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我国当前农村法制建设面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促进农村社会的法治化,就必须把握法制现代化与农村社会转型化的根本矛盾,着力解决法律体系与法律意识、法律内容与法制环境、法律机制与法制资源的冲突,应部署加强农民利益的法制保障,以培养农民的良性法律意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变农村社会关系格局;配合健全农村法制机制来优化法制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季长龙 《北方论丛》2008,(1):150-152
城市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最重要内容之一,必将对法律制度、内容产生重要影响。城市化既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法制改革、法治建设、法律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契机。在城市化进程中,改革、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制定调节新型社会关系、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新型法律已是当务之急。关注进城农民的切身利益,关注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法制建设、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农村宗族势力抬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农村社会控制系统难于解决的棘手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村宗族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宗族势力抬头的社会基础,说明其落后性及危害性,进一步探讨对农村宗族势力抬头问题的有效控制对策: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功能;二、加强农村法律建设,维护法律在农村的严肃性;三、搞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淡化狭隘的小农意识和宗族意识;四、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改变宗族赖以生存的血缘、地缘、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研究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强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这就需要切实保证农民在农村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话语权.然而,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从而使农民的话语权处于一种很不充分的状态,远不能满足农民利益表达和诉求表达的需要.因此,在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重新构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语境下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耕地的严格保护,导致集体建设用地隐性市场普遍存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探索.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要在政策和法律上寻求突破,则须从根本上打破土地制度的二元性;尽快修改现行法律,完善集体建设用地的相关立法及其配套规定,实行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级差收益.  相似文献   

6.
利益诉求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农民利益的时空拓展、维度深化、内容系统和序列优化,必须实现农民利益的多维诉求.基于新农村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诉求的价值分析,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改革社区管理模式,拓展农民利益诉求的渠道,创新农民利益诉求的方式,培育农村社区文化,提高农民利益诉求的立体化和系统化,实现农村利益诉求主体、利益诉求内容和利益诉求载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乡土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国家法对乡土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随着法治进程的逐渐加快,国家法对乡土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乡土社会中的农民的不适应和紧张.法律毫无疑问应当是弱者利益的保护者,然而,在法治现代化的今天,农民的权利保障仍然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论新形势下农村中介组织的培育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民阶层发生分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日益突现。农村中介组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协调和整合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就必须努力摆脱农村中介组织发展中的种种困境,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政府扶持、强化组织培训、创新组织机制等方面培育农村各种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各种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法文化的建构分别从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实现农村社区由权威性凝聚向法律型凝聚、推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转变三个层次上实现法律与农村的互动。建构农村法文化应主要依赖于以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以文化动力作为驱动点、以文化和谐作为归宿点的路径选择。在建构模式上应采取有效整合微观、中观和宏观上的农民、农村社区、基层政府这三种力量,分别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互补的创新机制实现农村法文化建构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山东莱芜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他们实行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做法。通过调查,作者认为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农村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的现代化,取决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教育的功能,确立科教兴农的指导思想,建立农科教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跃迁,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突出问题,而农民问题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早在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当前,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成败的大问题.一、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农民积极性的发挥问题,即农民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积极性的发挥问题,其实质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妥善地对待农民的利益,是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群众关系的根本问题.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调动农民革命和建设积极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建立、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民的利益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在革命年代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富裕问题.要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突出的是解决农民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差距问题,核心是农业的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春芬 《人文杂志》2004,(3):170-174
中国不仅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 ,而且也以农民大国著称于世 ,农民数量大、素质低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巨大制约因素 ,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它们不仅构成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而且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社会学角度 ,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实现三个转变 ,即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3.
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秩序,推动农村社会向现代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是重构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突出农民在法律意识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立法,保障法律的良性运行,构建农村社区的法律文化,提高农民对法律的信赖和信仰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①。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现代化进程较快的福建沿海农村②作为考察对象,对福建沿海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成就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性思路,以期对福建乃至全国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17年来,福建沿海农村发生了巨大、深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农村政治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三标 《兰州学刊》2003,(6):158-159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 ,为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然而在农民的政治参与中还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与政治现代化潮流不相适应的政治冷漠现象。政治冷漠现象的存在已成为当前农村民主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严重障碍。本文从经济、教育、制度、心理等方面对农村政治冷漠现象的成因作了些粗浅的探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大农民对现代性的全面认知和真切认同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民观念世界的现代化。对于被挟裹进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农民来说,这一过程则是一个被动的、无奈的过程,充满了彷徨、碰撞和冲突。在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不同年龄层的农民,由于历史背景、传统思想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在生育观、教育观、经营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民观念世界的差异也影响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宪法》对中国革命成果的确认,但由于其他相关法律与《宪法》的矛盾,导致现实中农民集体土地在使用和转让方面出现种种严重问题,造成耕地资源的锐减与农民利益的严重损害,解决的根本出路,就是以《宪法》为依据,修改其他有关法律,确立完全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8.
黄进才 《南方论刊》2003,46(3):21-24
转型期农村村落权力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村现代化村落权力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将对农民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村落权力的变化及对农民现代化的影响,提出了农民现代化建构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9.
荣誉论文奖     
正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论文标题:《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发于《改革》2012年第10期内容提要: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我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要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联动,并建立一个适合国情、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耕地流转的内在机理是: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引发农民职业分化;农民职业分化引发潜在耕地流转市场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是推动潜在耕地流转市场向现实耕地流转市场转化的重要条件。耕地流转的制度缺憾在于:耕地产权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阻碍耕地有效供给;农业财政投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及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的不完善阻碍耕地有效需求;耕地交易市场制度及相关非正式制度的不完善既阻碍耕地有效供给也阻碍耕地有效需求。实现耕地有效流转的路径在于相关制度安排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