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在已经有新闻从业人员有55万,新闻队伍可以说人才济济。许多同志长期受到党的教育,牢记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一身正气,廉洁自律,堪称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典范;大多数新闻工作者能够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经受住种种诱惑的考验,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反对有偿新闻。但也有一些地方的一些人,有偿新闻禁而不止,甚至千方百计花样翻新。这种劣迹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危害严  相似文献   

2.
一、新的历史时期,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面临挑战 一个时期以来,部分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道德缺失,搞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的情形经常出现,新闻侵权新闻腐败等败坏新闻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新闻宣传的公正性和公信力,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媒体职业道德面临挑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志 《南方论刊》2006,(12):82-83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者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本文试就虚假新闻的表现、危害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1.虚假新闻的表现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新闻工作者自身也存在重要的因素。应该说,多数虚假新闻是由于新闻工作者自身政治责任心不强、思想修养差、作风不踏实造成的,虚假新闻的具体表现为:1.1凭空捏造型。也就是纯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2005年美国…  相似文献   

4.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活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但随着社会经济转型,部分新闻从业者背离职业道德,出现了部分以经济利益为指针的思想倾向,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偿新闻问题。本文阐释了有偿新闻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并提出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双重途径,具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新闻产品与普通商品:有偿新闻产生的根源。本部分阐述了买卖新闻的"失衡与错位"现象的成因及表现。二、内省与外化: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笔者认为,新闻职业道德在植根于从业者内心的同时,必然外化于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状态以及新闻作品。三、自律与他律: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本部分侧重从个人自律与媒介管理的角度提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新闻队伍,从总体上看是很不错的。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每个革命和建设时期,都能跟党同心同德,努力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但从近几年新闻宣传、特别是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看,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新闻战线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都应重视抓好新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新闻行业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党和人民的喉舌,其舆论导向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和社会的稳定。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人,而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以人为本,因此,如何根据行业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党的新闻事业长盛不衰,是摆在新闻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转变观念,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不断…  相似文献   

7.
杜绝新闻单位的"有偿新闻"要从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意识入手,即通过自我约束的道德要求,使从业人员在思想上产生抵制"有偿新闻"的"抗体",从而由被动杜绝变为主动抵制.  相似文献   

8.
胡劲 《南方论刊》2005,(10):55-55,52
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时刻不忘职业道德操守,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当前加强行风建设的春风正吹遍全市各行各业,肩负报道新闻事实,实施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记者就更有必要加强自身建设、以良好职业操守,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鼓与呼。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闻界出现了一些置职业操守于不顾的不正之风,一些记者,借采访之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甚至搞假新闻;或者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唱赞歌,好处多一点,调子就高一点,好处少一点,调子就低一点,甚至公然索贿,敲诈勒索……据报载:年…  相似文献   

9.
王若伊 《理论界》2012,(3):153-155
自1978年改革开放起,中国现代广告业开始复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媒体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中国内地媒体的广告实践,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以及新闻、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新闻样态的广告"、"有偿新闻"现象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媒体的职业道德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0.
一、新的历史时期,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面临挑战一个时期以来,部分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道德缺失,搞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的情形经常出现,新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新闻的真实性,是指事实真实与社会真实的统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是受众和国家赋予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的重要讲话中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主张,并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把继承、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推进新闻改革、反映时代特色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这项光荣使命,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队伍。本文着重谈谈关于政治强的问题。这是因为政治素质、政治修养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素质和第一修养。一个好的记者,本身就具备政治家与社会活动家的素质。那么,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政治素质呢?我们…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商品性与有偿新闻不能混为一谈.新闻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新闻事业的运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经济规律.而有偿新闻则是权钱交易,是一种新闻腐败现象,因此在新闻事业运行过程中,要以法的形式坚决予以杜绝.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上看 ,大凡有行业产生 ,就必有相应行业道德相伴随。新闻职业道德的生成 ,同样具有社会经济关系和新闻职业关系的双重规定性 ,是从事新闻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 ,党的新闻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规定了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极其重要性。新闻职业必须发挥职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战线在宣传报道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同时,也在深化着自身的改革,报纸、广播、电视等,都以新的面目传播信息,服务社会。但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悖新时代的音符,最为突出的是“有偿新闻”。丁关根同志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运用新闻工具,实行舆论监督,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新闻批评的难点,其次要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再次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最后要充分认识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站在这一高度上加以理解和认识,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自觉地为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 ,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一种谁也无法漠视的代表公众利益的监督力量。近几年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力度逐步加大 ,成效日益明显。但从总体上看 ,这项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应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控的两个方面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和成效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新闻正在对传统新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要求传统新闻做出改变。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新闻正在改变新闻工作者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可视化新闻则对新闻传播的手段提出新的方式。如何快速应对并平衡信息的爆炸,是当代新闻从业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先进性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其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做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想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地胜任工作,就必须具有先进的新闻观、先进的发展观、先进的人生观。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在时代前列,不辱使命,把握时代脉搏,不居人后。  相似文献   

20.
新闻观、新闻源与新闻眼,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经常谈论的话题,经常碰到的术语。新闻观属于宏观新闻学的范围,新闻源属于微观新闻学的体系,前者是有明显主观思维活动的思想态势,后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新闻眼则是介于宏观新闻学与微观新闻学之问的新闻发现、新闻智慧、新闻技能。三者本来属于不同的新闻界面,但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实践中,三者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构成了新闻作品产生过程三环相扣的现象。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记者、编辑来说,有着重要的认识意识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