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赟 《齐鲁学刊》2008,(2):18-23
在《中庸》的思想体系中,诚是"一切道之道"、"一切德之德",是人道与天道得以连接的枢纽。人道显现天道之诚的方式有两种:思诚与诚之。但同时,天道之诚开显在天道万物的各正性命中,因此,人之给出万物的各正性命的行动,才是开显天道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胡宏的“性”有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性无定体,性体即遗体即天命,性体是形而在上的,流行发见于天地万物,性体是天地万物存有与活动的最终根据;第二重含义:物有定性,万物各正其性,万物皆成于性。物之性表现为性形、性能、性理。人之性表现为生理之性、心理之性、义理之性。无论是无定体之性还是有定性之性.善恶皆不足以言之。  相似文献   

3.
胡渐逵 《船山学刊》1995,(2):215-221
二、校勘讹误 (一)、纠正讹字: 中华本有不少讹字,我校勘时,力求据各本及前人校勘记予以纠正。例如该本10页倒5行: 悉知其情而皆有以裁用之,大以体天地之化,微以备禽鱼草木之几,而泥草虫之忧乐乎? 我校勘时,据各本改末句的“泥”为“况”,作“而况草虫之忧乐乎?”(见岳麓本310页末行)// 又如中华本19页末行: 不才而忮,其忮也忍;不才而求,其求也淫。幸而济者有矣,而天下贱之。才而忮,忮而终有不忘;……  相似文献   

4.
叶燮在其《原诗》中曾经谈到: 游览诗(即指山水诗)切不可作应酬山水语。如一幅画图,名手各各自有笔法,不可错杂。又名山五岳,亦各各自有性情气象,不可移换。作诗者以此二种心法,默契神会,又须步步不忘我是游山人,然后山水之性情气象、种种状貌变态影响,皆从我目所见、耳所听、足所履而出,是之谓游览。且天地之生是山水也,其幽远奇险,天地亦不能一一自剖其妙,自有此人之耳目手足一一历之,而山水之妙始泄。如此方无愧于游览,方无愧乎游览之诗。  相似文献   

5.
<古文苑>可能是南宋金石学家王厚之编纂的一部诗文选本,其编纂宗旨大致有四点:1.辑录史传不传、<文选>集外作品;2.崇尚典雅之文;3.注意挑选各时代的诗文精品;4.有意收录有争议之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曲阜城北门到孔林前的"至圣林"坊之大道称孔林神道。神道中段之"万古长青"坊两侧有形制相同的碑亭各一座。亭建于明代万历22年(公元1594),此照为西侧碑亭。亭顶覆绿瓦,方形歇山式,重檐斗拱,云龙彩绘,四角飞檐脊上各有鸱吻、神兽五尊,周围青石栏杆,四角砖墙,托起十二根木柱,其顶部天花绘四仙鹤。碑亭内立有明代之  相似文献   

7.
陆卫明  程瑾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68-171,176
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提出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两种文明实属“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其优劣殊未易定,各有长处,又各有局限。对于西方文明,应用中国文明去调和、统整。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力避偏宕、温冷稳健,无不显示出睿智、冷静的理性光辉,在“五四”思想界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正> 广东方志记载有关瑶族资料,不少记载着“听调纳粮”的事实。如“惠州府龙川县山瑶,居深山中,听征调,纳贡赋,有官长之抚领。“恩平县瑶山有九,先有良瑶二百二十二户,耕田听调。”“高州府山瑶,有听招、有背招、有险恶,各山有总甲领其兵目。听招者,有相信抚瑶领之。听招者,调之攻守,纳粮当差,谓之‘民瑶’。”不论粤东之龙川,粤中肇庆府之恩平,粤西之高州,都有“听调纳粮”的民瑶。而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正> 杜诗,盖难言之矣;昔人之论,亦既备矣,兹所欲重为揭橥者,约有二义: 其一曰“真”。诗莫贵乎真,有真情,虽匹夫匹妇,亦能有好诗,不求传而人自为之传。无其情而勉强为之,则假诗而已,虽鸿词博学,亦难必其一句之幸传。此考之文学史而确乎无可疑者。杜诗之不可及,亦正在有真情。王文禄《诗的》云:“杜诗意在前,诗在后,故能感动人;今人诗在前,意在后,故不能感动人。盖杜遭乱,以诗遣兴,不专在诗,所以叙事、点景、论心,各各皆真,诵之,如见当时气象,故称‘诗史’。今人专意作诗,则惟求工  相似文献   

10.
管子学商斠     
笫三篇心术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藏。官之分也。心为天君体从命其位正中精气之所自出人者谓之窍九窍眼耳鼻各二口一阴阳窍各一窍气所自藏曰肝曰脾曰肺曰肾与心而为五藏各有府曰(?)曰胃曰心包络曰大肠小肠曰膀胱是为六府府藏精气开窍于上曰五官一目二耳三鼻四口五舌分司视聴(?)觉及言食故曰官之分也心外其道九窍循理。心主血而为种之所舍神经血系各有其脉理而心以摄之肝脾肺肾皆臣职也嗜欲充盈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嗜欲者迷离物所感目欲色耳欲声鼻欲香口欲味五色为外则使人目肓五声嘈杂则使人耳聋  相似文献   

