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超大社会的视角而言,掣肘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瓶颈问题有:大型农业社会的民生问题,超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难题,贫富人口比例及其财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庞大人口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超大社会的"实情"亟需明智的大国治理术、科学的大国执政术、先进的大国驾驭术,等等.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实现政治公正.从"政治体系"理论的视角可将政治公正分解为政治录用公正、政治输入公正、政治转换过程公正、政治输出公正和政治反馈公正,以及作为其扩展的政治价值公正和政治结果公正等环节和部分.从政治公正的系统分析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优化政治系统的国内环境,构建健康稳定的政治与社会的交互机制;努力实现政治过程公正,合理协调社会利益,妥善解决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经济社会权利,维护政治社会秩序;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崛起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合理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激发社会自主创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公正政策的公正导向,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建构公正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周全胜 《社会工作》2008,(24):57-60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正的具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公正政策的公正导向,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建构公正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要求公平正义,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司法公正,这个社会就没有公正可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司法实践存在着许多不公正的现象,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制约司法公正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对策,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盛梅  于景辉 《学术交流》2007,17(6):147-150
促进环境公正是在环境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伴随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国际间、城乡间、区域间和阶层间存在着一系列环境不公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不公,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鉴于此,为了促进环境公正以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的对策为:坚持环境安全的立场,雏护环境主权;建立新的国家绩效考核体系;协调地区间利益,建立保证环境公正的有效机制;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强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4):6-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制度的首要德性在于公正性,公正的制度能有效规约人们的交往行为,激励人们以合理方式获取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观念。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其实践意义在于构建各方面均衡的利益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实现制度公正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追求;要构建法治社会,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要促进阶层流动,构建公平正义、充满创造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建兵 《唐都学刊》2006,22(1):45-48
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或标准之一就是诸种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主要反映着社会的主客观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具有公正、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特质。因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其中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为此,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和完善社会道德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正确处理公平、公正和效率的关系,充分发挥道德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其理念具有丰富内涵,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方式,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没有法治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而法治社会的实现又离不开司法权力的公正行使。司法的公正恰是司法的灵魂。所以,和谐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要求是内生的,司法公正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多元的社会,其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亦是多元的。司法公正则能消解不同社会主体利益诉求的纷争,达致多元利益诉求的共存,这无疑使得司法公正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永平 《探求》2007,(5):4-8
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主要基于把握四个实践基础: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认识和把握;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认识和把握;对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认识和把握;对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现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四个方面。因此,应以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应;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构建和谐社会是实践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的基本形态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最后指出将和谐社会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起点上充分发挥地方领导者实现中国梦的创造性和正能量:一是善于把中国梦的普遍性要求与现阶段本地实际相结合,在使国家梦想进一步具体化本地化方向上求创新;二是弘扬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精神,在坚持"中国梦"精髓前提下进行具体制度的创新,突破当前制约"中国梦"实现的瓶颈;三是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有效发挥行政主导作用;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导向,在切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彰显创造性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王敏敏 《探求》2006,(Z1):19
社会的转型,是一种新的利益机制建立的过程,必然会打破旧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形成新的利益均衡模式.在新的利益均衡形成以前,社会转型会引起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和利益矛盾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利益矛盾过于激烈,和谐社会的实现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要求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合理份额,这里主要是指在公正和公平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共享,而不是要求在社会各阶层中进行利益平均分配.利益共享应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应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利益均衡原则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公正与各阶层间的利益均衡,而公正与利益均衡要以利益共享为基础.要想实现中国的社会和谐,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利益均衡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凡 《学术交流》2005,(6):122-12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其中,利益整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党和政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主体;民主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制度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增强社会活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黄金桥 《创新》2007,1(3):82-86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正处于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既有新旧体制与机制的强力对垒,也有新旧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激烈碰撞,更有各种复杂矛盾与疑难问题的集中爆发。由于人们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的逐渐增强,转型时期频繁发生的影响性诉讼成为人们观察和关注社会发展脉动的重要兴奋点。影响性诉讼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使人们对社会发展现实有无比清醒而理智的认识;对正在建设中的和谐社会法治提供助力并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6.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是在新时期中国对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新主张,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的外交模式。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中国建设好"和谐社会";其次是积极推动"和谐周边";最后逐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关系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党的核心执政能力即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党的核心执政能力的现实诉求集中体现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与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创设以公正公平为取向的利益均衡制度。其目的是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实现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行政公正是指行政权力正当地分配权利(义务)的观念、制度和行为,价值在于符合现代民主精神的需要、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需要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完整意义上的行政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程序公正体现一种过程价值,实体公正体现一种结果价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公共行政的实体公正包括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发展机会的公正、财产分配的公正与社会保障的公正等方面,其相应的制度构建为:公正的权利保障制度;公正的就业、教育制度;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徐辉  唐文利 《学术交流》2005,(9):98-101
从社会系统角度进行分析,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可以归结为社会市场化程度偏低和社会公平机制失衡。这两大问题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建设速度和社会发展程度,已经形成整体经济发展环境中的极大障碍和制约。构建和谐社会、振兴龙江经济,必须从解决这两大瓶颈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制度和文化两个角度论述了农民工在城市里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这种不公正直接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这个问题也必须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才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