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舞台上日显重要的角色.如何更为有效和高效的构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网络嵌入性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界定跨国公司网络嵌入性的基础之上,总结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网络,及子公司在这双网络中的嵌入性.而更为深刻的是,将跨国公司非正式关系及网络的引入,从而造就了子公司在这一特殊的非正式网络中的嵌入性.从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被完整的嵌入在了内部、外部及非正式的三维网络嵌入系统之中.这样无疑将跨国公司网络嵌入推向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具有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演进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景华 《齐鲁学刊》2001,(6):105-111
关于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由过去的母子关系研究转向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受到母公司指派、东道国环境和海外子公司自身选择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特殊机制的影响下,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网络体系中的角色随成长的不同阶段发生着变化和演进。在海外子公司战略地位日趋重要的发展过程中,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价值链体系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海外子公司的战略自主权也得以不断提高,而海外子公司对母公司的依赖程度却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跨国公司(TNCs)与东道国政府关系主要有自由主义(liberalism)、新帝国主义(neo-imperialism)和新重商主义(neo-metrcantilism)三种传统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帝国主义和新重商主义分别被用来解释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作为东道国制定外资政策的依据。90年代后全球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表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多于对抗。由于传统范式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理论范式来解释基于合作和互惠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新范式基于社会性嵌入(social embeddedness)认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多于对抗。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国内企业之间的后向联系是前者向后者进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它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后向联系的强度会受到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东道国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东道国来看 ,政府可以采用各种激励措施以及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等办法来促进后向联系 ,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了国际政治中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指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成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合作的黏合剂,它扩大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合作的基础和范围,成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进行合作的有效手段;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约束和规范了跨国公司的行为,改变了东道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减少腐败,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代跨国公司的新视角:从理论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地位及正负影响日益加强.跨国公司与本国政府、与东道国政府、企业、市场,正形成新的博弈关系,这种变化正体现着前所未有的深刻性.介绍、分析跨国公司的最新行为特征,对此现象与问题作出某种管理分析与实践解答,可以为东道国制订应对策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对跨国公司环境损害行为的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重大环境灾难的主要制造者.在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根据法人有限责任原则,东道国法院只能对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行使管辖权.为了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环境监管,一方面,东道国法院可以运用"揭开公司面纱"、"整体责任论"等理论对跨国公司的母公司行使管辖权;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跨国公司的母国法院运用"不方便法院"原则驳回诉讼,英美等国法院通过以"保护人权"为诉因,逐渐增加了相关案件的受理.非诉讼解决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是近年出现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代理理论最适用的场合就是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结构的情形。尤其是在跨国公司中,母公司/子公司关系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委托—代理结构:母公司将决策制定权利和义务委托给海外子公司。运用代理理论,可以得到,在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之中进行公司治理应当根据委托代理问题的水平和程度,而委托代理问题的程度随着战略角色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战略选择的S-SWOT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景华 《文史哲》2003,(6):144-149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对内部组织条件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子公司自身的优劣势,还应当考虑跨国公司网络内部的母合优势和母合劣势;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环境,还要考虑与子公司相关的母国环境和全球环境;同时还必须结合海外子公司角色机制和跨国公司自身战略等影响因素,方能实现海外子公司当地运营和跨国公司全球配置的利益协同。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子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战略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景华 《东岳论丛》2001,22(6):34-40
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网络内部成长与发展 ,主要完成资源的配置和重新分配的过程。子公司与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进行着资源的交互输出与输入 ,在交互成长的过程中进行着资源的共享与竞争。影响子公司成长的外部机制主要指东道国的环境因素 ,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要适应复杂动态的外部环境。子公司的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机制确定了子公司的角色并使子公司的角色在不断地发生演进 ;子公司的战略选择要与子公司的角色相协同 ,并可寻求跨国公司网络内部的资源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关注国家及其联合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二战”后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本应使这一倾向发生重大改变,但事实上目前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仍然放在国家及其联合体问的关系上面。笔者认为,由于国际关系并非单纯研究政治关系,加之跨国公司的行为已经对国家及其联合体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一影响仍在加深,国际关系研究必须密切关注跨国公司这一当代重要国际现象。关注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跨国公司的性质、跨国公司与母国的关系、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关系、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涉及跨国公司管理的各因素进行研究。本文讨论的是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包括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文化与管理的关系及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管理模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明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特征和对母国及东道国投资的影响 ,指出了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可以更好地制定我国关于跨国公司的政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的国际化运动逐步加快。到目前为止,对外投资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虽然大多数人相信,外国投资者并不关心东道国的社会发展,并且常常将东道国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投资决策脱钩,然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本文通过研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跨国投资与东道国的社会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些推测性的检验和考虑。我们认为,外国投资趋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这或者是跨国公司自身活动的一个直接结果,或者是投资所导致的状况改善的一个间接结果,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社会嵌入理论在跨国公司研究等领域的更有效应用,很有必要加强社会嵌入概念与结构的整合性解析.本文首先解析了社会嵌入的本源性和外延性内涵;其次,从社会嵌入的主体、客体、行为和效应四个方面解析了社会嵌入的结构;最后,展望了深化社会嵌入研究的方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论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在华跨国公司更好地实施跨文化管理,进而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从跨文化冲突的融合度、社会责任度、员工之间冲突的融合度以及跨文化管理的创新度等四个方面,构建在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参与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对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影响不仅表现在金融和投资、外国市场进入与农产品出口方面,还给东道国的其它产业带来了联系效应,促进东道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加东道国财政收入,更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调节作用。跨国公司参与农业生产的实际影响会因农产品类型和参与方式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并受到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时秀梅  栾华 《理论界》2013,(4):69-71
随着中美之间国际交往的逐渐深入,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也越来越多,中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在跨国公司的运营中也越发突出。深入探究跨文化冲突的路径,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在华跨国公司投资发展的基本概况,然后分析了美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发展阶段,接着探讨了美国跨国公司发展与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获取先进技术的主要渠道.跨国公司通常以两种方式进行技术转移其一是在产权和控制权范围内对海外子公司的内部化技术转移;其二是向其它企业的外部化技术转移.跨国公司采取内部化或外部化技术转移方式,主要取决于被转移技术的性质、跨国公司的技术策略、接受方的技术能力和东道国的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20.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获取先进技术的主要渠道。跨国公司通常以两种方式进行技术转移:其一是在产权和控制权范围内对海外子公司的内部化技术转移;其二是向其它企业的外部化技术转移。跨国公司采取内部化或外部化技术转移方式,主要取决于被转移技术的性质、跨国公司的技术策略、接受方的技术能力和东道国的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