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铁生  王丽莉 《学术论坛》2005,42(12):153-156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是两个对立人物.牧师丁梅斯代尔对于爱情的追求,不仅深深地刺痛了白兰的丈夫齐灵渥斯,同时自己也饱受良心上的折磨;同样,齐灵渥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人格结构失调,受本我"快乐原则"的驱使,从精神到肉体对丁梅斯代尔进行百般折磨.二者表面特征是善与恶、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激烈冲突,实质上是二者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上的冲突.在这两个男性人物与女主人公白兰的爱情悲剧中,各自人格的发展变化是当时清教的偏执教规以及蒙昧时代的伦理标准及规范所造成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两人在历经了人格层次的冲突和交锋之后,故事虽然以悲剧结束,但终于在自我的调解下,从本我走向超我,达到了人格结构的和谐,为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和宗教状况、社会对人格结构的影响以及人格结构的裂变与升华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2.
构成当前村庄权力基础的因素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权力"文化网络",也不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权力"组织网络",而是权力的"利益网络".问题是"利益网络"不能构成村庄权力稳定的基础,其要害在于单纯利益关系不能构成有效的社会关联.正因为这种有效的社会关联的缺乏,致使村民失去了对乡村干部和社会地痞的抵御能力,无论是行政的村庄权力还是自治的村庄权力,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应对当前村庄权力利益网络这一事实,如何建构村庄权力的合法性,将成为农村可否保持稳定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教育反贫困"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在'十五'计划中期的中国西部农村,哪些特征因素影响农户的贫困状况?选择什么样的反贫困战略?"通过对2004年2至4月进行的大型调查的分析研究,我们将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每年637元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估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贫困"和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历史因素等构成累积的贫困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选择"教育反贫困"战略.本文立足于这一点,对中国西部农村"十一五"期间"教育反贫困"战略的实施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红字>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来探讨人性的善与恶和道德准则问题.从齐灵窝斯、丁梅斯代尔、海丝特·白兰直至珠儿,人的灵魂一步步由"堕落"、忏悔、彻悟发展到精神的自觉.<红字>超越了人物性格中"善"与"恶"绝对对立的传统观念.善与恶这对标准不能概括人的丰富的行为和心理.同时,善与恶的评价标准本身又有着历史的局限.其实,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在介于善与恶之间的道德标准上得到评价的.  相似文献   

5.
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理论的主题和对象都是社会基本结构.罗尔斯以社会正义为基本诉求,试图调和个人自由和平等之间的矛盾,进而真正捍卫个人权利.我们认为罗尔斯的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理论,而且是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自觉地把社会基本结构作为理论主题,是罗尔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问题和农民受教育问题是影响并决定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和人为的作用,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往往以城市为中心,忽视农村世界的教育处境和教育诉求,并将其施用于农村.本文以教育政策价值为分析视角,探讨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认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政策的价值重构,做到农村、城市"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农村现代化并非单纯的农业现代化或农业工业化,而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进步和现代化,包括农民、农业、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从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我们提出了确定农村现代化衡量指标的基本原则,并且选择了综合经济、农民素质、农业经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5个方面的主要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建设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六年多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减弱.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西部农村贫困与小康社会建设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人们.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将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西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诗经>中的这类题材的诗歌大多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深受现代读者的喜爱.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婚姻爱情中的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而且通过这些表象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使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和不少读者认为赵姨娘母子卑贱下流;<醒世姻缘传>的作者和不少读者认为龙氏母女泼悍、没有教养.如果将赵姨娘母子与龙氏母女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观点是一种偏见.其实,赵姨娘母子是嫡庶制度的受害者,应引起我们的同情;龙氏母女是男权社会的反叛者,值得我们敬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中,冰心是惟一一位受到特别关注的女作家.以茅盾为代表的编选者在确立新文学"关注现实,提出问题"的创作传统、赋予新文学历史合法性的过程中,选择冰心的"问题小说"进入这部"经典",对其提出问题的社会意义给予肯定;与此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对冰心小说所体现的具有女性性别内涵的社会问题思考做出了贬抑.该书的编选,对构建和彰显以男性为主导的新文学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此间女性历史和自我的双重主体性,一定程度上受到遮蔽.  相似文献   

12.
宏大叙事试图对社会历史提出一种全知的权威的解释.通过对<古船>、<白鹿原>、<丰乳肥臀>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三部作品的宏大叙事框架里,女性角色是一群没有主观的人生吁求,没有主体的心理体验,被充分"性化"与欲望化,游离于社会文化层面之外的非人的存在,说明这个叙事系统本身对于女性是排斥的.  相似文献   

13.
赵海月 《学术探索》2001,2(6):19-21
治乱循环周期现象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政治问题."兴亡周期率"和"变法效果递减律"使中国历代王朝都未能跳出自身设定的治乱循环的逻辑.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致命弊端所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之路,这就是民主.民主政治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而法治则是对人治的超越.只要我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就能完全彻底地跳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之久的历史怪圈,就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4.
<小的是美好的>是七十年代初发表的谈论发展问题的一部畅销书.尽管这本书存在着某些错误观点,总的来说它是西方研究发展战略的一部重要著作.尤其是它提出的"生产问题尚未解决","人们应该高度重视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人类最大的资源是教育的问题";以及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中间技术"应用等问题,对我们现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能否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新的突破,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党如何领导推进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行思考,从振兴农村经济、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造和谐社会和加强基层党建诸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侯义祥 《西部观察》2005,(10):46-51
想写这篇稿子有很久的时间了,一直因为时间限制未能如愿,这次我们将要和&lt;西部观察&gt;作告别了,我想再不写出来,实在是难以了却心愿.我想以我简约的文字给读者一些启迪,也是作为一个&lt;西部观察&gt;人献上的一份薄礼吧.……  相似文献   

17.
王守颂 《理论界》2015,(1):36-40
农村社区现代化建设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现代化治理存在着管理机构形式化,服务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社区自治组织职能没能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社区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社区的发展。突破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从社会工作视角,采取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法,能够为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富民”与"富国”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发展中必然要涉及到的内容早在2000多年前,以儒、墨、道、法等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就曾对此问题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认真分析和总结古代先贤这方面的思想精髓,对于我们今天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之后曾一度遭到封建婚姻观念的强烈抵制,并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后果.直到1953年3月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贯彻<婚姻法>运动,才使封建婚姻观念大大削弱,使新民主主义的婚姻观念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形态.群众运动是推动新婚姻观念确立的直接动因,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则是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20.
孙中叶在《布罗代尔钟罩与制度收益共享——一个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视角》一文中认为,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复杂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中的农民没有能力从现有的制度框架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