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清末五大臣对欧美、日本进行政治考察是1905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之一。五大臣出洋政治考察在晚清十年的“新政”和立宪运动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清末五大臣对欧美、日本的政治考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应归纳为五个方面。厘清这个问题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应变历程中是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场宪政运动中,王造时是积极的组织者和宣传者.他指出,训政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实行宪政,才能消弭内乱,集中民力.他主张国民党应立即放弃一党专政,制定法律以保障民权,同时迅速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对,王造时的宪政主张无一得到实现,整个宪政运动也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论邹韬奋的宪政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宪政,就是指民主政治。本文分析了邹韬奋先生宪政主张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说明民主宪政与抗战的关系;具体阐述了邹韬奋抗战时期的宪政主张.主要从言论自由、党派平等、民意机关的职责和民权等四方面进行论述;最后,着重论述了如何实施宪政的步骤、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对张东荪政治思想中的宪政观进行探讨,首先从限制权力主张法治的基本内容、对抗调和的宪政精神两个方面分析了张民初时期在宪政观上的基本主张,其次阐述张对国民党宪政建设的态度,最后指出张发生了大谈制宪到对国民党宪政不感兴趣不愿多谈宪政的重大转变,并以张在宪政价值理念上对自由的取向所发生的偏移对这种宪政观的转变作出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1939-1940宪政运动时期的中共宪政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1940年宪政运动时期,为了争取人民的抗日民主权利,中共提出了关于宪政问题的重要主张.中共既反对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又反对走西方的宪政道路.根据中国国情,中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主张.中共的主张继承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又摒弃了其中的消极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推行宪政主义的法治国家政制构架之中,宪政与司法的联系可概括为两种对待问题的方法和理念:“宪政司法”与“司法宪政”。“宪政司法”关注司法的宪政品性,着眼于司法运作和司法改革的宪政主义视角;“司法宪政”则极力倡导和探索宪政的司法进路,强调司法的宪政功能以及司法改革对宪政建设的意义。中国宪政建设与司法改革积极推进,当前应致力于塑造宪政型司法,建构司法审查制度,在宪政程序中导入司法理性,正确处理司法改革与宪政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法律思想 ,不仅以变法维新为主要内容 ,提倡“德治”、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主张宪政、强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等 ,也是梁启超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民主宪政主张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他积极倡导宪政,反对独裁专制,认为宪政在中国是可行的,只有民主宪政才能建设强有力的政权。他主张通过民主法治团结人民,约束政府,以形成一致对外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论道家对社会正义的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等、自由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正义原则和人类的普适价值。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自由等思想资源,亦未形成西方的自然律等思想。本文认为,道家的“道”就是中国式的自然律;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表达了以被统治者的意志进行统治的政治自由主张;郭象等“物任其性”、“各得其正”等主张蕴含了个性自由的可贵精华;而“通天下一气”、“齐万物”、“损有余补不足”等思想,则逻辑地通向了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诉求;道家试图通过无为而治实现上述政治主张,这一模式亦与现代宪政精神相通。  相似文献   

10.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最初见于明代晚期。在随后的清代获得了广泛流传,多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小说和戏曲。“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分别经历了“君虽不惠.臣不敢不事君”、“君为臣纲”、“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等观念的衍化历程。明清时期君权的无限膨胀,君主专制的绝对强化是此观念产生、流传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观念,有其明显的宪政主张,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宪政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科学发展观的宪政价值日益突显,表现在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升执政党的民主素质,有利于树立执政党的宪政意识,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宪政条件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临”、“望”、“紧”、“贤”等从“臣”汉字的形体结构,认为今天的“臣”宇字形有两个源头:其一,“臣”像人被束缚之形是造字之本义,其义乃由“缚”而“牵”,由“牵”而称被牵者为“臣”,很自然地引申出了“奴虏、臣仆”等义,是为正解;其二,“臣”像竖目之形,则是一种误解和讹传。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具体宪政主张因时而变,但其宪政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宪政实现途径的过渡论和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只问政体,不问国体"论。究其原因有二:梁启超将救亡图存作为其宪政思想的目的,将具体的宪政主张视为手段;梁启超的哲学思想深受进化论的影响。梁启超的过渡论呼应了他所处的中国历史上社会变迁最为遽烈的过渡时代。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只问政体,不问国体"论融贯了他所谓的"保守心"与"进取心",既保持了其思想的连贯性,又能与时俱进。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最快的阶段,曾琦在这一时期通过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民主宪政主张,从而为这一时期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团结抗日、争取政治民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过去对于甲骨文“臣”字形义的认识有误,正确的解释应为“臣,长也。事上监下也。像耳目之形”。这可以得到甲骨文中诸多“臣”字字形和辞例的验证。实际上,商代的“臣”是一种职官泛称。商代类似于“臣”的职官泛称还有不少,“亚”和“尹”是其中的典型。此时称“臣”“亚”和“尹”的职官,不仅存在于内服,而且存在于外服,这主要是因为商代的职官分职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将《韩非子》粗读一遍,颇有感触。韩非懂得社会是发展的,因而提出因时而变的治国思想,这无疑是进步的,但由于他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处处为君主一人打算,致使他的治国措施在实践中,不能不遭到彻底的失败。忠君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先秦时期的儒、法、墨各家,都是忠君的积极提倡者,但他们的忠君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条件的,例如儒家的主张就是首先“君仁”,然后“臣忠”,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如果  相似文献   

17.
贤良对策     
错对曰:平阳侯臣窋、汝阴侯臣灶、颍阴侯臣何、廷尉臣宜昌、陇西太守臣昆邪所选贤良太子家令臣错②味死③再拜言:臣窃④闻古之贤主莫不求贤以为辅翼,故黄帝得力牧⑤而为五【注释】①晁(音湖)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历任博士、御史大夫等职,他著书三十篇,主张削弱诸侯王割据势力和更改法令等,很得汉景帝的信任,号称“智囊”。  相似文献   

18.
报纸记载、时人回忆以及学界论述对史实的描述,建构了国人有关康有为在“丁巳复辟”中的言行及其“虚君共和”主张的历史记忆。这却可能有意或无意间忽视了对康有为这类处于转型中的文人参与政治时其内在历史困境的考察。于是,则形成了对康有为此种言行的误读。同时,笔者也意在以此个案分析,来描述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  相似文献   

19.
《说文三下·臣部》“臣”字下云:“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许慎于“臣”之说解,可谓得其神髓,本无疑可举,然自郭老释“臣”为竖目以来,后学莫衷一事,至以许说为误。细检甲、金文及先秦古玺文字,方悟今世之“臣”,其字形由来有两个源头:“臣”象人被束缚之形是正宗主流;象竖目之形乃是旁支杂厕。“臣”于造字之初,与“目”在形、音、义三方面都完全无涉,但后来甲文横写之“目”有变竖者,字形与“臣”混而为一,竖写之“目”原有的读音遂为臣的读音所取代,各自原有的意义却在形、音统一的条件下保持下来。是以“臣”字不但字形的由来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牵动着全民族的神经,国内各党派、各方面人士都在思考如何应对日本的侵略,张君劢作为中国国家领袖,提出按全体性战争的要求从民族本身之精神力和物质力两大方面进行备战;政党休战,举国一致,开展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树立信心,坚持持久战;结束党治,实行宪政,以救危亡等抗日主张,体现了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对主流的国共抗战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