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雷平阳散文创作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涵华 《南都学坛》2007,27(3):64-67
作为当前“新散文”的重要作家,雷平阳的散文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出对民族传统观念的关注;二是以唯美的方式揭示丑陋的人性与欲望;三是以感性的方式切近事物的本质,重视意境的营造和词语的陌生化效果,具有诗性因素。雷平阳等人的新散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当代纪实文学文体概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实文学是一切非虚构文学的总称 ,包括纪实小说。当代纪实文学体裁有的是对传统文体的继承 ,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和纪实散文 ;有的是新的文体创造 ,如当代纪实、历史题材纪实 ;纪实小说比较特殊 ,它是一种尚有争议的文体尝试  相似文献   

3.
游记散文是曾敏之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敏之的游记散文,大体说来有三种形态,也可以说是梅展三枝。随笔式的、纪实抒怀的、诗情画意的,各有妍姿,各溢芳香。曾敏之在游记创作中始终不忘世情史迹的观察,也始终萦怀家国之思。诗趣史趣的交融,是曾敏之所有游记的共同特点。语言清丽典雅、简洁优美是曾敏之散文、游记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4.
<城南旧事>虽系小说,但却出之以散文笔法,有着强烈的纪实性特征,本文从纪实视野--缅怀童年、纪实心态--童真体验及纪实笔法--淡笔描摹三个方面来把握<城南旧事>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5.
台湾女批评家为台湾文学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颇为引人瞩目。其中,郑明娳、龙应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向郑明娳专注于散文研究,努力建构学理体系,饶有学者风度;龙应台切近实际批评,更显批判者的锋芒。  相似文献   

