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古代从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人在借用中国汉字、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段 ,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再塑造 ,并利用汉字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日语汉字新词产生的背景及其造词方式 ,既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又揭示了日语汉字新词对中国近现代汉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字与汉文化相伴而行传到国外,日本吸收,借鉴了汉文化,同时也借用了汉字这种文字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又与日本文化结合起来,从而带上了日本特色,天皇的名字从本土的日式名转为重视汉字意义的双字名;年号的用字也从浅层次记事而转向深层次寓意,而且一定要源自中国文献典籍,天皇名与年号的用字变化正反映出汉字与日本文化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3.
公元四、五世纪,汉字传入日本后,从借用汉字的音,发展到借用汉字的意,以至于后来根据汉字创造出日本的文字--假名文字.日本人把两个发音、构造、特性等方面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融合在一起,将汉字改变成适合他们本民族的文字,使汉字成为有别于中国汉字的独特体系.虽然,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也受到过种种怀疑、排斥,并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也受到了并将继续受到冲击,但汉字在日本文字乃至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它将以自身的价值确立在日语中无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术界素有“汉字”一词由该国首创之说,最早文献为入唐僧最澄817年撰著的《照权实镜》。迄今为止,中国人或其他国家学者也未对此提出质疑。然而,早在8世纪初以前,唐僧义净的《梵语千字文》已使用“汉字”一词,时间比日本早百年以上,因此推断最澄所用“汉字”概念源自中国而非其独创。此外,在中国书法史上,“汉字”相对于魏晋以后流行的草书、行书、楷书等,指称“汉代之隶书”。然而,梵汉对译实践中产生的“汉字”及中国文字书写形体流变过程中萌生的“汉字”,均限于特殊语境及历史时期,并未演化成代指“中国文字”的泛称。清末赴日的中国官绅接触到日本语境中与“假名”对应的“汉字”概念并将之引入国内,创造出一个涵盖东亚的“汉字”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的。古代的日本人使用汉字书写自己语言的时候 ,与汉字的意义完全没有关系 ,只是借用发音书写日本语。日语中的“当用汉字” ,表现了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内容。较准确地理解日语“当用汉字” ,对于掌握较地道的日语 ,从而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论日本汉字检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治维新以后 ,汉字在日本面临严峻挑战。从削减汉字论到实施汉字检定考试 ,汉字终于获得了历史公正的评价。从日本汉字的变迁史中得出汉字检定是日本对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肯定。从这一点上分析 ,日本汉字检定在日本国民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出"与"重"、"半"与"牛"、"凤"与"鸭"、"方"与"圆"、"炊"与"烟"、"射"与"矮"等几组汉字的意义长期以来被颠倒了,并且谬误了几千年。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这种俗解汉字的做法不利于汉字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和应用,我们在理解汉字意义的时候只有坚持以古文字为依据,正确理解和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并且参证古代文献语言材料,才能正确解释汉字。  相似文献   

8.
日语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学习汉字 ,运用汉字 ,发明假名 ,创造国字 ,引进外来语的演变。尤其国字的创造体现了日本对异文化进行融合、改造的才智。本文以国字为中心展开 ,揭示日本对异文化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字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融合的尝试、中亚留学生"汉字难学"的主要表现、引入文化教学对对外汉字中"汉字难学"的解决办法、将文化引入中亚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关键点四方面出发,指出将汉字文化融入中亚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使汉字教学和文化教学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汉字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书写"。信息量增加,用字范围扩大,对书写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工具材料直接影响书写状态和文字形体;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文字书写的规范性。楷书是字体发展最后一站,与"书写"和"印刷"有关。  相似文献   

11.
“汉字文化圈”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化圈”作为文化传播形成的文化场,指具有相同文化特质、文化结丛的文化群体所构成的人文地理区域。“汉字文化圈”包括使用汉字或曾经使用汉字并承袭汉字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这一文化场在地理分布和构成上以中国大陆为主体,以中印半岛东侧、朝鲜半岛为两翼,日本列岛等地为外缘,即“东亚文化圈”所囊括的范围,从泛宗教视角又可称之为“儒教文化圈”、“中华佛教文化圈”。这一区域的文化共相是:汉字、汉文,儒学、华化佛教、中国式律令制度,以及中国式生产技术、生活习俗等,它们共同组成以汉字为信息载体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是汉字文化发展并在中国境内外传播的结果。以汉字这一文化要素作为标志的“汉字文化圈”,是一个真实的、富于弹性的、有着强劲生命力的人文地理区域和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可喜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语探源》是从文化史角度对近代汉字新术语生成问题作全面考察的国内第一部较大型著述。它从中、西、日文化互动中揭示汉字新术语生成之源,凸显出汉字文化在中国、日本近代文化转型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日源汉字新语的形成、入华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推进了相关研究;在中国近代重要概念的由来、形成问题上也有可贵的创获。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对汉字加工的研究揭示了人在大脑中储存汉字,以及认识汉字、加工汉字的奥秘.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种表意文字之一,对外国人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本文使用汉字加工理论的成果,研究汉语教学,以期促进外国学生对汉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三种期刊是涉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三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拼音文字背景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汉字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回顾了近十年来(1999~2008年)三种期刊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进展,从"留学生对外汉字学习特点和习得规律"、"对外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汉字应用等级水平研究"、"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国外对外汉字教学简介"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内容阐述,对三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以期把握该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  相似文献   

15.
刘璐  曾茂 《延边大学学报》2022,(6):66-73+138
韩国和中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各领域的交流从未间断。韩国也属于汉字文化圈,社会生活文化也深受中国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人名用的汉字不断变化和扩充。以韩国人名用字为切入点,从中观察韩国人的思想认知,发现韩国人名大多数使用汉字进行标记,只有少部分人名是用韩国语固有词或其他外来词进行标记。汉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也是文化思想的体现,因此,可以通过对韩国人名以及相对应的汉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窥探汉字的字形、字义对韩国人名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人名用字中体现的中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是从中国引进汉字 ,用以表记其民族语言的。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历史过程中 ,在许多方面有所发挥和发展 ,确实做到了“汉为日用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的汉字本来来自中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日本人又用汉字组合创造了为数不少的日语词汇,即和制汉字。和制汉字的一部分在近代又传回中国,为中国人所用,如,“金属”、“议员”、“科学”、“法律”、“物理”等。这种现象不单单是两国文字的交流,而是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的语言和文化,文章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汉语中的日语词汇,从其引进的背景、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日本鱼名的多样性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从鱼多用汉字标记,用汉字原意的解释,依据鱼的形状和习性为鱼命名可在汉语辞海中找出根据这三点足以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日本人用的是和制汉字,使用多种鱼组成成语,日本的"国"字既便是用和制汉字标记,这一点上看到日本文化既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又有对自身日本文化的创新。体现了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日本民族原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汉字的传入,日本人开始用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之后,又经过一代代的艰辛努力,逐渐完成了对汉字的吸收、创新与发展,终于把具有一字一音表语词特点的汉字完全融合到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去,形成了一套和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字成了日本的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汉字传入以前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的传入,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其在使用和假借汉字的过程中逐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包括平假名、片假名,还包括表现日本文化特色的国字。严格的说,中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两个使用汉字的国家。本文主要考察了汉字在日本最初的用法,论述了假名的产生过程以及日本国字的释义,对与中国汉字相关的几种日本文字做简要、基本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