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企业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Total Quality Managem ent;Total Quality Control)"概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英语教学质量为目标,建立"双全式"——全体教师参与、全过程管理的新型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伴随新媒体时代到来,微电影逐渐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新载体。以微电影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既具有突出的优势条件,又面临一定的现实挑战。以微电影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形成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良性互动、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的互融互通、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双向建构的实践特色,彰显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有机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以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的实效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研、论证和实践,建立了"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引领,以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监控与考核激励为保障"的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骨干日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支强大的队伍,无论从思想、科研、文体、社会活动等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大学生骨干家访也成为大学生骨干积极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一个载体,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具有简便易行、经费投入低、贴近学生情感等特点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接受度的现实意义,具有激励大学生责任情感、提升骨干个人素质与能力和凝聚班级团队的隐性教育功能,可通过强化教师参与、利用多种载体和建立长效机制等途径发挥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服务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内在关联性是二者之间有机结合的契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师素质结构,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二者实现有机结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划,更加深入广泛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利于教师贴进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划,更加深入广泛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利于教师贴进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师期望是一种外在动力,在教育中积极的教师期望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针对当前大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外语焦虑"和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强调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关心和鼓励每个学生,寄予他们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并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以此来消除学生外语焦虑的情绪,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树立英语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特点及其形成变化的规律入手,提出高校辅导员应在工作内容、工作思路、教育手段等方面主动做出有效改进,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施学生主体性教育;因"境"施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和载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骨干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需要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进行重新定义。大学生骨干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密联接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学生骨干培养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影响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各种因素出发,综合考量,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以实践实训为基础的立体式培养模式和机制,努力使其成长为"政治坚定、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本文认为,要从工作实际出发,抓住时势和时机两个"时",落实高度和适度两个"度",并且追求实际效果和效率中的"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并不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中同样含有丰富的价值理性,同样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在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进行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培养学生形成与工程师职业相契合的工程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当前工科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完善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以上理性思考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强化实践教学,从挖掘实践教学的思政资源、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以及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构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育人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提升了思政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从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及其成因入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知行合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实践机制、示范机制和评价机制,不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具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对如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落实16号文件精神的探索与实践,认为以服务工作为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贯穿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始终,才能真正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育人为本,以理服人;教学贴近现实,教育内容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重视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育人与现实育人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育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统实践育人侧重的是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比较薄弱,与校园主流文化脱节。构建以“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优良的“五爱”校风。将“五爱”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求知工农、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是青年成长成才、市场经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高教发展的共同需求。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要从五个层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从解决特困学生生活入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吸引专业教师参与、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两课教育”和“自我”教育、勤工助学活动、科技服务、教师科研项目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构建科学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一页纸考试"具有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为前提,以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导向,以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目的的特征。这一考试方式变革了传统试卷设计形式,促进了学生系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推动了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并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在实践中,还要通过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命题质量;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考试的组织和程序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一页纸考试"方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三贴近思想由来已久,它的实践还在继续,对三贴近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对三贴近内涵的分析,文章提出贴近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贴近生活是其源泉,贴近学生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志立人、以行树人五个方面将三贴近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