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进行了民族主义的政治文化转向,在这一背景下,延安开展了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对“五四”新文艺重新评价成为“民族形式”论争的焦点,是形成文艺“民族形式”论争思潮的关键因素。对“五四”新文学重新评价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文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先天悖论,在于文学所属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的政治历史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概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到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这段时间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它直接地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相联系,是“革命文学”论争这一文学思潮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具体反映和实践。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克兴等人与太阳社成员钱杏邨、蒋光慈等人的文学理论批评,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倾向。其中,钱杏邨的文学批评活动最努力。钱杏邨写下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并结集出版了《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两卷和《文艺批评集》一册,译介、研究外国文学的《力的文艺》一册,使他成了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将。  相似文献   

3.
“与抗战无关”及其评议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与政治的密切结合,既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的一种传统,也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但是,文学与政治要不要结合?文学与什么样的政治结合?怎么结合?这也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不同政治观,文学观、审美情趣的文学家们论争不休的问题之一.1938年12月至1939年4月,中国抗战文学界围绕“与抗战无关”展开的论争便是其中的一场尖锐激烈的论争.本文拟就这场论争及其评议加以清理与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老舍1941年前后文学回归和抗战文艺论争的关系,从关于“暴露和讽刺”的论争、“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以及所谓“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正是这几次关于文艺问题的论争为老舍抗战时期的文学回归提供了足够的思考余地并促成了老舍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自由主义文艺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始终存在着一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潮,更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本文联系我国的社会实际,结合当时的某些文艺论争,具体剖析了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与文艺观,从而说明自由主义的文艺主张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在我国行不通。文章还对论争双方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地总结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7.
在“十七年”政治文化批判运动前仆后继的特殊氛围中,60年代的历史剧大讨论因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品格而备受瞩目。其奥妙在于戴着政治的枷锁在学术的舞台上起舞,在“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操纵下,以表面的真实性论争掩盖了问题的现实性本质,从而规避了政治风险。其间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但实质上却是对政治权力的顺从与逢迎。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七年底开始,在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同时,展开了关于一九三六年文艺界两个口号论争的讨论。这场讨论推倒了林彪、“四人帮”强加给“国防文学”的污蔑不实之词,为在文艺界拨乱反正、肃清流毒做了一点工作。还一致肯定了两个口号论争是革命文艺队伍内部的争论。这场讨论是有成效的,它的发生既不是什么人任意提出的,它的结果也不是更把思想扰乱了。当然,对于文艺界几十年来的一桩“公案”,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认识的完全一致,这是毫不足怪的。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在论争中结束,可是这场论争却至今没有结束。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我的这篇文章,则仅限于从学术的角度,谈谈对这场论争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以就正于批评者。  相似文献   

9.
论胡风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评胡风文艺思想的必要性胡风是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文艺理论家,从三十年代中期起直到五十年代中期,几乎所有重要的文艺论争和运动他都参加了。三十年代的“两个口号”论争,四十年代的民族形式、现实主义论争,五十年代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运功,都少不了他,而且是重要角色。从一九三六年起到一九五五年止,他一共写了十本文艺论著,几乎对各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
1928年前后的"革命文学"论争实质上是一场因时代观、世界观、文学理论观的不同而引发的文艺观念之争。在论争的主要方面,即时代与文学、文学与革命、文学的社会作用与审美作用之间,论争的参与者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向度———单向的极化特征与双向选择时的"左"倾性、宽容性与前瞻性。造成向度歧异乃是受当时的文艺、政治思潮影响,论争各方看文学的角度不同,从而造成对文学本质属性理解的不同。归根结底,他们的分歧是个人的社会实践与文学实践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文艺的民族化作一个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一文艺民族化的论争可溯源于“五四”反传统的斗争。从30年代文艺大众化和“旧瓶装新酒”的民族形式的讨论,直到今日的论争,都潜藏着担心我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文艺热点”。这是最近上海市高教系统为做好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进行的情况调查所传出的一个值得深思的信息! 笔者多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服务的单位又是文科院校,因而比较重视分析、研究大学生的“文艺热点”,常常通过探究其文艺心态,窥视他们的思想特点,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对这些大学生的影响。十年来,“伤痕热”引起了“时代骄子”的感伤和叹息。“反思热”带来了“思考的一代”的思考和论争。萨特的存在主义因迎合了他们试图冲破一切樊篱束缚的愿望而大受青睐,一时间“自我设计、自我成才、实现自我价值”成了大学生们逢会必谈的主题。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也曾作为大学生了解自己、揣度他人潜意识的评  相似文献   

