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围绕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认识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调和折衷"在杜亚泉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政治思想上,他以"调和折衷"的方法处理保守党和进步党、集权制与分权制、国家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关系,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文化思想上,他通过对中与西、新与旧的"调和折衷"建构了自己的文化理想.杜亚泉"调和折衷"的方法论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思想来源,但在征引西方思想的表层下,隐藏着以中国传统文化参照,发明西方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在苏俄革命成功的启发下提出的一套治党、治国、治军理论。它既是"以俄为师"的理论成果,也是颇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色彩的辛亥革命后处于政治发展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本质是坚持一党独裁、领袖集权,剥夺和限制党员乃至公民的政治自由与民主。  相似文献   

4.
近代社会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说明在社会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关系,首先对"政治"与"文化"作了特别的界定.然后指出,在近代中国,由于内外环境的巨大压力,政治觉醒被提到首位.但每一次政治觉醒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觉醒.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更新.反过来,文化上的觉醒,也总会促进政治变革.如戊戌维新运动前后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的传播对辛亥革命与立宪运动都起到了催生和促进的作用.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和促成了国民党的改组,从而造成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由于近代中国政治觉醒的优先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文化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泛政治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思想文化活跃的社会转型时期,三者在时空上一致,相互促进.本文旨在揭示该时期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生态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正关联为新的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形成和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二、上层建筑的解体和"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我国封建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上层建筑的基本形态;三、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以及"百家争鸣"的形成从思想文化上巩固了社会变革的成果,为以后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合理论证和预设.  相似文献   

6.
联邦德国建国之初,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经历着深刻转型,政治教育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但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联邦德国学术界及联邦政府政治教育机构对政治教育该如何适应并大力促进西方议会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文化发展的问题争论不休。本文从20世纪50年代的欧廷格与李特之争、60年代的政治教育大讨论、70年代的"解放"与"理性"之争,梳理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思想争论。这场关于政治教育思想的争论,实质上是德国学术界对当时德国政治文化和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学术思想的方式所作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清楚地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重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方式的改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思想认识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探析"以人为本"思想所倡导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蕴涵,及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围绕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路径、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价值、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论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多从某一角度切入,缺乏整体性,研究成果也多关注教育主体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较少关注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许多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如实践教学内涵上把握不清晰、实践教学形式上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考核上研究不深入、实践教学监控上管理不得力的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应该从实践教学内涵、"小思政"与"大思政"相结合、解决实践教学难点问题、健全运行机制与科学考评制度等方面等方面加大研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荀子与孔孟相比,其思想虽无本质性的差异,但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思想表达方式上采用"隐晦言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思维方式上从政治与哲学的双重纬度出发思考政治哲学问题;在政治价值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权威主义与专制主义。这些思想特性加速了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官学化和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特征。从文化政治意涵看,文化主体性既内在地决定着政治制度,又受现行国家制度的规约;传统"仁政德治"、崇尚善治等思想,成为现行制度文化内在智慧构成;海纳百川、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从被接受到中国化成为可能,为文化主体性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撑。从文化美学意涵看,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思想"逻辑虽然来自"政治■历史"逻辑,却具有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更广阔更深厚的内涵。传统文化美学不仅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而且能以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气质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构筑起文化主体性的本体支撑。从文化实践意涵看,文化政治意涵是文化主体性政治理想的呈现形态,文化美学意涵是文化主体性理论认知的呈现形态,而文化实践意涵则是文化主体性现实具体的呈现形态。文化政治、审美意识形态所确立的文化价值向度、审美取向,必须由文化实践创造的成果作为实现形式,文化实践还将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提出新的问题与诉求,从...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基础性理论.江泽民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与解决我国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相结合,实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突破.他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大局论"、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起来的"中心环节论"、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论"、思想建设"首先论"、思想进步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基础论"、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论"、"占领思想阵地论"、"推动经济发展论"、"促进改革开放论"等崭新的理论成果,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为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走向新世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非对传统观念文化的批判——兼论其政治实用主义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 ,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观念文化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宗教、学术、礼仪思想等观念性成果。这些成果 ,与制度文化 ,甚至物质文化形成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关系 ,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凡是形成体系的思想家 ,都要在这个领域里表明自己的立场。韩非也不例外。为了树立君主统治的最高权威 ,他必然要在这个层面上肃清传统文化的影响 ,必然要对传统的天命鬼神、学术文化和礼仪观念展开猛烈的批判。过去 ,有人对韩非的“无神论”和“哲学思想”进行过一定研究 ,但是从政治实用主义的本质上认识其文化思想的特点 ,即把韩非的文化思想置于其整个思想的内在结构中加以把握 ,仍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这种努力既有助于理解韩非思想维护君主统治的政治本质 ,又有助于认清其宗教、哲学、社会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因而仍然是研究韩非思想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试论蒙古族政治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反映了蒙古族政治历史与政治特征,并集中体现在"黄金家族"统治思想上.它的形成受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并经过长期积淀和政治社会化,形成为蒙古族政治文化.蒙古族政治文化的形成,对蒙古族社会历史和民族文明的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东周,诸子都不约而同地倚重口传文化。他们在口传媒介中发现真理与传播思想,并明显呈现出一种普遍的政治关怀。换言之,东周诸子基于国家的立场,力图把自己变成政治思想的"说话人",并对口头传播赋予严格的伦理规约与道德规范。作为政治传播主体的东周诸子对口传文化非同寻常地虔诚与敬畏,它不仅见证口头传播的理性精神与实践效力,还表现出被信赖与宽容的政治偏向。洞悉东周诸子"舌尖上的政治"有补于当代新媒体传播的策略选择以及政治传播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转变、改进、加强、创新"四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单一灌输"向"自我教育为主"、"封闭型"向"开放型"四个"转变"。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贯彻"三贴近"原则,坚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智慧成果及精神财富。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有极其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尤其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强大功能,从而在传统优秀文化中找到帮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报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善于在"导"字上作文章。这就是"晓之以理,积极倡导;动之以情,善于引导;以人为本,科学指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报要把办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起来。本文从"导"字入手,全面阐释了大学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