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和形容词带叠音后缀,很有地方特色,使用频率也很高,但它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目前对它的研究也显得很薄弱。本文试从它的结构形式、语义、语法和语用功能入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重叠形式和语义功能10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加“底”,构成“AA底”格式。表示“这么个样子”的意思,这类组合含有强调的意思。如:恶恶底/孤孤底/闲闲底/明明底/胖胖底/亮亮底/等。这类重叠跟遍称重叠相同之点是可带(可不带)儿尾,一般带“的”,不同在于第二音节一般变阴平。“底”的意义在于强调,在口语…  相似文献   

2.
力量 《北方论丛》2006,(6):52-56
汉语词的叠音现象,自古有之。在古诗词和古代散文(古代汉语)中出现的,大多是叠音词,而且基本上是形容词,也有少量的是象声词、叹词。在古代汉语中,也有词的重叠变化现象,但为数不多。唐宋以后的古白话(近代汉语)中,词的重叠变化现象大大增多,不仅有形容词、量词的重叠,也有动词的重叠。近代汉语中词语重叠变化情况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有些词,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没有重叠形式,而在近代汉语中却有重叠形式;2、动词重叠与现代汉语有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3.
新疆汉语方言的重叠与普通话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它分布范围较广,重叠形式较多,重叠的基式也不只限于语素和词.新疆汉语方言的重叠可以构形,也可以构词,如:甜--甜及及(甜得不好吃);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名词、量词甚至拟声词也可以重叠,如:扯--扯扯秧(野牵牛花)、尖--尖尖帽、体统--体体统统(很有体统)、一排排(树)、霍朗(较大器皿的响声)--霍霍朗朗(声势浩大的样子)。重叠的基式可以是语素、词,也可以是词组,有的甚至超出语法单位的层级,两个词的临时组合重叠后照样表达意义,如:黑--黑黑(涂抹在身体或衣服…  相似文献   

4.
能重叠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在现代汉语中,从词法到句法都存在着复叠式。“ABB” 式叠音词在语言中大量存在,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值得人们关注和深入 研究。近年来在谈叠音词、叠音词组的一些文章中,虽也涉及到“ABB”式叠音词, 但未专门对其加以探讨。有的语法书认为“ABB”式叠音词是形容词第二音节的重叠 式,有的语法书则认为它是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去年有人发表文章专门谈 “ABB”式叠音词,着重论述“ABB”不是形容词的重叠式。笔者认为此文的论证 是充分的,故同意此种看法。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笔者同意黄伯荣和廖序东先生的见  相似文献   

5.
“比……不”型“比”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否定性比较句.相对于“不比”句而言,“比……不”句是有标记否定句,只有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成立.“比……不”句中,“不”后常出现单个的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要含有心理动词或能愿动词,或与“不”组合后具有一定的熟语性,而形容词多是积极性的性质形容词.“比……不”句与“不比”句在结论项、句中副词使用、句类分布等结构层面,否定范围、否定焦点、预设、句式义等语义语用层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除了与表示联系意义等少部分动词(如“有、存在、姓、作为、等于、在于”等)不能直接组合以外,都能与其它动词组合(“一”和部分形容词组合,如“一红、一急”等表示变化的意义,本文把这样的形容词当作动词看待)。以下记为“一+V”。 “一+V”并不是一个同一的类,既有属于词的一类,又有属于短语的一类。属于词的,例如“一连、一同、一统、一齐”等。属于短语的一类,还可以分出属于状中结构的和在一定语境中形成动量结构的两小类。前者如“一听,一碰”,后者如“(吃了)一惊”、“(吓了)一跳”等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属于状中结构的“一+V”的问题。状中结构的“一+V”中的“一”,既有修饰的作用,又有关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用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是比较特殊且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它一般是被看作表示判断的动词,所以,过去有不少语法论著认为“是”字句就是典型的判断句,它的宾语或补语一定是个名词性的成分。但是,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复杂的,实际语言的复杂性带来了词的复杂性。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是”除了作动词外,还可以作副词、形容词、连词或代词等;“是”的后边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本文拟从几个方面谈谈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其具体的用法。 需要说明的是:“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如“于是”、“但是”、“可是”、  相似文献   

