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社会信息化水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 ,全球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个国家都在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以求本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产业还处在发展阶段 ,摸清中国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下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对甘肃省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均一评价的区域生态农业系统聚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生态农业。在已有的区域生态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从功能指标和结构指标两个角度构楚了区域生态农业系统评价体系,并根据生态农业系统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采用非均一评价方法——DEA方法,对我国生态农业系统建设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建设水平比较差,区域的非均衡性很突出。根据此评价结果,依据BCC和CCR效率值,将我国的30个地区划分为三类区域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生态农业系统建设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非均衡性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因此,对我国生态农业系统建设问题,应该具有相应的外部调控与管理的差异性,不能只采取同一政策同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构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信息产业本身可以提升产业结 构,带动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信息化建 设,建立一套国家统一的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各地区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发展总体水平低且严重不平衡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指导工作应科学定位和有效实施,其前提是必须要认识到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制定政策必须按照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实施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蕾  张红丽 《兰州学刊》2014,(5):140-145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产品价值的实现以及增值水平,同时也会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文章构建了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分析法对2012年中国16个农业大省、区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加权处理将两种评价结果结合,最终得出16个研究区域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的农产品物流水平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农产品物流水平较为落后。最后对各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评价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来量化评估全国和各地区城乡统筹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省市区之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内差异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统筹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目前我国城乡统筹水平较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建立和完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各类制度;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两化融合并不是单一维度上的变量,而是具有“方向(耦合程度)”和“大小(增值能力)”的矢量特征,并且信息化和工业化也是具有矢量特征的。研究发现,2000-2014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不断提升,耦合程度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且增值能力提升更多的是依靠信息化、工业化的带动;但各省市区增值能力的差异性远大于耦合程度的差异性,其区域发展本身的差异性应是重要原因;东部地区耦合程度和增值能力均处于最高水平,中部地区耦合程度低于西部地区,但是增值能力高于西部地区;从两化融合增值能力的动态分解看,工业化、信息化增长所带来的增值效果大于耦合程度提升带来的增值效果,两化融合静态增值能力(I型增值能力)和两化融合横向增值能力(II型、III型增值能力)均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的特征,两化融合纵向增值能力(IV型、V型、VI型增值能力)却呈现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同一水平的态势。未来政策导向应突破静态耦合程度的束缚,全面认识两化融合的双重性质,辩证地看待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地区发展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主要推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2017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稳步提升,其中,农业信息化基础支撑发展速度最快,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农业服务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国近年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非常大,但是农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等软环境改善相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格局与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鞍钢  张宁 《河北学刊》2006,26(4):70-73
本文将人类发展指标(HDI)划分为四组或“四个世界”,将中国各地区1982-2003年的HDI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从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和“第四世界”转向集中在“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到2020年中国各地区HDI水平将不同程度地提高,处于“第一世界”的比例更大,处于“第二世界”的比例明显缩小,基本消除“第三世界”人口,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完全有可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所谓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应该是与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发挥地区优势的多种模式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和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所以要使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我们不仅应当从一般意义上探讨规划地区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基准和方法,还要从各地区现实出发,提出地区产业结构的分类模式,为各地区选择产业结构模式提供参考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抓住文化消费机遇推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应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的动漫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原创作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少等现象.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动漫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研究不同类别地区动漫企业的发展机制及发展潜力,以探索发展动漫产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迅速向信息化转变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之一,现代科技发展竞争逐步表现为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的竞争。面对信息化时代,社会科学研究及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就我国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我...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信息评价与监测指标存在着结论的误差较大、可比性较低和对信息产业的作用反映不够等局限。为准确评价和监测我国的信息化水平 ,应改革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 ,建立信息化监测与评价的职能部门 ,并构建新的信息化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各区域间历来就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这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经济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同志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宝贵的探索 ,形成了其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在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拉开之际 ,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对指导我国经济布局和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及其内涵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指出在我国不可能实现均衡同步发展 ,为了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 ,必须实现区域经…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评价是检验和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就历史发展来说,国内外社会科学评价大致经历了同行专家评价、文献计量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过程。文章在总结我国社会科学评价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社会科学评价存在的六大问题,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制度公正化、评价方法综合化、评价载体信息化等,是社会科学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以考察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服务业集聚程度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各省域间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西部的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结构差异扩大。因此,要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稳步推进各地区的服务业集群建设,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确分析与准确把握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真实态势,对于科学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学者们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通过梳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研究及其主要观点,对相关研究方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及其结论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并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研究提出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与全国相比,西北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偏低.比较和研究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可以明确西北地区在信息化研究中所处的位置,发现西北地区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西北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对近十年(1998-2007)来有关西北地区和西北各省区信息化研究的论文从分布的年代、数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西北地区信息化研究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研究领域不广、研究分布不均三方面的不足,并由此为西北地区及西北各省区的信息化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我国物流业公共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构建了反映我国物流业公共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潜变量发展模型( Linear LGM ),结合(2000-2012)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我国物流业公共信息化初始平均水平一般,且不能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省域间,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维度上,均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且这种不均衡在逐年扩大;同时,其整体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低于省域间不均衡的扩张速度。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基础.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具有区域差异性,而且具有区域趋同性.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各地区划分为四类区域;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因此结合各类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提出适合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