪教如何迎合人们的普遍心理吸引、控制信教者以及邪教对人们心理和生活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 ,力图增加人们对邪教的认识 ,以提高辨别正、邪教的能力及抵御邪教危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因生活的地理环境、自身发展历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以渔猎经济为主。但在清朝中后期,随着清政府对东北边疆地区管理力度的加强,赫哲族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及生活习俗等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赫哲族的社会变迁做一简要剖析,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9.
陈咸瑜 《江汉论坛》2007,1(11):67-70
20世纪西方哲学告别传统形而上学,转向和重建生活世界,实质是因为作为人类生存根基的生活世界的丧失以及人作为主体之意义的遗忘.在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和意义转化中,人的生活世界之根和人作为主体之意义得到了某种重新显现和澄明.作为一种哲学观的转换,生活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被理解为以实践为纽带,"知性"与"意义"相统一的属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以实践的哲学观洞察了生活世界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激烈冲突和对抗性质,总体上确立了改造生活世界的理想性追求.  相似文献   

20.
沈国琴 《学术探索》2013,(12):23-27
奥特弗利德·赫费的生活艺术学是在反思、升华、重构古代生活艺术学及斯宾诺莎和康德等哲人的生活艺术学说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该学说以生存一元论克服了传统的实体性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把“存在”还原成动词“生存”,对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存在方式进行了多元多维的分析与考量,是一种以获得幸福为宗旨的动态的、开放性的生存美学,凸现了生存中各个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及多元共生,是对个体自我生成性本质的一种较新的开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