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超越了唯心主义法律观与旧唯物主义法律观,是一种科学的法律观,具有重要的理论转折意义和当代价值.本文集中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产生、基本观点、现实体现及其当代价值,得出了当代法制建设的应有态度和举措.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生存哲学通过对实践的解读,揭示了现实的人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人本法律观作为一个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法律服务于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理论体系,是法律价值论、本质论、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西方人本法律观表现出一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而人本法律观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并超越西方人本法律观。人本法律观要求我们在法律实践中应当确立人本立法观、人本执法观和人本司法观。  相似文献   

3.
很多专家、校长探讨了校长听评课的视角、行动方式,有人认为校长的"听评"课应该变为"看议"课,还有人进一步认为校长的"听评"课要升华为"观析"课等,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听"、"看"还是"观";是"评"、"议"还是"析",变化的只是其视角和行动方式,没变的是听评课的本质.这样的探讨实际上再次论证了校长深入课堂听评课的重要性,强调了校长听评课的意义与教研员、教务主任、学科教师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校长的教师观决定了一所学校教师群体的“人心向背”。所以,要摒弃陈腐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正确评价教师,人文地对待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是校长带出好队伍,管理好学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法律观的革命与变迁决定了法律的革命与变迁的方向。人本法律观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是贯穿法治始终的生命线。本文拟从人本法律观的历史演进、人本法律观的法哲学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依次阐述,以期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观的渊源、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共同造就了毛泽东独具特色的法律观.毛泽东的法律观主要是工具层面上的而非目标层面上的,其核心是"国家本位论"和"阶级斗争工具论".和毛泽东的工具论法律观相比,现代法治主义更强调法律的目标性价值.科学评价及对比毛泽东和法治主义的法律观,可以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法律观的层次性 就一个社会的法律观而言,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一种类型,法律观的层次性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现象。这种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多种社会形态的法律观同时并存;其二,多种民族的法律观同时并存。 社会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一种社会形态往往脱胎于前一社会,又谱写着一个新的社会。所以,在一种法律观念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中,程度不同地保留了前一社会的法律观。社会主义的法律观同样具有这种特征。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经过生产力较发达的资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法律自由观建构在个人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建构在马克思劳动哲学基础上。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个人自由主义,就是权利主义,强调每个人平等享有言论、信仰、人身安全特别是个人私有财产所有权等。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在强调个人基本人权平等的基础上,强调任何权利的实现都不是抽象的,需要具体的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权利平等需要经济平等的支持,社会财富的分配、占有、管理和消费都应该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法律真正应该保护的个人私有财产权必须是劳动所得。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超越了资本主义法律自由观,更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法律本质论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个时代的法律都是该时代社会生活中矛盾和一般要求的反映,其法律观又都是基于对该时代的法的本质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从阶级社会初期直至十九世纪,法律观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神秘主义法律观、自然主义法律观、封建神学法律观、理性主义法律观、实证主义法律观五个认识历程。回顾人类认识法的本质的历程,可以看到:1.这个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辨证发展的历史进程;2.各个时代的认识和观点都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及局限性;3.法的本质理论的科学性总是相对特定时代认识水平和社会存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0.
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中国法学的全局--再论人本法律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是法律的本源”、“人是法律的依归”、“人是法律的主体”、“人是法律的目的”等是人本法律观立论的依据。人本法律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把“尊重人格、合乎人性、保障人权”贯彻到法治的全过程,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的法律观。  相似文献   

11.
影响高等学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为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在高等院校中高校管理者依法治校观念、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正当程序意识等方面地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院校依法治校进程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校与校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关系;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迅速,教学资源明显不足。面对这种形势,高校的管理者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学校进行合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办学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树立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的观念,树立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观念,树立竞争的观念,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章程通常被喻为"大学的宪法",是连接大学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纽带和桥梁。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可诉性和现实性的特点。针对目前大学章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紧迫性的要求,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着力: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切实加强对大学章程建设工作的推动和指导力度;二是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发挥表率,主动参与章程制定并发挥领军人物和协调统筹作用;三是大学章程的制定要严谨缜密,科学规范,为章程有效实施提供好文本;四是章程内容既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又要尽可能地符合学校实际和体现学校特色,为学校未来发展指引方向,提升整体效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对学校事故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防范和杜绝学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我国高等教育在现有法律政策指导下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通过对相关法规和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现有模式的特点,指出其缺点和不足,提出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体系,注重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性加强对办学模式的依法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每个地区的辍学现象和辍学原因都有其特殊性,控辍对策也有其特色。因此,要控制藏族牧区小学生辍学就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合"双语教学"或"汉语教学"的教育方法体系、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调整等措施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有关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快牧区的经济建设、加大对寄宿制教育的投入、丰富牧区的文化生活等措施强化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与其母校对簿公堂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些诉讼大多是由于高校在处分违纪学生时存在法律上的缺失,以及与大学生们的相关法律权利相冲突引起的。文章提出从大学生权益保护和依法治校两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主张要理顺高校与大学生们之间的各自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依法治校,对高校的管理方法与规范合法性提出了异议,并探讨高校管理活动的法律重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管理理念中必须注入法治精神和维权意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师生共建合谐校园。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转型期,我国高校学生组织在章程的制定、领导人的产生、运行方式等方面的自治水平比较高,但在经费、校政参与、监督等方面又存在诸多限制。同时,从法律法规、时代特征、历史传统、内部制度、校生法律关系、运转经费、资格、意识与能力来看,我国高校学生自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赋予高校学生自治权是当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但目前高校学生自治权还很不明显,必须采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和机构建设、保障经费筹措、转变观念、提高主体意识与能力等措施来保障高校学生自治权。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违法行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违法事件屡有发生 ,如打骂、体罚学生 ,甚至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 ,这些行为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也给教师的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这一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违法行为固然与其缺乏教育法制观念和教师职业道德有关 ,但也不可否认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提高心理素质 ,是防止中小学教师教育违法行为的一项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管理和教育管理的概念,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其语词形式及其涵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管理,在汉语里,意指依据某种法则对一定的组织或事情进行管辖和治理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进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在英语里,则既指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又指一般的公共事务活动.教育管理,在汉语里,既指宏观的教育行政活动,又指微观的校务管理活动;在英语里,则主要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的经营和对教育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