6.
略论《野草》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痛苦寂寞的心灵搏斗后诞生的篇章,展示出先生繁复沉厚的心理和精神趋向。超验主义的直觉,超灵,切近自然,与鲁迅深邃的思想融合,暴露了诗人渴望释放被现实束缚的自我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提出“当代彝文散文”的基本概念 ,进而分析当代彝文散文创作的话语方式和艺术特征 ,认为当代彝文散文创作以其风格的多样化展示着各自特有的魅力 ,但也有政治的教化色彩和模式化的倾向。只有着力构建当代彝文散文理论 ,才能引导彝文散文步入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进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影视创作中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纪实倾向,它表现在被吕新雨命名的“新纪录运动”纪录片创作中;在一些“纪实”性电影故事片;更多的体现在许多电视台制作的大量“纪实”类电视节目中。这些作品体裁样式、表现形式、手法、内在规律各个不同。但是它们却共有一种“纪实”观念:那就是对过于明显建立在观念上的主观真实的否定,希望去除人的主观介入;对原生态生活本身的强调和重视,力求忠实表现原生生活本来的状态和流程;并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摄影机(摄像机)记录客观现实的能力和一些具体的纪实手法试图达到一种对原态生活的“纯记录”;实现对“真实”的承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种纪实倾向就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在宣称其具有一种不可能获得的特质,以期获得一种普遍的叙述合法性,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后现代文化的怀疑倾向。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瓦解“真实”和普遍合法性的迷雾,不但在影视具体的制作手法上,而且在“真实”和“纪实”观念认识上获得了解放,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9.
明代前期,散文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尊宋倾向,它与诗歌领域的宗唐倾向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当时复古文学的主流。这种倾向以经世致用为本,且主要聚焦于对欧阳修、苏轼、曾巩等人散文的推崇上。当然,尊宋倾向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与流弊。无论如何,这一倾向对后来的唐宋派及其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明前期特定的政治环境、帝王之偏好、科举取士,以及文化渊源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促成了散文领域的尊宋倾向。正确把握这一倾向,有助于全面、客观体认明代文学及其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胶东作家綦国瑞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最有价值的有两类.一类是自我生活书写.这类散文不仅显露了作家的个性,而且散发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包涵着丰富的时代气息.这种自我书写的散文向度也代表了新时期胶东散文以及全国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另一类是纪游之作,其山水游记以工笔细画的功力穷尽大自然的天成之美,复原生命的自然本性;其人文游记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平民意识与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陆学界对于处在台湾当代文学发生期的女性散文缺乏整体的独立研究。而1950年代是台湾女性散文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分水岭。迁台女作家们以学者散文、诗化散文、主妇散文等多元范式及广泛的取材意向、独特的女性意识、颇具建设性的写作理念等为台湾文坛的后来者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散文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江苏散文千姿百态的言说与书写尝试,为当代散文的发展蓦然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范小青和叶兆言都是当代著名作家,在创作上都先以小说著名,继写散文。就散文创作来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而绝不只是参与似的客串。他们的散文不论记人写事还是状物摹景,从不用气势去咋呼,全用坦诚深情、平和素朴的文字精准表达自已的情绪感悟,慧达而细腻,亲切而凝重,平易而精辟,形象而省人,达到了含关怀于幽默、寄智慧于从容、拥凡俗于雅洁的上乘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创作与阅读,是真诚而亲切的人际交流活动.当代湖湘散文的首要的、共同的美质,即在于此.这是优秀的湖湘文化润滋与培育的结果,其风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人·岁月·生活;心·体验·思悟;文·情感·个性.但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两位散文家的创作思路、表达方式以及关注的社会热点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去探寻两位作家各具特色的散文创作轨迹 ;去梳理两位作家在散文创作上的艺术成就。张爱玲的散文 ,处处透露出一种美感、机智与博学 ;苏青的散文则给人一种“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和融于社会的感觉。两人散文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台湾作家桂文亚女士是当今海峡两岸儿童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她对于当代儿童散文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方面创作了大量表现内容、叙述方式以及文本呈现形式都具独特个性的作品,另一方面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儿童散文理论上进行了自觉的探索,就儿童散文艺术、儿童散文作家、儿童散文功能及儿童旅行文学创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精彩而富有价值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16.
20年来,江苏常州散文学会的作家作者,出于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出版了近30部散文专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地区的社会进步和风情世态,体现了全新的时代精神,并且形成了“实写”和“虚写”两个艺术流派。其中最具有思想深度的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大致有六个类别:文化散文、乡土散文、旅游散文、社会散文、科教散文和世情散文。代表常州地区散文创作的成就,也是新时期中国散文大观园中的一处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风貌通讯,其文体特征源自历代山水游记。本文就欧阳修散文如何反映社会变化、风土人情,从可供现在风貌通讯写作借鉴的角度谈了一些认识。欧公散文强调文章与社会习尚的关系,写文章须"言简而意深",笔锋常带情感等作文之法,于更多的风貌通讯迈向精品力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试析袁宏道小品的语体解放及其与五四白话散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文体发展史上 ,袁宏道小品所创造、并在以后得到延续的新的语体是五四白话散文语体形成的历史渊源。这种语体较大程度地摆脱了唐宋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从容舒缓的语气 ,以接近日常形态的方式组织语言 ,从而能更加准确生动地表现思想情感。这是古代散文语体的一次重要解放 ,并成为五四白话散文的滥觞  相似文献   

19.
从自由言说到自觉言说的整合--"延安时期"散文现象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时期”的散文经过由自由言说到自觉言说的整合的过程。自由言说时期 ,散文形式多样 ,充分表现了对个性主义的追求 ;到了自觉言说时期 ,散文形式单一 ,成为当代“抒情散文”的自觉滥觞  相似文献   

20.
简媜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其"计划性写作"主要分为三个主题:个人断代史、女性命运、家族赴台数百年垦拓史。简媜散文带有某种悲观色彩,但作者顽强的抗争精神、鲜明的文体探索意识和典雅华丽的语言风格,使其作品成为台湾女性散文和整个女性汉语散文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