11.
《盐铁论》为我国公元前一世纪之作品,细绎原文,本为一长篇,前后语气联贯,后乃各标分题,断为五十九篇。合最后自序形式的杂论,汇总为六十篇。先秦两汉之古籍,多有附益,本书独无一语为后人所加,因此尤觉可贵。篇中各字,有假借,有当时隶书之别体,尚能部分保存原来面目。流传经二千余年之久,辗转钞刻,错误滋多,在《散不足》篇中,表现更形诘屈。清代治朴学者,兼治此书,如张敦仁之考证,俞樾之论校,王先谦之校勘小识,属于专著性质。其他如卢文绍之《群书拾补》,王绍兰之《读书杂记》,洪颐煊之《读书丛录》,孙贻讓之《札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辩证统一性。二者有内涵宽泛程度不一、哲学层次高低不同之异,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科学发展观更具有宏观性与统领性,因而彼此各有侧重,自成体系;二者有现实依据、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相通之同,因而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荀子强调“化性起伪”,但并未否定人之命来自于天,也没有否定神的存在与有意志之天的存在;荀子一方面论述了“天人之分”,天与人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性,另一方面又阐述了主要以“礼”、“诚”来沟通天与人,也就是“天人之合”。荀子思想最终指向仍是“一”———“群居和一”之道。  相似文献   

14.
袁雷 《理论界》2012,(11):130-132
黄人为清末民初重要词家,所作诗余,于晚唐五代两宋名家取法颇广,各有得失。因天分学力所限,黄人虽能作有境界之词,然未能自标一家,成有境界之词人。  相似文献   

15.
各省黨部並轉所屬各縣黨部及各縣地方紳耆士民同鑒現值二期抗戰進入緊張階叚我前線正規部隊忠勇將士已伸再接再厲之威卽各淪陷區域我遊擊部隊及民眾武力亦異常活躍各抱同仇衛圃之雄心爭為飄風疾雨之突擊出奇殺敵建樹尤多我全國軍民咸在哀憤怒發之中寇軍師老氣衰已有疲於奔命之勢吾人長期抗戰最後勝利之信念至此愈有堅决肯定之把握本黨各縣地方之黨委黨員奉行三民主義許身黨國處此國家民族生死存亡關頭冒險犯難應以犧牲為天下倡務  相似文献   

16.
顷阅张伯驹、黄君坦两先生选编、黄畲先生笺注之《清词选》(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以《疆村丛书》内《词莂》所采词人为主,加以扩充,计共选录有清一代词人六十八家之词作一百六十一题一百七十八首。且附撰有作者小传,各词皆予注释,并摘录有关轶事、词话,加以笺评。其中于文廷式之词作,颇予重视。盖统计是编之中,各家词作入选之数多寡不等,除朱孝臧、蒋春霖两家最高各六题六首之外,入选五题五首者仅七人,(朱彝尊、纳兰性德、厉鹗、邓廷桢、龚自珍、王鹏运、文廷式。另四人陈维崧、张惠言各四题五首,郑文焯三题五首,周之琦二题五首。)而文廷式得列其中焉。  相似文献   

17.
计划单列是改革以后的新事物,到现在不过五年.对计划单列究竟应当作什么样的评价,意见不一.肯定者有之,持否定态度者的有之,各有理由.《江汉论坛》开展这方面的讨论很有必要,下面阐述是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8.
论湘军     
曾被称为军事学家的蒋方震①说过..“湘军,史历上一奇迹也。书生川民兵以立武勋,自古以来未尝有也。谚有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秀才则既成矣。虽然书生之变相,则官僚也,民兵之变相,则土匪也,故湘军之末流,其上者变而为官僚,各督、抚是也,其下者变而为土匪,哥老会是也”②。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设立轮船通商局也,亦既有端倪而可望成事矣.今备论其利害以著于篇,使世之揣测此事者有可考焉.按和约,西商轮船只准其来往各通商口岸之间,此外未尝广其踪迹也.则华人自造船只,驶行内地,固华人自有之利云尔,固华人当为之事云尔,岂有疑议于其间而虑其窒碍也哉?今之火船则华人既自行制造,自行购办矣,想官宪于日后必许驶行内地,或江或河,或湖或溪之间,皆有轮船往来.如此则华商火船之生业可以无所限止矣.且独不闻东洋之事乎?西船之得以任意经由者,仅在各通商口岸而已,其余各处则皆东洋人自行购办,自行制造,以收夫驾驶之便、装载之利者也.  相似文献   

20.
对于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有人主张叫“词素”,有人主张叫“语素”,各有各的理由;其中持后一种主张者有日渐增多之趋势。其实,这不仅仅是个术语选择的问题,而是同时交织着人们对汉语最小音义结合体本身范围、功能认识之分歧。本文对“语素”说、“词素”说诸理由详加评论,并提出了在清楚区分不同功能、种类的音义结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选用不同术语之主张,即:语素=构词语素(词素)+构形语素(形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