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经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崭新命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贫困地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薄弱环节。本文以贫困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三个基本问题:即贫困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现实困境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亮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1):5-9,16
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被理论界再次推动为理论热点的时候,诸多研究方式、研究问题也成为了反思的对象。在当今中国,“不断地向马克思主义求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一个“共识”。若要真正推进马克恩主义大众化,必须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存在的“五个伪命题”: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降低学术性;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做“静态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由于忽视了日常生活本身这一基本要素,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存在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倾向和问题。要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理论研究层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切实关注民生发展、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并身体力行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立毛泽东思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基础;倡导深入群众,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提倡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通过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对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具有典型性。民主革命时期,在创立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继承捍卫毛泽东思想、创立邓小平理论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对于全面把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阐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关系,并从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网络载体等方面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崭新命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三个基本问题:即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宣传和普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大众化是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研究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探索解决的途径。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者之一,并终身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贡献,集中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参与和领导党的早期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来身处党外,仍然译撰并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系统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解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等等。考察不同时期李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特点,可以从中得出若干启示,对于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