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畔 《江西社会科学》2005,2(9):204-208
现代公司法人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牟取非法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公平性和正义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故在司法实践中,以“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作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一般性规定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类型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制度并非完美无缺.近年来,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虚假出资、抽选出资、脱壳经营、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母公司对子公司过度操纵、恶意破产等情形,严重破坏了公司法人制度的正常运作.新<公司法>第二十条、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标志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首次确立.但新<公司法>只是对此做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操作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为改变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之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本文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渊源入手,分析如何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进而提出通过司法解释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在司法解释中规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情形,具体规定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具体情形,以及完善对公司法人人格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等具体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司具有独立人格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20D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我国公司法立法史上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然而,<公司法>确立的公司法^^格否认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行为要件的规定不具体;主体范围不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够合理;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够充分;赔偿范围不全面;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的连带责任过于严苛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议:完善立法,使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趋于完整,完善对公司进行规范的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在<破产法>中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制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明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明确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案件的管辖;举证责任;当事人及债务承担方式;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注意把握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凤珍  杨智杰 《河北学刊》2002,22(3):150-152
一般认为,公司人格的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量偏离公司法人制度的状况,使本应平衡的公司法人制度中的利益体系发生倾斜,使公司的独立人格成为逃避法律监督的工具,甚至异化为一种法律都难以追究责任的障碍。因此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在我国的适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司法人格否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司制度的发展,一部分对公司享有实际控制能力的股东,违背了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根本宗旨,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或是社会公共利益。为了避免此种现象,一些国家先后创设了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也可称之为“揭开公司面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否认该股东的有限责任,让其承担债务。我国新公司法也制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对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如果由于股东不正当的目的而滥用法人人格并因此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法院可以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否认该法人的独立法律人格,并责令其股东直接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反思,其目的不是消灭公司的法人人格,而是在具体个案中,对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利益权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公司法>修改的立法背景下,通过考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基础和特征,解析传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概念表述上的困境,提出符合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质含义的科学表述"无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或者"股东有限责任否认制度",并提出在我国设置公司法人否认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新<公司法>第20条虽然确立了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其规定很原则,尚不能满足司法实践操作的要求.因此文章首先论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然后详细分析论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情形、法律后果与适用该制度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简单论述了新<公司法>对该制度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建议,以期对该制度的完善给出微薄之见.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制度日益遭到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它力图通过对传统公司制度的修复以及对传统思想的纠正以赋予公司制度新的内涵.我国在正式引进该项制度之前,应该综合运用现有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否定而非大部分学者所称的补充,同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存在的法理与适用上的缺陷使得该制度的存在受到质疑。公司人格滥用的问题应该通过合同法上的代位求偿和公司法上的董事经理责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廖永威 《兰州学刊》2008,(11):119-123
根据玛丽斯-曼妮假设,就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未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企业管理者也不会在执行职务时过分滥用其权力,因为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即外部治理机制)会治理这些不称职的企业管理者。从表面上说,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原理,可以被借用到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市场促进机制上。然而,不同市场之间具有独立性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具有冲突性。如果不加修正地把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原理借用到企业社会责任市场机制上,将无助于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市场偶尔出现缺陷,这需要政府的干预、社会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从理论到实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理论探索,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愈加受到社会的重视,并已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之一。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活跃对现有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了挑战。跨国经营扩大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外延,同时也要求社会契约论对双重社会责任标准问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理论解释。跨国公司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示范效应提升了中国的社会责任实践水平,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葛茂林 《河北学刊》2007,27(2):183-187
文化具有引领价值追求、规范道德实践、孕育社会风气、塑造国民人格、确立制度架构和机制、繁荣各种理论和思想的作用。丰富时代性的先进文化内涵,推动农业文明和小农人格向工业文明和市民(公民)人格的嬗变,以文化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以文化和人的现代品质的进步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和谐演变,实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设民主、文明、繁荣、富强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道德制约权力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方式,是对其他权力制约方式的补充和超越。道德制约权力能够提升权力主体的道德境界,保障权力运行的道德取向,并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但从政治实践来看,道德制约权力的实现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权力主体层面由于自利性在市场交换原则下的扩张,导致权力主体道德信念的蜕化;道德自身层面由于道德法律化不健全和道德社会监督不完善,导致道德他律的缺失;组织环境层面由于公共组织道德制度的扭曲,导致道德氛围的衰败。道德制约权力的实现需要四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一是创新道德教育,弘扬从政道德信念;二是完善道德立法,明确权力运行的道德边界;三是推进道德问责,强化社会舆论的道德监督;四是匡正道德制度,提升公共组织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15.
林永强 《兰州学刊》2008,(4):142-144,133
汉朝政府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曾颁布一条禁令,即“三人已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在汉代此禁酒令应有其固定的司法解释。另从其具体司法实践来看,效果并不显著。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社会原因,然而尽管这条禁令虽基本为具文,但我们仍不能否认其在汉代社会治安中所起到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今天,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不仅仅要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也要承担其社会责任来赢得社会的认可,其中需要对员工负责任是基础,由此出发才能由内而外,赢得更多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的信任,这需要企业在企业内部塑造诚信文化,构建制度信任体系,搭建信任平台,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衣凤鹏 《理论界》2013,(9):186-189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品牌价值的作用路径,以及品牌价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品牌价值的资源提供以及内外部优势构建,并分析了作用的两个路径,而企业品牌价值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提供资源与能力,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之间呈现循环作用。并对如何通过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增加品牌价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侵权法最为主要的保护对象当为财产权以及包括人格权在内的人身权。对人身权、财产权以及人身和财产利益的保护,既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是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虽然救济或补偿的功能是侵权法的主要功能,但侵权法同时也可以具有惩罚和预防的功能。惩罚性赔偿制度正是实现侵权法的惩罚和预防功能的手段。受害人在提起惩罚性赔偿的诉讼请求时,在客观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秩序,加倍赔偿可以视作对受害人这一行为的一种奖赏和激励。  相似文献   

19.
人身危险性的价值内涵应当从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层面予以厘清,这是奠定其学术品格及其价值地位的基本前提。罪刑法定原则所追求的人权保障功能是其核心追求,人身危险性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运用相当程度地对合了这一价值蕴涵;人身危险性以评判行为人人格特性的重心倾向扩充了传统意义的罪之外延与内涵,是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进一步固守;只有在刑法的运行中彻底贯彻人身危险性理论,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则才可能得以最终坚守,并在与该原则的辉映过程中转化为客观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