8.
唐河方言中形容词短语儿化有五种形式:[程度指示代词+A]儿、[多+A]儿、[数量短语+A]儿、[不/没+多+A]儿、[不+A]儿。这五种形式在语法结构和语义功能方面各有特色。同属中原官话的陕县、浚县、确山和宜阳等地的次方言,也有类似的儿化现象,但唐河方言与这些次方言的表义与功能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发现,河南省中原官话形容词短语儿化形式表小称义功能自北向南存在一种渐变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鸳鸯”是联绵词。通过对“鸳鸯”的历时考察,发现“鸳”、“鸯”能单用、分用,有重叠形式,“鸳鸯”有异序词,也和合成词一样。所以用现行的有关联绵词的语素识别方法一双向替换法不好判断它是否是联绵词。通过考察联绵词的来源,提出了新的判断方法,用两个公式区分联绵词与合成词,最终确定“鸳鸯”从古至今都是联绵词。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 专有名词”短语结构在句子中处于形容词典型的句法分布位置,是一个典型的形容词性句法框架。“程度副词 专有名词”这一偏离搭配现象存在的修辞语用条件表现为:一是这一句法框架为“程度副词”与“专有名词”的偏离搭配提供了一个句法结构合理化的依据;二是“专有名词”应具有形容词性语义特征。“程度副词”、“专有名词”相互之间具有搭配选择限制条件。“程度副词 专有名词”短语结构的语义内容具有语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形容词的重叠构形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容词的重叠构形试析杨振兰本文讨论形容词的重叠问题,基于以下几个前提。第一,所谓“重叠”是指重叠构形而非重叠构词。如“漂漂亮亮”与“花花绿绿”,同是两个音节分别重叠,但前者属于构形形态,而后者则属于构词方式,前者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这不同于诸多谈论形...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言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讨论单音形容词作定语的语序规则问题,并试图从这些规则形成的心理现实性出发去加以阐释,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其语义指向说,单音形容词定语可以分为“分指性形容词定语”和“合指性形容词定语”两类,这两类定语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形式不同。在作定语时的顺序上,前者分别遵循“四声先后”、“积极义前置”、“程级递降”和“主体义前置”的规则;后者则按照“本质义后置”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努力”一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推广处编的《普遍话三千常用词表》把它看作是“形容人的品性、行为的”形容词,冯志纯、周行健二位先生主编的《新编汉语多功能词典》也把它看作形容词,而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却把它看作动词。可见“努力”一词的词性,有些语法专家的意见也  相似文献   

14.
俄语连接的比较短语是有类可分的,这是由比较短语离不开相关词决定的。连接的比较短语的相关词有两个,即被比词和确定词。根据语义及语法区别,连接的比较短语,可分为形象比较短语和逻辑比较短语。从语义方面看,形象比较进行对比的现象在外形上相似,是“动”的。逻辑比较在性质方面相同,内容通常是“静”的。从语法方面看,形象比较短语和逻辑比较短语在使用语气词、指示代词、限定副词、反义词、固定词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不定式(Infinitive)是—种非谓语形式,它有两种形式:带to不定式(To-Infinitive)和不带to的不定式(Bare Infinitive)。不定式能有进行式和完成式形式,也能有被动语态,但没有“时态”的特征,时间关系得借助于主句动词的“时态”的形式来表示。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形式,它可以充当种种句子成分,它可以用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一、不定式短语作主语不定式短语能直接置于句首作主语,例如:Tosee once is better than tO hear a hundredtimes,(百闻不如一见)  相似文献   

16.
由个体量词结构充当定语是不用“的”的,因为它们本身就不能构成“的”字短语。除此以外,分类性定语不用“的”,描写性定语和际遇性定语必须用“的”,双音形容词作定语具有分类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两种特征,因而具有用“的”和不用“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广州话的词尾“仔”与普通话的词尾“子”(儿)极相似,但又不尽相同。下面就它们在派生新词的形式、意义和使用范围等三个方面的异同,作一些说明。(一) 广州话的词尾“仔”同普通话的词尾“子”(儿)一样,是各个词尾中派生新词能力最强的一个。它不仅可以粘附在名词的后边,还可以粘附在形容词的后面,作为名词的标志,并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节词,把双音节词变成为三音节词。有些形容词加上了词尾“仔”,词性、词义都发生变化。同时,它还可以粘附在部分偏正词组、动宾词组的后面,把它们凝缩成名词。一、加在名词后面的,有下列四种类型: ①加在人称名词(包括人体各部位的名称)的后面:男仔(男孩子)、女仔(女  相似文献   

18.
尹钟宏 《云梦学刊》2008,29(2):136-139
重叠短语是一种较新的提法,代词构成的重叠短语是重叠短语的一种.代词的立类问题,汉语语法学吏上历来有分歧,其总数虽然不多,但在语料中的出现频率却相当高.代词构成的重叠短语和代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在描写事物的状态或比拟声音的时候,常用一个单音节实词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无实在意义的虚词构成相当于双音节词的结构,我们将之称为重言变格。判断重言变格取决于这种结构中的两个单音节词。一般说来,其中无实在意义的单音词有“有、斯、思、彼、其”等,而另外一个有实在意义的单音节词必须是形容词,且这个单音节形容词要与重言的特点相符,不能直接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共有“△其”式、“其△”式、“有△”式等9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论词组(下)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 在词组的研究中,词组的类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词组类型的研究,可以发现某种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民族特色。 词组具有两面性特点:一是作为造句材料的个体性(单词性),一是作为词和词相结合的整体性(结构性),因此词组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个体性特点出发,可以根据词组中心词的词性分为名词性词组,包括以某些代词为中心的词组,(如“伟大的战士”、“我们中国人”、“你和他”),动词性词组(如“完成任务”、“我骑”),形容词性词组(如“聪明伶俐”、“不怎么样”、“身体健康”)。根据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