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我家乡的绥德秧歌在陕北秧歌剧中独树一帜。绥德秧歌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绥德秧歌不断汲取历代民间散乐、舞蹈、百戏的有益成分,逐渐形成了令人喜爱、较为完美的歌舞艺术。1942年,延安以至陕甘宁边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1943年  相似文献   

2.
1937年抗战爆发时我才八九岁,1941年进入陕甘宁边区的绥德师范学习。绥德师范是一所由边区教育厅直接领导的培养革命力量的学校。由于绥德县距离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山西省西部很近,当时日本也在窥视陕甘宁边区,我们经常遭到日军的空袭。绥德的抗日气氛十分浓厚,1941年后,国民党消极抗战和日本进行和谈,同时加紧对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本来就经济落后,又是抗战的总后方,经济负担很重,加上国民党的包围、封锁,经济处于异常困难的境地。我那一段的学生时期生活是很艰苦的,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更缺少必要的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3.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已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她经历了绥德师范学校附设的师专班、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绥德师范学院、陕西省榆林地区中学教师学习班、陕西省榆林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陕西省榆林地区五七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榆林教育革命基地、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榆林师范专科学校等各个历史阶段,后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1991年11月),成为今日的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4.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进行溯源,就我国狮子、石狮、绥德石狮、绥德炕头石狮出现的时代、文化背景、传承进行了考证和论述,对绥德炕头石狮的艺术风格、雕刻手法进行了阐述,从而说明:绥务炕头石狮这一特殊的民俗工艺品,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7日是我哥哥贾拓夫被"四人帮"和叛徒康生迫害致死40周年。贾拓夫1912年生于陕西省神木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26年考入省立绥德师范,同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为共产党员。其后曾担任  相似文献   

6.
去年春天,我在碛口古渡打车,去绥德。司机听到这个地名,都连连摆手,好容易有个司机看着我,点了一下头,我连价也不敢还,赶紧钻进车里。车开出一小段,停下来,上来一个大汉,心里开始发毛,这一路荒山野岭,万一他们是坏人……我大声质疑,要下车,司机解释,这条路没怎么修,当地人都不敢走,这人是绥德人,捎上他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7.
家风     
冯山 《新天地》2012,(9):28
习仲勋同志的妻子齐心曾在《我与习仲勋相伴的55年》一书中,回顾了她和丈夫风雨相伴的55年。在她的讲述中,习仲勋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感情细腻的好父亲。革命伉俪1943年4月,西北局从延安大学中学部抽调一批青年同志到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以学生身份开展工作。当时,齐心是带队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刘绍庭(1893.9—1973.8),绥德城内井滩人。其父刘景宴曾为同盟会员。刘绍庭青少年时就续于绥德高等小学、绥德中学堂和三原宏道学校。1911年,与中学时同学杜斌丞一块加入同盟会,并参与了西安地区的起义。1915年至1917年,在中美合办的延长油矿搞事务工作。1917年秋,经人介绍,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录任刘绍庭为镇守使署参谋。1918春,刘绍庭被派驻山西碛口,负责电讯工作。1925年,井岳秀又命刘绍庭为驻  相似文献   

9.
1942年2月底,我由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推荐,经过延安大学入学考试合格后进人延大鲁艺文学系学习。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学校调我到鲁艺图书馆工作。然后在延大洛川分校、宜川分校、韩城分校都工作过。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6月延大分校与西安总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此后我一直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和西北大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康伟,男,生于1970年,陕西绥德人,教育学博士,教授。1993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教系,同年分配在绥德一中任教,其间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获得教育硕士学位;2001年调入榆林学院,曾任社科系教研室副主任、团总支书记、系工会主席、系秘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等职;2004年至200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2007年被破格评为教授。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是拱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1940年后分区一直面对着落实减租减息政策、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正以夯实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等问题。1943年初习仲勋赴任绥德后,领导分区开展了减租保佃、冬学运动、南下移民和文艺下乡等一系列乡村建设工作,涌现出以“郝家桥经验”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典范,极大地改善了绥德乡村的面貌。习仲勋在绥德的乡村建设实践,不仅兑现了他“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的承诺,而且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未来新社会的图景,其中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立场和战略远见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很难想象吧?过去这里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经过多年的科学治理,这里不仅不再向黄河输送泥沙,还成了绥德县山清水秀的‘后花园’。”在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辛店沟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简称辛店沟示范园),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站)局长(站长)郝鲁东难掩自豪地说。地处陕北十字路口的绥德被称作“西北旱码头”,“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  相似文献   