13.
"两个口号"论争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争论时间最长的一桩学案。从1934年周扬提倡"国防文学",到1988年中共中央为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胡风彻底平反,"两个口号"论争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一再成为文艺运动的聚集点,因这次论争而导致的"周扬派"与"鲁迅派"的分化在左翼文艺运动和建国后的文学史上演绎了说不尽的恩怨沧桑。周扬是这一学案的主要当事人,从左联解散,到延安整风,再到建国后的历次文艺运动,他的命运沉浮始终与"两个口号"论争息息相关。虽说周扬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的"左翼文艺运动史",但实际上,周扬一生的文艺活动都深陷于"两个口号"论争的历史纠纷而不能自拔。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两个口号"论争,要么是从路线斗争的角度用政治批判方式解决文艺问题,要么是从宗派观念的角度纠缠于历史的或个人的是是非非,这两种途径都无法真正解决"两个口号"论争的矛盾冲突。新时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的淡化和个人恩怨的消解,从文艺理论上确立"两个口号"论争的对话与潜对话状态,是解决"周扬派"与"鲁迅派"历史矛盾的正确途径,也只有从文学理论意义上寻求对话的基点,才能使"两个口号"论争的理论遗产转化为建设性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争论,古已有之。在近代,如果从“五四”运动算起,也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古且不论,就近代文艺运动而言,这种论争,不论属于人民内部的讨论,还是与敌对阶级之间的论战,都是有益的,有利于推动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正确地处理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党的文艺事业就蓬勃发展,发挥着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反之,党的文艺事业就遭受挫折,党的文艺队伍就蒙受摧残。  相似文献   

15.
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成员中发生了“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的论争。在外部政治话语并未介入的情况下,左翼知识分子自发地形成了否定“个人主义”立场,转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自我改造意识,体现出传统士大夫“经世致用”思想在新历史语境下的转换与再造。但由于理论准备的不足,也由于中国特殊的“后发现代性”境遇,在具体的改造方法上,左翼知识分子内部出现了较大分歧。这次论争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宣传与相关文艺运动的展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值得引起学界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民族形式"论争因其特殊的战争背景,使得论争中文学属性淡出,更多体现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碰撞与交锋。政治文化和战争因素构成了论争的核心,并最终决定了论争的进程和战时文艺民族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 文艺界在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中,不少人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不科学”,是多年来文艺出现许多弊病的“根源”,现在不要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这一基本原则问题,我们必须持慎重态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不能轻易地否定。我以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科学的、正确的理论,过去适用,现在也没有过时,革命文艺仍然要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18.
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中文 ,为新中国文艺理论辛勤耕耘几十年并取得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 ,他提出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说为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新出版的《文学理论 :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 ,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在一定意义上 ,堪称为“中国 2 0世纪最后的文论经典”  相似文献   

19.
肇始于抗战末期、延续至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前夕方告结束的关于“主观论”的论争,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公案”。在建国以来的诸多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对这场论争情况的介绍基本上都是片面的,对胡风等人文艺上的“主观论”观点也一律持批判的态度。近年来一些新出的文学史著作,如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修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当代文艺理论家琳达·哈琴以其独特的反讽理论迥然有别于历史上的反讽理论,也不同于同时期的后现代反讽观。她将反讽同后现代政治结合在一起,并试图改变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解构性内核,在“后现代之后”的文化语境中重建具有张力和建设性的文化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哈琴的反讽政治美学同元现代主义理论有了诸多的相通之处,可以共同迎接“后现代之后”文学理论及文化理论发展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