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上市公司对企业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企业梯阶层次”,以此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企业内部人与外部人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选取2008—2013年沪深两市436家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且对其进行了梯阶层次划分,并从内部人及外部人的角度思考了企业所在梯阶层次位置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激励与股权集中对提升企业梯阶层次位置有积极意义;外部债务保障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对于促进企业梯阶层次位置上升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同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相伴而生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在深刻剖析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借鉴美日及东南亚地区的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外部人相机治理与内部人自我控制相结合的思路,并强调在设计公司外部监控机制的同时,应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内部人的自理机制设计上。  相似文献   

3.
规范的董事会对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至关重要。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既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 ,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 ,又可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 ,保护少数股东的权益。而目前我国对于独立董事制度方面的有关法规建设还十分欠缺 ,相关部门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与模式 ,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证券诉讼制度和证券责任制度的角度讨论独立董事制度的外部约束和制约条件,基本结论是,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实行有限制裁"和"对普通投资者实行有限的法律保护"的证券诉讼制度和"重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的证券责任制度,不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制约因素.必须在加大证券侵权民事赔偿责任的同时,区分内部人和外部人的责任大小,加强公司内部人的民事责任,"固化"外部人(包括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以期为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 ,认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和建立经理阶层激励约束机制是高新技术公司治理的核心。为有效防止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 ,需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规范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与比例 ,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 ,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 ,并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在多种利益主体的压力下 ,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得到了抑制 ,但为防止追求短期绩效行为 ,需建立长期的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另外 ,高新技术企业中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改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认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和建立经理阶层激励约束机制是高新技术公司治理的核心.为有效防止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需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规范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与比例,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并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在多种利益主体的压力下,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得到了抑制,但为防止追求短期绩效行为,需建立长期的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另外,高新技术企业中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改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 ,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 ,与“外部人”相比较 ,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去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 ,应有国有企业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交易行为会对股票流动性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1 386只股票内部人交易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虽然跟随内部人进行交易并不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内部人交易行为并没有显著降低股票的流动性。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很不相同,根据分析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外部中小投资者热衷于跟风炒做的行为造成。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完整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理论随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人们对人本管理原理内涵的理解也随经济社会进步,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由对企业“内部人”管理和满足企业“外部人”要求两大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满足“外部人”需要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创造和满足企业“外部人”需要,这一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忽视的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新内涵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与应用。以创造顾客、满足需要为宗旨,遵守法律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等人本管理新理念建立日显必要与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的并存实质是一个设租—寻租安排,分析二者并存得以产生的机制,可以发现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任命制度从根本上说不能实现完全的激励相容,必然导致内部人与外部人合谋侵蚀国有资产的局面出现。  相似文献   

11.
内部人控制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制与环境等原因 ,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 ,这些控制公司的内部人往往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最大化来进行公司的各种决策。股利分配作为公司财务管理领域中的三大决策之一 ,自然也受其影响。本文就是对中国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对股利分配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内部人控制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国有股权的所有者缺位、公司董事会功能异化、公司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和外部监管的乏力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必须从引入战略投资者促使股权分散化、逐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逐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行已有八年,独立董事对于上市公司行为的监督作用并不明显,这一制度并没有充分保证独立董事独立对公司事务做出专业判断的职能。为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必须保证独立董事在经济上独立于其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从而使得独立董事真正以外部人身份介入公司事务,履行监督内部人的经营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保护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制衡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经济中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进行的关联交易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机制对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仅仅加大外部监管远远不够,更为迫切的是通过有效的股权制衡安排达到抑制内部人掠夺、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违背了中立性原则 ,误导有关利害关系人的决策 ,此外由于人性的弱点和会计准则的弹性 ,合法合规的盈余管理会发展成为会计造假 ,所以非常有必要控制盈余管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 ,内部人控制度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外部董事持股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则越低 ;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 ,则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没有验证“二位一体”情况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影响的假设和完全独立的监事会能够限制盈余管理的假设。然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原因阐释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控制盈余管理的相关措施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进一步提高董事持股比例 ,以形成董事与股东之间更强的利益联盟、建立和完善真正独立的监事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分析 ,提出了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股权公司化经营和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着手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和公司内部高级管理人员行为 ,限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 ,进而保护上市公司广大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两权分离的实质与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源于股份制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和股权自由交易的股票市场制度。以经营管理者为代表的内部人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控制是两权分离下的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显著特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是国有股股东的外部控制。国有股股东外部控制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企业破产制度是导致当前我国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源于股份制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和股权自由交易的股票市场制度。以经营管理者为代表的内部人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控制是两权分离下的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显著特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是国有股股东的外部控制。国有股股东外部控制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企业破产制度是导致当前我国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到公司的正常运营。我国原公司法对内部人控制监管不力,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加强了对内部人控制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对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给予褒扬和抨击都是不科学的."内部人控制"是和一定的企业形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公司治理的任务不是消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而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消极作用.就我国而言,完善公司外部治理、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是限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