13.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杨重远杨重远(894-1932),原名敬熙,号弘毅。1894年9月19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里铺麻地沟村。因家贫,他仅在本村读过两次冬学。1924年冬他到绥德城一家商号当店员,通过在绥德四师共产党员创办的平民夜校学习,其...  相似文献   

14.
(一) 绥德话1、声母绥德话有二十五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列表如下: p布半p‘怕皮m妹母f飞符v袜乌问t到睹t‘太同n南女l兰流k果官k‘开葵■暗袄x花河t■鸡将t■‘秋枪■小选t■直主t■‘床昌■声石■人软ts灾争ts‘此插s散生Z吟o延云绥德话中的清塞音发音较强,送气音都有显著的舌根磨擦成分。t、t‘在u韵前常  相似文献   

15.
从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到榆林高等专科学校,数易其名,坎坎坷坷,打首趔趄走过了四十年。这年头回忆那年头,是一件快事,也是一件苦事。希望通过钩沉大千世界或一被遗忘的角落的过去,给后人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要之,是总结这所高校的优良传统,继承之,张扬之,俾其兴旺发达,办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高等学府,叫世人知道我们切切实实是一个存在。这是我撰本文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绥德方言的语气词可以两两连用,甚至还有3个或4个连用的情况。绥德方言语气词的连用,比普通话语气词的连用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特别是4个语气词的连用,更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7.
1941年9月中旬的一天,陕西省绥德地区一位国民党副专员从西安返回途中来到延安,想见一见毛泽东主席。第二天上午11时许,毛泽东由保卫参谋蒋泽民陪同,乘专车去接见那位副专员,然后一起去大边沟青年食堂吃饭。  相似文献   

18.
梁俊英 《老友》2014,(10):13-14
正(一)谈到《东方红》歌词的创作,不能不提及两个人:李有源和李增正。李有源、李增正是叔侄关系,当时都是陕北佳县唱民歌的好手。查看解放初期出版的一些音乐杂志和民歌选集,《东方红》词作者的署名大都是李增正。1952年,陕西省委与绥德专区召开文艺创作者代表大会,李增正的三叔李有源在会上作了"我是怎样编写《东方红》的"发言。自此,李有源取代了李增正,成为《东方红》的当然词作者。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4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明方诞辰100周年。马明方的光辉业绩和高尚的精神,至今还深深地感动着人们。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马明方1905年12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叶家岔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春考入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在早期共产党员李子洲等人的教育熏陶下,很快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至1930年,马明方先后在横山响水堡,绥德四十里铺、杨家沟、镇川堡等地,以小学教员为掩护,以中共横山区委书记、绥德县北区区委书记、镇川区委书记等身份,秘密发展和整顿党的组织。他和马文瑞等…  相似文献   

20.
今年 ,是陕北共产党发起人、陕西省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创办者李子洲校长诞辰 1 0 9周年。中国共产党诞辰 80周年。新世纪开端 ,在建党 80周年之际 ,缅怀李子洲校长的创业伟绩 ,发扬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新世界的到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将永远启迪我们为振兴陕西、振兴中华而奋力拼搏 ,不断进取。李子洲 ,原名登瀛 ,1 892年 1 2月 2 3日出生于绥德城关一贫苦的小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代就读于西安三秦中学 ,因家贫辍学。 1 91 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两年后升入北大哲学系。在知识海洋中如饥似渴、勤奋钻研的李子洲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